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從澳洲的黑色素癌發病率下降說起


在同一天中, 從網上報紙看到兩則有關「黑色素癌」的新聞, 一則稱「眼花、長期鼻塞, 有可能是黑色素癌的病徵」, 另一則是「澳洲的黑色素癌發病率的一哥地位, 已被紐西蘭取代」。

黑色素癌是所有惡性皮膚癌中最惡毒的一種, 雖然較少見, 但死亡率卻是最高, 皮膚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因其惡性度高、發展快、通常會轉移、擴散到其他組織或器官而致命。

黑色素癌主要是因為曬太陽而暴露在紫外線下而造成, 膚色較淺的人尤其容易受紫外線的傷害,澳洲和西蘭的黑色素癌發病率是全球最高。歐洲和北美洲也有高發病率, 但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則較低。

澳洲有三份之一以上的人口是來自英國的白種人, 那裡的氣候主要是「陰陰濕濕」, 多雨多霧、少見陽光, 一去到澳洲, 眼見到處美麗海灘, 整年陽光充足, 各人都來「你又曬, 我又曬, 剝曬衫褲剝曬鞋」。此外, 澳洲人普遍熱愛戶外活動, 球類、遠足、釣、露營等, 都會接觸大量陽光。紐西蘭與澳洲在地理環境、生活文化都很相近。

澳洲不但每年平均日照時間長、空氣亁淨少污染, 所以陽光特別猛烈, 還有在澳洲附近的南極上空的臭氧洞, 令更多紫外線穿透大氣層, 照射到澳洲大地上, 令早期的英國移民, 和二戰後的大量歐裔白種移民, 在享受猛烈的陽光後, 出現黑色素癌的比率大增。

有見及此, 在八十年代初期, 澳洲政府推出一連串的宣傳行動, 教育國民在享受陽光的同時, 要有適當的保護措施, 以防導致黑色素癌。首先是從小孩子做起, 措施名為No hat, no play(姑且譯作「冇戴帽, 冇得玩」), 即所有學生要在操場玩耍, 就必須戴帽, 否則就要留在室內。

另一項是對所有人的宣傳教育, 名為Slip-Slop-Slap, 在一段卡通短片中, 主角是一隻名叫Sid的海鷗, 又唱又跳的教各人如何減低受太陽紫外線的傷害, Slip是穿長袖衫, Slop是搽防曬太陽油, Slap是戴闊邊帽。

這項宣傳很快深入人心, 澳洲政府於是進一步將宣傳改為Sunsmart(姑且譯作「曬得醒目」), 亦將口號「加碼」為Slip-Slop-Slap-Seek-Slide, Seek 是搵遮陰地方, Slide是戴太陽眼鏡。

另篇再績。

P.S. 在此想起彭建新的一首歌「陽光大減價」。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從「人機對奕」看「人工智能」


近日的一場圍棋「人機對奕」, 在圍棋界中「吹縐一池春水」。那場設有一百萬美圓獎金的比賽, 結果在事前已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但參與者表示對那機器的下棋能力感到驚訝, 自覺有心無力應對, 而「塘邊鶴」們則認為比賽根本上不公平, 中國的圍棋大師們, 均說要重出江湖, 有把握可以打敗那台機器云云。

那台機器名為AlphaGo, 取名的概念相信是「圍棋一號」(Alpha 是在希臘文字母中的第一個) 的意思, 在此姑且譯作「圍棋甲」, 是由Google發展的,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 的程式運行, 在開始時記憶體中的「數據」, 是過去的專業圍棋比賽過程中的三千萬步下子的紀錄, 然後開始自我「學習」, 並與已有的其他圍棋機器作比賽, 500局中僅輸一局。在去年10, 第一次與專業圍棋手比賽, 獲五局全勝。今次的比賽, 又以連勝三局擊敗對手。

有朋友認為這沒有甚麼大不了, 他們多年來已用智能手機中的Apps, 或下載的電腦遊戲捉棋和打麻雀, 互有勝負。但老實說, 那些Apps和電腦遊戲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 保證「五十年不變」, AI的運作完全不同。簡單來說, AI具有自我學習、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 在不斷的運作中, 能力和表現會是越來越好的。

AI 對一般人來說好像遙不可及, 但在五、六年前, 已有將AI 技術應用在家庭電器中, 最流行和最普遍的是「機械人吸塵機」, 用充電池作動力, 只需要一個固定的位置給電池充電, 能走遍全屋吸塵, 懂得避開障礙物, 甚至不會跌落樓梯, 卻又不會重複已吸過的地方, 若充電池電力不足, 會自動回到充電點, 充電完畢後繼續工作至完成為止。這項技術, 不是一朝一夕的產品, 而是來自「機械老鼠走迷宮」的發展結果。

另篇再續。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一億與十億, 千進與萬進


一億彩金的「六合彩」早已是塵埃落定。今天收到一位住在外國的朋友, 提起據說當時在某馬會投注站外, 曾經出現一張告示, 中文的內容是「一億」圓彩金, 而英文版本卻是「1 Billion(十億) , 馬會事後解釋是因為有職員搞錯。

不過也難怪, 相信除了一些金融從業員之外, 一般人極少機會接觸到如此大的數目字, 而且在文字表達數目上, 中文與英文有些不同, 頗容易產生混淆。

首先我們假定, 是以現時最通用的「阿拉伯」數目字和十進制來寫數目, 也不包括小數點之後的數字, 為了較容易讀數, 亦如一般的每3個數字, 用「,」分隔開。

不論用中文或英文, 在面對一串數目字時, 1,000,000,000,000, 都是從最右面的數目字開始向左數, 左邊的數目字的基數, 是其右邊一個的十倍, : 個、十、佰、千、萬、…….。英文在「千」( thousand)之後, 即右邊開始的第四個位, 會再重複以個、十、佰來數:

1,000               one thousand

10,000             ten thousand

100,000           hundred thousand

直至一千個「一千」(thousand), 1,000,000, 就「進位」成 million, 然後又再重複以個、十、佰, 直至一千個 million, 「進位」成 billion, 如此類推, 之後的是 trillion, quadrillion, ……..。所以簡單來說, 英文是用「千進」的。

而用中文來數, 亦十分類似, 所不同之處, 是用「萬進」, 在「萬」之後, 再重複以個、十、佰、千來數:

10,000            

100,000           十萬

1,000,000        佰萬

10,000,000      千萬

直至一萬個「一萬」, 就「進位」成「億」, 然後又再重複以個、十、佰、千, 到一萬個「億」, 則「進位」為「, 之後再重複以個、十、佰、千。

1,000,000,000,000這串「水蛇春」咁長的數字, 中文是「一, 而英文則是one trillion。至於「一億」, 100,000,000, 英文應是one hundred million

由於中文和英文在這方面的不同, 那些在外國居留了長時間的華人, 會漸漸忘記如何以中文表達數目字, 而以英文的「直譯」來表達, 例如車的價值是「三十千」(即三萬), 屋價是「八佰千」(即八十萬), 確實被搞到「一頭霧水」。最「離譜」的, 曾在中文報紙上, 讀到一座建築物的建築費是「七佰六十五百萬」, 真的為之氣結, 應該是「七億六千五百萬」。

講開又講, 近年來留意到中國內地很多在表達數目字上, 用多少「個億」, 那個「個」字, 應該是多餘的吧。若說是「12.3個億」, 以「億」為單位, 以小數來簡化「三千萬」的表達, 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但有些如「1.23456個億」, 則是「難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