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冬至」與南半球的「熱浪」


這幾天在「冬至」前後, 天氣十分應節, 認真夠冬天feel, 在這段期間, 日最短、夜最長, 太陽照 射的時間最短, 送來的熱量也最少, 難怪是冷了。

在此同時, 在南半球處, 正是「夏至」, 與北半球的「冬至」剛好相反, 是日最長、夜最短的一 天, 亦應該是受到太陽照射的時間最長、得到熱量也最多。

從地圖上看來, 地球上的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有趣的是, 除了澳洲之外, 大洲的形狀, 都是呈 倒三角形, 北大南小的, 而澳洲卻是橫長方形。總體來說, 北半球的面積大部份為陸地, 而南半 球則大部份為海洋。

再拉開一點來看, 地球繞著太陽運行的軌跡, 是略為不對稱的橢圓形, 在每年的一月三日, 地球 運行到最接近太陽的「近日點」, 距離太陽約一億四千七百萬公里; 又在每年的七月三日, 地球 運行到離太陽最遠的「遠日點」, 距離太陽約一億五千二百萬公里。

從數字上看來, 地球在南半球的「夏至」期間, 比在北半球的「夏至」時, 更接近太陽, 而整體 來說, 在一年之中, 南半球要比北半球受到更多來自太陽的熱量, 大約是6.7%

「不患寡而患不均」。處於南半球的陸地, 有澳洲、90%的南美洲、1/3的非洲、印尼群島、 和一些小島國。南美洲有著名的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 很有效的吸收熱量, 其他的南美國 家, 都是在海拔高的安底斯山脈上, 不會太熱。非洲的部份很多也是高原和草原, 亦有效吸收太 陽的熱量。至於澳洲, 在地理上, 70% 的面積是在平均海拔500米、平坦的沙漠與半沙漠, 南回 歸線差不多把整個澳洲分為南、北兩半。在這段「夏至」期間, 太陽直照南回歸線(南緯23.5 ), 亁旱的沙漠沒有雲幫助遮擋太陽的熱力, 令到在這段期間, 澳洲出現「熱浪」, 很多主要的 大城市的氣溫都持續在35度以上, 有些甚至在40度以上! 但是, 地球還未到達「近日點」, 相信 澳洲最厲害的「熱浪」還未到呢。

在紀錄上, 南半球最熱的氣溫是53, 是在澳洲的新南威爾斯省中部的一個小鎮 Bourke 所紀 錄得的, 該小鎮位處南緯30, 距離南回歸線不遠的半沙漠中。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垃圾食物」, 破壞記憶


前篇提到, 現時用智能手機的人, 一機在手, 隨時隨地, 要乜有乜, 完全無需要用腦去記。

澳洲的新南威爾斯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 發現食用「垃圾食物」與「記性差」有關連。他們用 老鼠造實驗: 一批老鼠餵以高脂肪、高糖份的「垃圾食物」, 另一批則食「健康食品」, 同時觀 察牠們在日常生活的表現。

研究人員發現, 實驗只是過了六天, 前一批老鼠已開始出現「記性差」的現像, 主要是表現在對 空間記憶的能力, 例如不能辨別方向、容易迷路等。在檢查該批老鼠的腦部時, 發現在負責記 憶的「海馬區」有發炎的現像, 而發炎是否就是降低認知能力、令到「記性差」的原因, 還是 言之尚早, 但相信是有一定的關係。

令研究人員感到驚奇的是, 才過了六天, 該批老鼠的身體還 未出現「增磅」, 但「記性」卻已先 受到影響。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可以是能否找出防止發炎, 或雖有發炎, 卻仍然可以保留腦部的 功能。

研究人員認為, 用老鼠所做的實驗結果, 未必能引伸到人類身上。曾經有過一些研究實驗的資 料, 是讓一批志願參加者, 連續五天進食高脂肪、高糖份的「垃圾食物」, 之後, 發現他們對外 來發生的事情的平均「反應時間」都增長了, 顯示某些腦部的功能受到影響。

有營養師記為, 該項研究的結果, 對老年人很適用。在老化的過程中, 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 對 一個人的記憶及認知能力, 確實有影響, 如果能夠從這方面入手, 可以有助改善一些老年人的記 憶衰退, 問題只在患者是否願意、及有決心改變自己多年來的習慣。老年人一般都早已退休, 不用工作, 記憶力看似對他們不太重要, 但卻嚴重地影響他們及其家人的生活質素, 如果能令他 們明白箇中道理, 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會願意一試。

可能有人會問, 是否素食者的記憶力會好些? 咁又未必, 但相信起碼不會更壞。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冬至」的日出與日落時間


今個週末是「冬至」, 是一年之中日最短、夜最長的一日, 亦即是日出與日落之間, 相隔最 短的一 日。從直覺上來看, 應該是日出最遲、日落最早的一日, 但直覺與現實卻相差頗遠。

以今年2013年為例, 「冬至」是在1222日的凌晨205, 亦即是太陽去到最南的一點的時 間, 之後就會「回頭」向北移。當天的日出時間是早上659, 日落則是黃昏545, 相隔 10小時46分鐘。

659分更遲的日出時間, 卻要到17天後 的201418, 該天的日出、日落時間分別為 705分和黃昏555, 相隔10小時50分。

但日落最早的一日, 卻已是在20131123, 日出、日落時間分別為641分和黃昏538, 相隔10小時57分。

從以上的數字看來, 「冬至」確是日最短的一日, 但卻不是日出最遲、日落最早的一日。為何 會是如此的呢?

首先是我們如何計算「一日」、「一小時」、「一分」、及「一秒」的時間。詳細部份請參去年的拙文 「閏秒」與「閏年」 http://chayingluen.blogspot.com.au/2012/05/blog-post.html
 
還有的是, 地球繞著太陽運行的軌跡, 是略為不對稱的橢圓形。因太陽對地球引力的影響, 在每 年的一月時, 地球較為接近太陽, 運行得略為快; 相反地在七月時距離太陽較遠, 運行得略為慢 一點, 亦即是說, 在一月時的「一日」, 是短過時鐘上的24小時, 而在七月, 則長過, 平均的是短 了約十五秒和長了約三十秒。但是我們的時鐘運行的速度是固定的, 不會隨著地球運行的速度 而改變, 隨著在接近「冬至」時的「日漸短、夜漸長」, 而實際上的「一日」卻更短, 應該會感 覺到日出的時間會越來越早才是。但有一點卻影響更大的。

地球除「自轉」之外, 同時亦繞著太陽「公轉」, 即約在365日內, 繞著太陽轉了360, 亦即地 球每日除了要「自轉」一次之外, 還要額外多轉約1 (360 / 365), 才可使在地球上的同一 點, 再次見到太陽, 那額外多轉約1度的時間, 約是4分鐘(24小時 x 60分鐘 / 360) 。這額外的 4分鐘, 不但冲銷了因地球運行快了而縮短了的「一日」, 還令「一日」更長, 令我們感覺到, 在 時鐘上顯示的日出時間越來越遲了, 也「推遲」了日落的時間。

「冬至」之時, 陰氣窮極, 陽氣再生, 所以傳統上認為「冬大過年」呢!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從「影印機記憶」到「相機記憶」


前編提到「番乂電池」與手機的「進化史」。

現時的智能手機, 除了是用作通訊: 如打電話、 文字短訊、社交網站等之外, 用得更多的, 相信 就是影相和攝錄了, 加上現時的記憶咭的容量大、 價錢平, 影相、攝錄簡直是完全無需成本, 不 但即時「有嘢睇」, 更不像十多年前的, 又要買「菲林」、之後就算是「快圖美」, 都起碼要花一小時等沖印、曬相, 難怪今時今日, 一旦街上有乜「風吹草動」, 之後網上就馬上有大量有關 該事件的影片、視頻。

出外遊玩、旅行時, 因為無需成本, 於是一於「有殺錯、冇放過」, 景點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 石, 任何有文字介紹的、招牌、石刻等, 都全部收入「記憶咭」中, 回來後隨即全數分享上 Facebook。大家都應該已有大量經驗, 看到網上朋友分享的旅行相片, 數以百計的, 除了可以 從招牌、橫匾中估到多少外, 相中的是那裡、是甚麼景點, 簡直就是一頭霧水。老實說, 就是連 相片的主人, 過了三幾個月, 也未必能記得清楚。

據聞有些學生, 特別是那些高中生及大學生, 一早便已經懶得「抄黑板」, 用手機影張相, 之後 到溫習時才慢慢睇, 更方便的是能與同學分享, 大家輪流到堂上去「影黑板」便算。

就是因為影相實在太容易, 亦無需花費分文, 於是就「係唔係都影咗先」。數碼相片儲存在電 腦中, 輕易翻看, 就可翻新記憶, 如此形成了「影張相記低佢先」、「影咗相、就記得」的心理, 造成過份依賴以影相做記憶, 減低了以腦袋記憶的意識。老實說, 每日時刻的「見嘢就影」, 還會得閒翻睇「舊料」嗎? 有多少人又會得閒重溫一下那些「舊相」呢?

就是不到二、三十年前, 讀書、做學問的, 仍然是主張「博聞強記」, 但當然是有用的才牢記 住, 很多學問淵博的人, 都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六十年代發明了印影機之後, 就多了一個 新名詞「印影機記憶」, 來形容他們的超凡記憶力。

時到今天, 不清楚學校裡還有沒有要求學生們「念書、默書」, 那是能好好訓練學生的記憶力,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不過, 曾與不少還在學的、及剛畢業的大學生聊過, 他們當然都是在「智能手機年代」中長大的, 他們都認為, 現時「一機在手」, 電話號碼、電郵 地址、約會安排, 全部記在其中, 亦可隨時上網, 能知天下事, 有甚麼知識性的, 可以馬上 google 一下, 即時有答案, 「為乜要記嘢」?

相信不久的將來, 可能是「google記憶」了。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電池頻頻要「乂」電?


估不到的是, 到了今時今日, 竟然還有人在「拗」這個問題。

可以「番乂」的電池, 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份: 手機、「板腦」等今時今日隨身必備的 物品, 所用的電池全部都需要「乂電」, 才可繼續工作。有些人習 慣了一進家門, 第一件事就 把手機、「板腦」等插制「乂電」, 以保證下次拿出街時, 不會「冇 電」。但有些人則認為, 要用到電池完全「冇電」才「番乂」, 否則電池會「短命」。誰是?  誰非?

在八十年代初的第一代的「大哥大」, 體積之所以如此大, 主要是因為電池的問題。當時所用 的, 還是「濕式」的充電池, 即如汽車上使用的一樣, 蓄電量很有限。為了要令電話能工作、及 有合理的通話時間, 電池就得要有起碼的大小和重量。

在九十年代時, 手機所用的電池, 都換成第一代的「亁式」充電池, 即「鎳-鎘電池」 (Nichel-Cadmium Battery), 簡寫為Ni-Cd, 兩個電極是由氫氧化鎳(Nichel Hydroxide),  及重金屬鎘 (Cadmium) 所造成, 電解質(electrolyte) 則是氫氧化鉀(Potassium hydroxide) 因為鎘是重金屬, 有毒性及不「環保」, 很快就被一種「合金」(Metal Hydride) 所代替, 是為「鎳-合金電池」 (Ni-MH) , 不但比較「環保」, 而且蓄電量是前者的兩倍, 同一大小、重量的電池, 可令手機的 「待機時間」 及通話時間加倍。

兩種電池都可以「番乂」500800, 但都有同一缺點, 就是 必須要完全放電才可「番乂」, 否則蓄電量會減低, 這種特性稱為 “memory effect” (記憶效應), 令電池的蓄電量越來越少, 變 成用不了多久就「冇電」。因為電池本身的蓄電量少、及有無法避免的「記憶效應」, 當年的 用手機者, 大都隨身攜帶有後備電池, 以防「冇電」, 所以當年經常會聽到在講手機者, 忽然會 說「收線啦, 電池冇電啦」。一方面是事實, 另則是一個終止與對方通話的好藉口。

這個「記憶效應」, 影響手提電腦的用機時間更為嚴重。當年的手提電腦, 螢光幕的耗電量比 較高, 在使用時亮度不足, 所以很多人在家中或辦公室中使用時, 都會「邊乂邊用」, 這對電池 的損耗尤甚, 用不了多久, 電池「玩完」, 得以高價換新電池, 否則手提電腦被迫變成「桌面」 電腦。

這種電池的「記憶效應」, 亦令一些人有「記憶效應」, 記到了今時今日, 而且還不肯接受科技 已進步、物質而改變的現實。

2000之後, 手機的size突然細了很多, 而且在跟著的三、四年間, 競相「鬥細」, 以細為美、 以細為榮, 主要是多得「鋰電池」(Li-ion), 同一蓄電量, Ni-MH電池小及輕35%, 令電話及手 提電腦可以造得更細, 但「待機」及用機時間, 卻可以更長, 足夠一整日的需要, 無須要有後備 電池。

不過, 「世界輪流轉」, 自有智能手機之後, 到了今時今日, 手機卻是越造越大, 與希望越造越細 的平板電腦, 無論在功能、及size, 界限越來越無模糊。雖然二者當然都是使用鋰電池, 但眼 看時下人人都是一機在手, 晃似三十年前的「大哥大」, 但卻是不停的通話、打機、睇片、聽 歌等, 現在又回復到要帶後備電池了, 在「冇電」是, 馬上可以為手機、板腦「乂電」, 所以更 準確的, 應該是「後備電源」吧。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人老咗, 瞓少啲?


記得已故的梅艷芳在她的一個演唱會上, 拿她的嘉賓們來開玩笑。她的嘉賓們個個都是「阿 哥、阿姐」, 為了安排出場次序, 甚為頭痛。於是就決定, 以年齡來排次序, 因為「老人家」們 需要早瞓, 所以先出場。此語一出, 當然全場大笑, 但不竟也是說出了一定的事實。

很多人都知道, 長者們通常都是很早起來, 天未光就已落街晨運, 就此以為他們是比年青時需要 「瞓少啲」, 一些長者們也是經常「半夜眼光光」、睡不好, 亦都以為是「正常」現像, 是老的 過程中的一部份。但他們卻沒有注意到, 那些「起得早」的長者們, 日間經常都會「瞌眼瞓」, 是因他們睡得不夠、睡得不好而感到疲倦嗎?

其實需要有多少的睡眠時間, 與年齡沒有大關係。一般人到了二十歲之後, 睡眠的習慣已基本 形成, 年齡雖漸長, 但需要睡眠的時間, 應沒有甚麼變化。

影響一個人的睡眠習慣的因素有很多, 最重要的是個人的「生理時鐘」, 控制何時需要睡眠、 何時醒來。此外, 還有的是飲食習慣, 及作息規律等。有些人的睡眠習慣相當靈活, 但有些人卻 有十分固定的規律。

「生理時鐘」還控制一種「賀爾蒙」的產生, 該「賀爾蒙」能幫助入睡, 但隨著年齡增加, 生產 的量會減少, 令至較難入睡, 同時, 亦會將需要睡眠的時間推前, 因而令長者們「早睡早起」。 還有的是, 長者們都會在下午時感到「眼瞓」, 但他們大都已在享受退休生活, 所以都可以有時 間「瞌番陣」。但那「瞌番陣」, 卻又會影響到他們在晚間的睡眠質素, 令翌日感到「眼瞓」, 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在一般的「護老院」中, 院方安排長者們的生活規律, 是晚上七時睡覺、 早上五時起來, 午飯後一時至四時午睡。梅艷芳的笑話, 亦不盡是笑話吧。

除了上述的「正常」原因外, 還有多種因素會影響長者們的睡眠質素, 最主要的可能是風濕、 關節炎、骨質疏鬆、退化等造成的「週身痛」; 腸胃及消化功能的不適; 各種藥物的副作用; 及 綜合多種因素而引至的情緒、焦慮等等。

從觀察自己的長輩看來, 沒有受該等負面因素影響的 長者們, 一般都一定會「有覺好瞓」的。 但如果沒有該等因素影響而都睡不好, 應該問問醫生的意見, 不要以為只是「老」的一部份而 已。有關的研究顯示, 很多一向都睡不好的長者們, 得 到醫生的適當治療而「有番覺好瞓」之 後, 感覺好像突然「後生」了十年八年的呢!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見光「打乞嗤」


早上天朗氣清, 陽光普照, 去到一個繁忙的十字路口, 遇上紅燈, 剛剛就停在一輛巴士的黑影 下。大約兩分鐘後, 重新開車, 再開進強烈的陽光中, 就在那一剎, 「打了個乞嗤」, 在那不夠一 秒鐘的期間, 不自覺的閉上眼睛, 完全看不到前面的路面情況, 還好彩的是車才剛剛「起步」, 車速不快, 雖然沒有因而發生交通意外, 但也驚得「一身冷汗」。

從陰暗處走到有強光的地方就「打乞嗤」, 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有時甚至會連打幾個, 完全無法 控制的。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 不單只是見到陽光, 就是強烈的燈光, 不論甚麼的顏色, 也 會如是, 醫學上稱之為 Photic Sneeze Reflex (姑且譯作「見光反射噴嚏」) , 大約有四分之一 的人會有這種情況, 有些人不一定每次都會「打乞嗤」, 而有些卻像有程式控制一樣, 每次都會 「打」同一數目的「乞嗤」。

在不當的時候、不當的環境下「打乞嗤」, 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意外, 但是「打乞嗤」本身, 卻不 是一件無緣無故的「意外」, 而是身體多個部份的神經反射協調的結果。因為「打乞嗤」是一 種「反射性」的動作, 所以是不能控制的。

「打乞嗤」這個動作可分為兩步。首先, 有刺激性的異物, 如灰塵、花粉、或是因傷風而引起 的鼻炎等刺激鼻腔, 跟著就深深吸氣入肺部; 第二步是聲帶將氣管短暫關閉, 令肺部的氣壓增加, 然後作爆發性的從口及鼻噴出, 藉以將異物沖離鼻腔。

為何有些人會「見光打乞嗤」呢?

答案是:「不知道」。

但有理論認為, 可能是控制「打乞嗤」的神經線, 與管理視覺的神經線非常接近, 因有時或會出 現「撘錯線」而致。另有一理論認為, 在突然接觸到強光時, 瞳孔會收縮小以減少光線 進入眼 睛, 這是由身體的副交感神經控制的, 而副交感神經亦是控制「打乞嗤」的, 所以亦有可能是 「黐黐地線」而令至兩者一齊發生。

不論是甚麼原因也好, 有此經驗者在從暗處走進強光中, 應有心理準備;如駕車的話, 特別是會 進出停車場、隧道、或在樹影婆疏的公路上行駛, 最好是準備太陽眼鏡。

其實當天亦已戴上太陽眼鏡, 但可能是停在陰影下的時間比較長, 陽光也實在猛烈吧, 以後還得 更小心。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Ladies In Lavender


在上下班時間聽電台廣播, 心情其實是頗為矛盾, 當然是希望聽到好聽的音樂, 但很多音樂卻 又是太好聽, 聽了之後, 真的會無心上班, 特別是在休假後的第一天, 在上班途中, 就聽到如此好 聽的音樂, 格外「攞命」, 雖然已不是第一次聽到此曲, 但是「好歌不厭百回聽」, 效果依然。

這是一部在2004年發行、同名的英國電影中的主題曲, 由著名的英國電視、電影配樂作曲家 Nigel Hess 作曲, 小提琴獨奏者為 Joshua Bell, 協奏的是英國的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雖然是一件十分「現代」的作品, 但卻被分類為 Classical , Nigel Hess曾就此曲, 被提名英國的 Classical BRIT Award 中的 Best Soundtrack Composer , 亦是他最著名、最廣 為人知的作品。

此曲出現在電影的結尾部份, 因為所配合的畫面, 亦被一些「樂評人」分類為 Sad Music, 但是 欣賞音樂, 「如人飲水, 冷暖自如」, 無需要受任何他人的意見、甚至是「專家」評論的影響。

與過去所不同的, 這次聽到的, 竟是 Flute (長笛) 的版本, 獨奏者是 Cpl Neslihan Jordan。由 Flute 來作獨奏, 聽來少了幾分「淒怨」, 卻多了幾分「溫婉」, 可惜在網上遍尋不獲這個版本, 如各方友好找到的, 請不吝分享。

以下是 Joshua Bell 演出的電影原聲帶版本。

Ladies In Lavender – Joshua Bell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Paganini 其人(一)


從一開始在電台聽到 Paganini 的作品時, 總聽到節目主持人認為, 他的作品包含難度極高的小 提琴技巧, 在他的年代來說, 是能人所不能, 「鬼乎其技」, 他是個在小提琴方面的「鬼才」, 他 的演奏往往都是「出神入化」。就是因為這點, 在他在生時, 對他個人有很多「古靈精怪」的 傳言: 有說他是與一隻魔鬼住在一起, 魔鬼利用魔法, 令他有高超的小提琴技巧; 更有傳說他是 把靈魂出賣 了給魔鬼, 以換取那高超的小提琴技巧; 較為沒有那麼誇張的是, 他是個殺人犯, 被 判長期監禁, 在監獄中自學小提琴, 所以較一般人有更多的練琴時間, 練成高超的技巧, 但後來 卻得了類神病。

以上的傳言都相當誇張, 但有一個傳說是較為可信的, 就是從來沒有人見過 Paganini 練琴, 所 以沒有人明日他為何會有那麼高超的小提琴技巧, 亦無從「偷師」。還有, 縱使他有「鬼乎其 技」的小提琴技巧, 他從沒有收學生, 亦無意傳授技巧。

如此多的古怪傳言, 很多都是因為他那「鬼乎其技」的技巧, 還有是他的外觀, 經常都是披頭散 髮、面無血色, 即使在演奏會上, 亦好像是站不穩的搖晃不定, 有時還會「眼都反埋」, 像是 「鬼上身」的, 令人可怕。

其實, 他確是一個音樂天才, 生長在一個正常家庭, 五歲時跟他的父親學習 Mandolin, 七歲時開 始學習小提琴, 十歲開始作曲, 十三歲已公開演奏。

行文至此, 指痛難當, 遵從醫囑, 必須休息。兩週之後, 另篇再續。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Paganini : Violin Concerto No. 1, 3rd Movement


為口奔馳, 真不容易。

星期日的早上, 正當大多數人還是在「大覺瞓」之時, 又是為了「搵食」, 得出門上班去也。在 途中, 難得有機會收聽到星期日的早上節目, 算是一個不錯的補償, 特別是可以從這個曲目中, 欣賞到大量的高難度的小提琴技巧, 雖然已經是聽過多次, 仍然是百聽不厭, 趁著星期日早上,  路上的交通疏落, 把車停在路旁, 細心欣賞完才再上路。 

此曲是以 E-flat major 寫成, 這是 Paganini 在他的小提琴技巧最成熟時的作品, 其中用上了在 當時來說, 是「能人所不能」的技巧。例如在這樂章的開始時, 連續幾個快速的下行音, 而且是 「拉」及「彈」一起進行, 以小提琴的弦線定音 G-D-A-E 來說, 是無法做到的, 因為需要用上 A 及E 兩條弦線, 但他卻做到了。「秘密」就是: 在總譜上, 樂隊的部份是 E-flat major, 但小提琴 的獨奏部份, 卻是 D-major ! 而且在演奏時, 他把小提琴的四條弦線均調高半度, 用來演奏 D-major, 出來的音就是 E-flat major了, 不但解決了上述難題, 還有因為是樂隊的部份拉不出那組 音, 被迫短暫「收聲」, 令小提琴的獨奏更為突出。

在他的那個年代, 要聽音樂, 只可以到音樂廳去聽音樂會, 亦只有那些非富則貴的人才能負擔得 起。其實很多去聽音樂會的人, 都只是對音樂一知半解, 為了附庸風雅而去。聽到他那「能人 所不能」的演奏技巧, 當然是大為驚訝, 在當時只有那些對音樂有認識、而又「耳利」的人, 聽 到「空弦」的聲音, 才知道他把小提琴的弦線重新調音。

Menuhin - Paganini Concerto No 1 - 3rd Mvt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未到六十六, 唔好笑人手指曲」(二)


1979年暑假期間, 在一個電視台的節目中, 訪問已故的「鬼馬粵語流行曲歌王」鄭君綿, 主持 人問及他的年齡, 他就以這句話作回應, 並說他剛剛可以笑人手指曲了。從此算來, 今年應是 鄭君綿的百歲「冥壽」了。

這裡所指的「手指曲」, 是因為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 以至做成手指、甚至整隻手掌彎曲 變形, 患者多為六十歲以上的長者, 尤其以女性患者佔80%以上。「未到六十六」的人, 不知 自己是否會有機會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 所以「唔好笑人手指曲」。

「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不同「關節炎」。「關節炎」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病, 是身體各部份的 關節的軟骨退化、或因損傷而造成關節痛楚, 普遍發生在頸、肩、背、手腕、膝蓋、及足踝等 部位。很多人都以為「關節炎」如風濕骨痛一樣, 是老年人的專利, 其實「關節炎」對任何人 都是非常平等的, 絕無性別、年齡、階級、貧富等的歧視, 一律一視同仁。當然, 如果是養尊處 優「唔使做」, 機會又會較低, 又如我輩還要「捱」的, 就真的「無計」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人體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是自身免疫系统失調,從而錯誤攻擊關節 的軟骨和骨骼组織。患者全身 的關節骨膜都有可能因而發炎, 要長期服藥才能控制, 有些病者 的關節更出現變形、活動幅度減低, 甚至被迫長期在牀上休養, 失去活動能力。至今為止, 醫學 界仍然不清楚病發的原因, 也沒有根治的方法。研究的結果推斷可能是同遺傳有關, 醫生在診 斷時, 都會詢問病人的上一輩是否有類似的病歷。

現時服食了醫生處方的消炎藥約十天, 痛的程度大減, 但卻感覺有反複, 會密切留意, 希望只是 因勞損的關節炎。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未到六十六, 唔好笑人手指曲」


近日有朋友在他的網誌中, 提到很多與「上了年紀」有關的痛症, 都是與缺少運動有關。生命 在於運動, 不無道理。然則手指是否例外呢?

數個月前, 偶然感覺到手指的關節有痛, 最初用一些鎮痛膏布, 頗為「止得咳」, 貼兩至三晚就 可見效止痛。但漸漸痛得越來越頻密, 且十隻手指中, 有六隻都痛, 尤以用得最多的食指及中指 為甚。近兩、三星期來, 鎮痛膏布已經再「唔止得咳」, 有時更痛得連拿筷子也有問題, 但日間 要「為口奔馳」, 唯有「頂硬上」。手指乃「搵食工具」, 不能讓其「罷工」, 但又不想食止痛 藥, 以免因止了痛而掩蓋了可能更嚴重的病情, 於是急急去搵醫生。根據症狀,  醫生首先要求驗血, 看看會否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結果是沒有該種抗體, 但並不能排除沒有的可能性。醫生認為, 那可能是職業病, 是手指關節勞損而引至發炎, 還開玩笑地說: 證明工作經驗豐富、人生經驗豐富呢, !

醫生暫時當是關節發炎, 處方消炎藥。服藥一星期左右, 現時起碼痛的程度大減了, 可以繼續 「塗鴉」。

醫生提到「類風濕性關節炎」, 又想起廣東話的那一句 :

「未到六十六, 唔好笑人手指曲」。

另篇再續。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對「抗氧化劑」的謬誤(二)


從日常食物中得到的天然的「抗氧化劑」, 包括有維他命 A、維他命 C、維他命 E, 天然食物 中的綠茶、黑提子、豆類、果仁等。然則是否吸收「抗氧化劑」越多越好呢?

在早期的研究中, 發現「自由基」與衰老及多種慢性疾病有關, 最直接的想法, 就是從食物中增 加吸收「自由基」的「尅星」, 即「抗氧化劑」。但更多的研究顯示, 事實並非如此。

最初的研究證據顯示, 那些吃含有豐富抗氧化劑的水果和蔬菜的人, 比那些少吃這些食物的人, 較少患上慢性疾病。不過, 前者通常都會做較多的體育運動, 所以很難區分他們的健康, 是來自 抗氧化劑還是體育運動, 於是就有進一步的研究。

研究人員把一批志願者分為三組: 他們給第一組的人, 每天服食抗氧化劑的補充劑, 第二組的則 是外形一樣、但完全沒有成份的「假藥丸」, 而第三組的人, 則甚進麼也沒有。經過長期跟進, 不論那些志願者本來是身體健康、或是已有慢性疾病, 都沒有證據表明, 抗氧化劑補充劑能夠 對他們的健康有關甚麼好處。有些證據更顯示, 那些補充劑有可能是有害的。

去年的一項研究發現, 70%的患癌婦女, 在接受治療期間, 服用高劑量的多種維生素。但是, 她們所接受的治療方案, 原意是通過放射治療或化療, 來產生攻擊癌組織細胞的特殊自由基, 卻 有可能被那些來自保充劑的抗氧化劑所消滅, 以至影響原來的治療方案的效果。

其他研究亦顯示, 抗氧化劑有可能會降低運動促進身體健康的效果。在運動的過程中, 肌肉進 入超速代謝的狀態, 消耗了更多的能量, 並比在休息時產生更多的自由基。但是, 這些自由基, 實際上是對身體的健康有好處的。所以有些「運動狂」的人, 試圖以大量補充劑來消滅那些因 多運動而產生的自由基, 反而減低了運動帶來的好處。

話又得說回來。健康的飲食習慣, 仍是需要包括充足的新鮮水果和蔬菜, 但是, 現時還不清楚知 道, 人體究竟是需要多少的抗氧化劑, 而且, 自由基的「破壞作用」, 未必全部是壞事, 有可能是 對身體的健康有好處。至於在服用補充劑上,可能會弊大於利呢。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對「抗氧化劑」的謬誤(一)


房是辦公室裡最多「是」與「非」的地方。前兩天又聽到幾位「一家之煮」的同事, 在討論 洋蔥是白色的好、還是紫色的好, 重點是那種所含的「抗氧化劑」(Antioxidant)較多。

時到今天, 「抗氧化劑」已差不多成了「健康」的代名詞, 可以有助「排毒」、「抗衰老」、 及對抗多種疾病等。很多「維他命補充劑」都強調含有高份量的「抗氧化劑」, 甚至一些食物, 如黑朱古力、杞子、綠茶、紅酒等, 都因為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劑」, 而被宣傳得如「超級食 物」一樣。同時,近年經大量研究發現, 「抗氧化劑」並非「萬能」, 不一定會有如宣稱一樣 的效果, 服用有關的「補充劑」, 更可能有反效果。

「抗氧化劑」之所以被宣傳得如此有「神效」, 是因為能對抗那引至人體「衰老」及多種疾病 的「元兇」: 「自由基」(Free radical)

「自由基」這個名詞, 真是令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其實又名「氧化劑」(Oxidant), 其天然「尅 星」就是「抗氧化劑」(Antioxidant)

簡單來說, 「自由基」是人體將食物轉化為能量時的副產品。此外, 還有其他的來源: 我們吸入 受污染的空氣、吸煙、飲酒、曬太陽、甚至情緒壓力, 都會在身體內產生「自由基」。「自由 基」的性質甚為活躍, 任何體內的細胞份子被其碰上, 就馬上受到它的「氧化」而變質, 正如鐵 器及蘋果「生銹」一樣。由於其活躍而又帶「破壞性」的性質, 個人相信, 在翻譯上, 應該譯作 「自由激進份子」, 會較為能「望文生義」。

總體來說, 「自由基」是引至人體「衰老」及多種疾病 的「元兇」。「自由基」通過令人體內 的化學物質變質, 破壞細胞外層的保護膜, 進而破壞細胞內部的蛋白 質, 甚至 DNA 份子。DNA 份子受到破壞後, 有可能會轉變成癌細胞。「自由基」會增加血液 內「壞」膽固醇, 黏附在血 管內壁, 令血管變窄, 同時, 亦會令血管硬化, 導至心臟病。在視力方面, 「自由基」會引至視力 衰退、白內障、青光眼等。

就是因為人體不斷生產有害的「自由基」, 人體的自身的保護機能, 會產生對抗「自由基」的 份子, 就是「抗氧化劑」了。「抗氧化劑」的功能, 是在「自由基」碰上及破壞人體內的細胞 之前, 將之清除。研究發現, 有數以千種不同的「抗氧化劑」, 各有各不同的性質, 在不同的身 體部份對付不同的「自由基」, 所以是沒有一種「萬能」的「抗氧化劑」。

另篇再續。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La Vie en Rose – 十二把大提琴合奏版


以前聽過此曲的版本, 絕大部份的都是英文歌詞的, 至於法文歌名的意思, 直譯就是「粉紅色 的一生」, 就如陳百強的「港產版」所用的歌名一樣。

就是因為優美的旋律, 所以除了眾多的流行曲歌唱版本之外, 就連只唱古典音樂的 The Three Tenors, 及其中的兩人 Jose Carreras Placido Domingo, 都有唱過此曲。

純音樂演奏的 La Vie en Rose 也有不少, 最著名的, 當然就是 Louis Armstrong Trumpet 版 本, 充滿「不經意」的 Jazz 味。法國流行曲鋼琴家 Richard Clayderman 的鋼琴版, 在編曲及 處理上都很「一般」, 沒有甚麼驚喜。之外, 還有英國的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和專 門只作灌錄唱片的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二者的處理都非常「古典味」, 個人的感 覺是有點「不倫不類」。反之, 擅長改編、演奏流行曲的法國 Mantovari Orchestra, 以手風琴 為開始, 在編曲上極顯法國歌曲的浪漫。不過, 個人最喜歡的, 還是在前篇中所提到的 cello 版 本了。

該版本, 並非如一般的經典組合, 由一把 Cello 獨奏、鋼琴伴奏, 而是由十二把 Cello 的合奏! 這 裡所指的合奏, 是十二位大提琴家、十二把 Cello, 奏出如「弦樂四重奏」一樣的效果。當中有 用「撥弦」打著節拍、在 A 弦的「高把位」上奏出如小提琴一樣的音色、在漸慢的結束句上 最後的兩個音, 以「泛音」奏出, 有「餘音裊裊」、「意尤未盡」……..

那十二位大提琴家, 是來自德國的 Die 12 Cellisten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姑且譯作 「柏林管弦樂團的十二位大提琴手) 。該組合成立於1972, 如名所示, 十二位大提琴 家所組成, 演奏的曲目以改編音樂為主, 範圍非常廣泛, 由古典音樂、到 Jazz、各類流行歌曲、 及輕音樂等。 雖然已經過超過四十年, 成員必有更替, 但組合之中, 仍保持每一位都是高手。他 們以大提琴這件中低音樂器, 「神乎其技」地奏出各種獨特、醉人的音色。

前幾天所聽到的版本, 是去年該組合成立四十週年, 在德國柏林演奏廳的現場錄音, 在網上找 不著, 但卻找到一個相信是早期在七十年代的視頻, 效果之完美, 簡直是難以想象的。

Die 12 Cellisten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La vie en rose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La Vie en Rose (一)


每天下班的時間, 古典音樂電台所播放的曲目, 通常都是些輕鬆的小品, 或是比較流行的樂章的 片斷。這兩星期, 原本的節目主持人放了假, 由另一主持人接替, 在播音樂的風格上, 與前者有 點不同, 對聽眾來說, 這肯定是件好事。

前幾天在下班的途中, 電台播出的音樂, 真是「打了個突」, 因為不是古典音樂的曲目, 而是一 首「老牌」法國流行曲 La Vie en Rose 的音樂版本。那「軟綿綿」的「弧步」節奏, 最適合的 是閉上眼睛、靜靜的來欣賞, 但在下班時份的繁忙路上駕車, 只可以「打醒十二個精神」, 睜大 雙眼, 不敢怠慢。更「攞命」的是, 演奏那曲目的, 是個人最喜歡的樂器, Cello (大提琴) 。節目 主持人選擇在那個時候播出那種音樂, 真是「大整蠱」也。

多年來聽過 La Vie en Rose 的名種版本, 真是多不勝數, 相信是在流行曲中, 被不同的歌手、 樂隊所翻唱、重新演譯得最多的歌曲之一, 最少有七、八十個不同的版本, 但前幾天所聽到的 Cello 版本, 是印象最深刻的一個。

La Vie en Rose 原本是一首法國流行曲, Madeleine Peyroux 作曲, Edith Piaf 作詞並主唱, 1947年首先以 Single 發行, 隨即在法國大受歡迎, 在美國更賣出超過一百萬張, 之後, 她出版 的所有唱片之中, 都不能沒有這首歌, 成為她一生中的「招牌歌」。

1962, 美國流行曲填詞人 Mack David 填上英文歌詞, 由當時十分著名的 Jazz 樂手 Louis Armstrong (他最廣為人知的歌, 1967年的 “What A Wonderful World”), 用他那獨特的「沙沙 拆拆」的聲線唱出來, 隨即將此歌推上另一高峰。個人對他的版本的感覺是「很難頂」, 但對 他以他「拿手的」Trumpet 所演譯的版本, 則感覺良好。

除了 Louis Armstrong 之外, 還有最少七、八十個不同的版本, 其中包括很多十分著名的流行唱 歌手, BB KingBing CrosbyPetula ClarkShirley BasseyCyndi LauperConnie FrancisGrace Jones(1985 “A View To Kill” 中的「邦女郎」) Celine Dion (唱過1997年 版的Titanic的主題曲) The Three TenorsJose Carreras( The Three Tenors 之一, 與「天 籟之聲」Sarah Brightman 合唱 1992 年的奧運主題曲) 等等。還有一個是在1984, 香港出品 的中文版本, 由鄭國江填詞、林慕德編曲、已故的陳百強唱的「粉紅色的一生」。

此曲亦經常被用在電影的配樂之中, 有關的電影超過三十部。在2007, 有一部法國電影, 就以 La Vie En Rose 為名, 講述 Edith Piaf 的一生。

雖然此曲是如此受歡迎, 但要好等到 Edith Piaf 逝世三十五年之後的1998, 才得到 Grammy Hall Of Fame Award (「格林美名人殿堂」獎)

另篇再續。
Edith Piaf La vie en rose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蔬菜,「新鮮的」Vs「急凍的」


Marianne, 新鮮? 」「新鮮!」這是一段在二十多年前的電視廣告中的對白, 無需多作解釋, 中心意思是強調食物一定要「新鮮」。

前兩天, 在午飯期間, 一位「媽咪級」的同事, 看見另一位年青同事的午餐, 是「急凍雜菜」的 「沙律」, 於是作「溫馨提示」: 蔬菜一定要新鮮, 否則「食咗都冇益」。那「大男孩」望著自 己的午餐, 「唔知食好定唔食好」。旁邊的「Uncle Auntie 級」同事們幫手打圓場:「食埋 今餐先至算啦!

無錯, 大家都知道蔬菜是要新鮮的好, 問題就是, 那所謂「新鮮的」, 究竟是有幾「新鮮」? 最 理想的, 當然就是如電視中所見到「英國神」Jamie Oliver , 從他自己的後院所種的蔬菜、 香料, 即摘即煮即食, 但對絕大部份的我們, 這只可以是個夢想而已。

現實中, 我們所食到的蔬菜, 由在出產地收割之後, 裝箱、運送到蔬菜批發市場、菜販們「競 價」之後、再轉送到他們的「攤檔」處, 在大部份的情況下, 都是等到我們黃昏下班後, 在回家 途中才買菜的。在整個運送過程, 都是在沒有冷藏的環境下進行, 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 對蔬菜 的「新鮮」程度, 影響頗大, 營養成份損失頗多, 其中以水溶性的維他命BC, 影響尤其大。相 比之下, 蔬菜在被「急凍」的處理過程中, 溫度在不夠一分鐘之內, 就從室溫降到 -18, 蔬菜中的營養成份, 都被「鎖」在裡面, 沒有損失, 所以有可能「急凍的」蔬菜的營養成份, 比「新鮮的」還要高, 不會「食咗都冇益」。

不過, 蔬菜對我們來說, 不單只是為了其中的營養成份, 還有更重要的, 就是「纖維」了, 在這方 面, 兩種蔬菜是沒有太大分別, 當然, 「新鮮的」蔬菜在「質感」與「口感」上, 都會比「急凍 的」好。但是, 蔬菜的纖維的「質感」, 隨著時間而變差的速率是比較慢的, 收割後兩、三天的 蔬菜, 其中的纖維仍會比較好, 只是「口感」就明顯差得多了。

現時的種植技術及保鮮技術, 比以前已有很大的改進, 令蔬菜的 「新鮮」, 能夠保持得更久, 但 卻又可能引來一些「負面」的想法。曾聽到一位朋友說, 她曾經把一些買回來的新鮮蔬菜放在 雪櫃裡, 一星期後還像剛買回來的一樣, 擔心可能是用甚麼化學品處理過的。相對來說, 「急凍 的」蔬菜應該擔心少一重吧。

現是很多人為了食得健康, 少油少鹽, 食蔬菜喜歡「白灼」, 其中的水溶性的維他命BC, 都會 因溶在水中而損失了, 如是者, 「新鮮的」與「急凍的」, 一樣「食咗都冇益」!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Panpipes - 「民族的」與「現代的」(三)


「現代的」Panpipes 的製造, 每支管子「理論上」的長度 L = C /(4 f), 但在要照顧到音色的統 一時, 「最佳」的管子「尺碼」是: 內部直徑是 0.1L, 而實際「有效」長度是0.918L 。就是這 樣, 「現代的」Panpipes 與「民族的」Panpipes,  不但在音色上不一樣, 而且更統一得如從同 一支 Recorder (在「西洋」樂器中, 應該是最簡單、輕巧的木管樂器) 吹出來的一樣。

「現代的」Panpipes, 每支管子的「尺碼」都是經精確計算, 每支管子的直徑也不同。現時最 為普遍的, Romanian Panpipes (羅馬尼亞式的), 特點是管子並不是以「一字型」排列, 而是 略為呈弧形, 明顯的好處是吹奏起來時比較之便, 頭與雙手的移動幅度會較小, 拿著時雙手也不 用分得太開。但明顯的缺點是, 不能同時適合「左手人」與「右手人」。

大約是在十年前,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 在外國的一間樂器店裡, 見過一副 Romanian Panpipes, 是右面低音、左面高音的, 拿起來時的感覺是十分「墜手」, 可能是用硬木製造的原故, 而且是 很明顯的「右重左輕」, 相信是「右手人」版本。店員見狀, 表現得頗為緊張的走過來, 一再很 禮貌地作「溫馨提示」: 「衛生問題, 請勿試吹」。感覺是除了「衛生問題」之外, 那可能是件 價值不菲的稀有產品呢。為了尊重他人, 絕不想以假裝要買為理由來為求試吹一下, 只好放下 作吧。

從外觀看來, 約有20支管子, 「音域」大概是一個半「八度」左右, 相信可以用類似中國笛子或 洞蕭的「超吹」的技巧, 來擴闊「音域」, 又或是用不同的管子來吹出同一個音, 以得到不同的 音色。管子的長度與直徑的變化, 十分「流暢」, 在管子的頂部近吹口處, 是一個木框, 相信是 用來固定管子的位置。奇怪的是, 管子的底部, 是被一整條的木條所完全密封, 那麼如何利用 「活塞」原理來為管子調音呢? 一問之下, 店員表示是用一種特別「練製」的蜂蠟, 用一套專門 設計的「鈎」, 將蜂蠟放入管子中、或從管子中取出, 來作調音之用。一件「現代的」產品, 卻 用最「民族的」方法來調音, 在「西洋」樂器中, 算是很罕有的了。

至今為止, 仍未有機會一試 Panpipes !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Panpipes - 「民族的」與「現代的」(二)


前篇提到, 以自製的 Panpipes 為例, 「不完美」之處, 可能就是民族樂器、民族音樂的特色。

之前兩次所見過的「自製」Panpipes, 竹管的排列都是成一直線, 在竹管頂部吹口對下約五公 分處, 有一行闊約三公分、富有民族色彩的裝飾, 細看清楚, 其實是用來把竹管緊緊夾在一起的, 在兩頭處, 裝上了吊帶, 方便掛在身上。他們的「自製」Panpipes, 看似有兩種, 一種有十多支 竹管 、另一種是比較小, 只有七、八支。也是當細看清楚時, 那種較「小」的, 其實是由兩排 竹管所組成, 後面的一排, 竹管的數目比前排的少一支, 每支排在前排的兩支中間, 如「梅花間 竹」的, 吹口處比前排的約低兩公分, 亦即比前排的竹管較短, 音調就較高, 猜測是好像鋼琴上 的黑鍵比白鍵高半音的安排。因為沒有「一字型」的那麼闊, 只需要「左右搖頭」, 就可以吹 到每支竹管, 更方便用來邊吹邊奏其他樂器。但從他們演奏時所觀察到的, 覺得有一些很明顯 的缺點: 因為咀要在前、後兩排竹管之間移動, 比較容易產生「噪音」; 在吹奏連續的上行音或 下行音時, 問題更易見, 而且不太方便; 至於如要演奏「琵音」, 更不用說了。還有一點是, Panpipes 的手法, 有人習慣左面低音、到右面高音, 有人則相反。「一字型」的 Panpipes, 怎 樣拿都可以, 但那種「兩排的」, 就不可以了。雖然在「訪問」中未及問到他們, 但相信他們的 「自製」Panpipes, 都是專為個人而「度身訂造」的。

「現代的」Panpipes, 應該是一件經精確設計、制造的產品, 大師所用來演奏的、錄音出版為 CD, 必然是盡善盡美的製作, 那副 Panpipes, 絕不可能是「自製」的吧。

在當年中學的物理課中, 已經學過「聲音」的基本物理性質,「音調」的高低、頻率, 與絃線、 管子的長度的關係, 是一條非常簡單的乘除數算術題。以 Panpipes 歸類為 Close Tube (密閉 管) 為例, C 是聲音在地要上的空氣中傳送的速度: 每秒 343米、f 是「音調」的頻率, 那麼管子 「理論上」的長度 L = C /(4 f) 。如中音 A 的頻率是440, L = 343/(4 x 440) = 0.195 , 195 毫米。如此類推, 其餘音調的管子的「理論上」的長度, 就很容易計算出來。

製造「現代的」Panpipes, 材料是優質的硬木, 管子所需的長度, 是根據上面的物理算式, 準確 計算出來, 但是亦預留了「空間」作「調音」之用, 當然不會是用曬亁的豆來調音, 而是在管子 密閉的一端, 是一個「活塞」, 可作輕微的滑動來調節管子內空間的長度, 以起著調音的作用。 除了音準之外, 「現代的」Panpipes 亦考慮到音色的問題, 所以每支管子的內部直徑都不同, 製作的經驗是, 管子的內部直徑, 是管子內部空間長度的十分之一, 但從聲學的物理性質來計算, 「最佳」的管子「尺碼」是: 內部直徑是 0.1L, 而實際「有效」長度是0.918L

另編再續。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Panpipes - 「民族的」與「現代的」(一)


多年前的兩次「耳聞目見」Panpipes在近距離演奏, 所聽到的「音色」, 與兩星期前, 從電台聽到 Panpipes 大師 Gheorghe Zamfir 所演奏 The Four Seasons 中的 Autumn, Allegro in F major, 不盡相似, 所以曾誤以為那是 Recorder (牧童笛), 因為那些「音」, 實在是出奇的清脆 和「亁淨」。

以前從相片、圖畫中見到 Panpipes、從文字的描述中, 都覺得那是一種很古老的民族樂器, 以 竹管造成, 結構簡單、製造容易、可以有頗闊的音域、但又方便攜帶。以中國傳統的「八音」 (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為例, 相信應該是以「石」、「土」、「木」為最原始、 最先發展的樂器, 但「竹」因為有著以上的優越性, 卻應該是「後來居上」。在未掌握音階的 物理性質之前, 單憑原始的經驗來製造, 一支竹管一個音, 應該是最原始、最簡單、但又最可靠 的結構了。

在二十多年前「訪問」那南美樂隊的隊員, 從中得知他們是來自南美洲的 Bolivia (玻利維亞), 他們所用的 Panpipes, 全是自製的, 技術是「祖傳」, 一代傳一代的傳下來。Panpipes 的管子 在另一頭都是密封的, 所用的竹枝, 都是折取在「竹節」處, 取其天然的密封。從現代聲學上的 物理性質來看, 一支竹管的「調」(或是「音」的頻率), 是與竹管的長度成反比, 即竹管越長、 音調越低, 反之竹管越短、音調則越高, 這些都是一般常識。所以更值得關心的, 就是每枝竹管 的「調音」方法了。

他表示, 從「祖傳」的經驗, 他們早已知道竹管應該有的長度, 至於在「調音」方面, 他們亦有 「祖傳」的一套。他們會故意把每枝竹管都造長一點, 亦即音會低了一點, 那就是預留「調 音」的空間。他們會將一些曬亁了的豆粒, 放入管中, 令管子中的長度變「短」了, 音就調高 了, 直至調到「啱音」為止。 若然一開始就把管子造短了一些, 就無法把音調低了!

還有的是, 竹管的粗幼, 亦會影響管子所發出的音色。雖然音調(「音」的頻率)一樣, 管子較粗, 會覺得音色較「厚」、較「沉」, 相反管子較幼, 會覺得音色較「尖」。在這方面, 他們似乎沒 有太大注意到。所以在印象中, 他們的 Panpipes 的音色不大統一, 再加上是用豆粒來調音, 在 吹奏時, 空氣在管子中的迴響震蕩, 無可避免會造成豆粒在裡面也受震蕩而跳動, 產生一些獨特 的「噪音」,  但這些「不完美」之處, 就是民族樂器、民族音樂的特色吧!

另篇再續。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Panpipes的聲音


前篇提到, 在聽一段由木管樂器演奏的 The Four Seasons 中的的第一樂章, 一直以為那獨 奏樂器是「牧童笛」, 一連串以「吐音」吹奏的「琶音」, 其「清脆」與「亁淨」, 簡直是「神 乎其技」! 後來才知道, 原來那是Panpipes (排笛)!

很久以前, 已從相片、圖畫中見過 Panpipes 的樣子, 但未有機會聽過吹奏時的聲音。直到約是 1988 年暑假期間, 有一天在中午飯後散步, 從當年的卜公碼頭, 欲取道天星碼頭的行人隧道往 皇后像廣場, 在郵政總局外面, 已聽到遠處傳來一些類似中、南美節奏的音樂, 在走近隧道口時, 音樂越來越清楚, 原來有四個外貌似是來自南美洲的人, 在那處演奏著一些典型南美節奏的音 樂: 一人負責敲擊、一人彈結他, 另一人吹 Panpipes、最後一人在彈 Mandolin 的同時, 還有一 副比較小的 Panpipes, 掛在咀前, 邊彈邊吹!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耳聞目見」Panpipes 的樣 子、聽到吹奏時的聲音, 就「醒」起了 Simon And Garfunkel 的名曲之一, “El Condor Pasa” 中的那件伴奏的吹管樂器, 就是 Panpipes!

又在198912月的一個星期六(應該是12月九日), 返完「長週」之後下班, 準備入「新界」參 加一位老友的婚禮。在前往天星碼頭的途中, 行經大會堂低座對開的那片海邊空地, 赫然見到 四個外貌似是南美人, 在那處演奏著音樂, 但不能確定是否與前次的是同一批人。

基於個人對 Panpipes 的興趣, 很想有機會一試, 於是站在一旁, 待他們完了一個曲目之後, 走上 前希望向那吹 Panpipes , 多了解一些有關 Panpipes 的資料和基本的吹奏技巧。他表現得很 友善, 放下他的演奏, 與我站到一旁來聊。大概十分鐘之後, 正當想拿起一副 Panpipes 試試吹 的時候, 感覺到後面不遠處, 好像是有批人正在努力工作的, 於是回頭一看, 原來是明珠台的一 隊攝制隊, 正在架設起攝影機及其他設備, 一位相信是節目主持人的年青人, 走上前來, 很有禮 貌的告訴我, 電視台是安排了訪問那隊南美樂隊, 他留意到我與其中一位隊員已聊了十分鐘, 可 否留下來作採訪的嘉賓。「出鏡」絕不是「我杯茶」, 於是以趕赴朋友的婚禮為由, 婉拒 「好 意」。過後才想起, 那位跟我聊了十分鐘的隊員, 可能是以為我是電視台的「先頭部隊」, 先來 讓他們「綵排」一下。不過無論如何, 覺得錯過了一個一試 Panpipes 的機會, 還是有點「遺 憾」。

另編再續。

Simon & Garfunkel : El Condor Pasa (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