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自拍」救一命, FAST


一則澳洲新聞, 值得分享一下。

在上星期, 一名中年婦人, 因為懷疑中風, 被送入醫院, 經急症室醫生檢查後, 證實一切正常, 獲 准出院回家。

兩天之後, 她在下班駕車回家途中, 突然又感到有中風的徵狀, 於是馬上將車停在 路旁, 打電話 報警求救。之後, 她並不是坐在車廂中「齋等」, 而是拿起手機來作「自拍」, 一邊拍一邊不停 的說出身體各部份的感覺。

當救護人員到達時, 她還是比較清醒, 把那「自拍」的視頻交給救護人員去看。就是因為那視 頻, 救護人員能清楚掌握她從一開始的情況, 而能在第一時間, 施以最合適的搶救措施, 救回她 的一命。 當她被送到醫院時, 醫生也查看那視頻, 結合救護人員的報告, 施以最適當的跟進治 療。她現時已完全康復, 全賴她那「自拍」的視頻。

在一般的情況下, 中風病人在初時還是比較清醒的, 之後就會越來越差, 未必可以告訴醫護人員 有關自己的感覺, 而剛病發時的徵狀和感覺, 更是斷定是否中風、和如何施救的關鍵。一般市 民大眾, 如果都能掌握一些基本判斷中風徵狀的知識, 盡快為病人尋求協助, 都可能會隨時救人 一命。

判斷及協助中風病人, 關鍵在於要盡量「, 一個簡單的口訣, 就是 FAST

F : Face drooping, 觀察病人的面部是否有下垂、歪到一邊、或面部麻痹, 可以要求病人笑, 察 看是否兩邊面部反應不一樣;

A : Arm weakness, 詢問病人的手臂是否感到麻痹、無力,  是否能夠同時舉起雙臂;

S : Speech difficulty, 察看病人是否有口齒不清, 不能說話或所說的話難以理解, 可試要求病人 跟著說一些簡單的句子, 如「食咗飯未」等;

T : Time to call for help, 如果病人有任何上述的徵狀, 即使徵狀已漸漸消失, 仍需馬上將病人送 入醫院, 同時把病人最初病發的時間記錄下來, 告訴醫護人員。

根據那位澳洲婦人的寶貴經驗, 還可以用手機記錄低病人情況的發展過程, 對醫護人員, 會是非 常有用的資料。

FAST, 救人一命, 功德無量。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樂師「工傷」與西洋樂器的設計(三) - 長笛篇


終於可以「訪問」到一位專業的長笛樂師, 可以再績前篇了。

長笛(Flute) 是一件很獨特的樂器, 被認為是「最不乎合人體工程」設計的樂器, 也同樣令樂師 們「被受傷」。

小提琴所發出的音的高低, 是根據弦線振動的長度、和弦線所受的張力而改變, 所以可以製造 出不同「尺碼」的小提琴, 而音色仍可以比較「相近」, 因而可以有8種「尺碼」的小提琴, 由 「三尺孩童」到兩米巨人, 「梗有一種適合你」。長笛的音, 卻只是根據「管」的長度而改變 (「超吹」除外), 所以只可以有一種「尺碼」, 演奏者不論高矮、手的長短, 都只能用同一樣的 長笛。

絕大部份的樂器, 在演奏時, 演奏者的雙手都是在身體的正前方, 而且都是比較左右對稱, 演奏 者都很容易保持身體的平衡。而演奏長笛時, 雙手卻是完全徧在身體的右邊, 是完全離開人體 的重心。長笛全長約66cm(26), 由吹口到左手的中指間約30cm(12), 吹口到右手的中指間 約45cm (18), 單就從這三個數字來看, 演奏者起碼要有身高1.8(6), 才可以比較舒服的保 持演奏姿勢。

雙手徧到身體的右邊, 左右兩邊肩膊外則的肌肉, 很明顯的被拉緊, 而右邊近胸前的肌肉, 也會 處於緊張的狀態, 這是演奏其他樂器時不會有的。

為了要保持優美的演奏姿勢, 演奏者需要全程「高抬貴手」, 以盡量保持笛在水平的位置, 於是 就增加了雙手上臂外則肌肉的負擔。因為雙手徧離到身體的右邊那麼遠, 亦難以令長笛能縱向 地與身體處在同一垂直平面, 雙手唯有稍為移前, 頭部就得轉向左邊以遷就吹口的位置, 頸部兩 邊的肌肉, 就因而被拉緊。

演奏長笛的樂師們, 會在練習、彩排時, 盡量將雙手的位置放低, 減低以上因肌肉緊張而造成的 受傷, 但卻因而要把頭則到右邊, 造成頸部左邊的肌肉更緊張。

因為雙手徧離到身體的右邊, 雙手的手腕都要向身體方向扭, 還要同時向上翻以按音鍵, 不但使 手腕關節長期扭曲, 亦令前臂的肌肉拉緊。

「雪上加霜」的是, 演奏長笛時只有手指會動, 其餘頭、頸、肩膊、手臂等都是「凝固」不動 的, 專業樂師們, 每星期幾十小時的練習、彩排、演出的時間, 經年累月的肌肉緊張, 勞損程度, 不比體力勞動者低。

因為長笛的「尺碼」沒有彈性, 所以身材較為細小的女性演奏者, 會覺得上述的問題更為明顯, 所以會常發覺女性演奏者較多則著頭, 把笛放得較低來演奏。

長笛真正是一件「小孩莫問」的樂器, 因為「尺碼」的限制, 所以建議初學的小朋友, 身高最少 要有1.45(49), 才比較適合, 否則未必能好好「駕馭」那長笛呢。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從「國際海洋日」說起(二)


「天下之水, 莫大於海」。全球總水量的體積, 約是地球總體積的 1/650, 海水佔全球總水量約 96.5%, 其餘的2%是以冰的形態存在於南北兩極、雪峰頂上、海上冰山等, 只有餘 下的1.5% 是淡水, 分散存在於河流溪澗、湖泊、水庫中, 人類可以汲取使用。

海洋的平均深度超過3000 , 最深的地方是在菲律賓以東的海溝, 11000, 這個深度, 如果 是在地面上的距離, 一般人也要用兩、三個小時才能走完, 真的夠深了吧! 但這個深處, 對比地 球6000公里的半徑來說, 只是0.18%, 還是很「濕濕碎」 。

海洋的面積比陸地大超過兩倍, 可以吸收到更多的陽光。在近岸的淺海中, 有大量的各類海 草、海藻等水中植物, 它們在陽光下, 亦與陸上的植物一樣, 會進行光合作用, 產生氧氣。更奇 妙的是, 在海面上, 存在著一種單細胞生物, 在陽光下, 亦會進行特殊的光合作用, 在過程中, 將 溶解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分解, 釋放出氧氣, 而將碳變成食物, 化成其身體的一部份。這些海中 生物, 生產了全球超過一半的氧氣, 比陸地上全部的植物所生產的還要多。

除了生產更多對人類有益的氧氣外, 海洋中所貯存的二氧化碳, 是整個大氣層所含的50! 正如 我們日常所飲的汽水、啤酒等一樣, 溫度較低的水, 可以溶解和「貯存」較多的二氧化碳。在 南、北兩極冰冷的海水, 是海洋主要吸收二氧化碳的地方。隨著「洋流」的流動, 那些冷水會 慢慢地流向溫暖的赤道區域, 過程中溫度漸漸升高, 慢慢地釋放出所含的二氧化碳到大氣層中, 特別是在赤道地帶, 一萬公里浩瀚的太平洋, 更被認為是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這 個海水與大氣層對二氧化碳的吸收與釋放的循環, 每一週期需要幾百年。在十八世紀的「工業 革命」之前, 全球在海水與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是處於平衡狀態的。在過去的二百多年 來, 海洋平均吸收了一半人類所生產的二氧化碳, 餘下的留在大氣層中。

「滄海桑田」。二千萬年之前, 現時的大西洋還未形成, 非洲與南美洲是連成一塊的。後來由 於「大陸漂移」, 兩個大陸版塊逐漸遠離, 中間形成的大西洋。在大西洋中央的海底, 還有一連 串活躍的活火山, 將大西洋不斷的擴展, 現時大西洋還以每年5cm(約兩吋) 的速度在增闊中。此 消彼長, 美洲的另一邊的太平洋, 卻以每年2-3cm的速度在收窄中, 除了因為美洲被大西洋推過 來外, 太平洋版塊的西邊, 也慢慢地沒入亞洲版塊之下。1976年中國的唐山大地震、1999年台 灣的“9.21” 大地震、和2011年日本的“3.11” 大地震, 都可能與此有關。

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從「國際海洋日」說起(一)


今年六月八日, 是第六屆「國際海洋日」。

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1%, 平均深度超過3000,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系統, 除了在海洋水面上 我們能見到的之外, 還有很多未為人類所知的事情。

到現時所知, 我們的地球, 是唯一的一個星球, 在表面上擁有液體狀態的水, 因為地球的表面溫 度適中, 不太熱、也不太冷, 而且有大氣層提供適當的氣壓, 令海水不會蒸發而飛走。在太陽系 中, 火星似乎也有可能擁有液態的水, 但卻是在表層以下。還有木星與土星的幾個衛星, 在表面 厚厚的冰層下面, 也有可能有液體狀態的水。

海洋是一個龐大而神秘的生物系統, 由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藍鯨、至極細小的微生物, 都生活在 其中。在2000, 全球超過80個國家的海洋生物學家, 曾經一起合作, 進行了一個為期十年, 名 為 Census Of Marine Life(姑且譯作「海洋生物調查」), 在世界各大海洋中, 搜集生物的樣本, 2010年發表了報告, 總共界定出超過二十五萬種海 洋生物。 但最少有20%的海洋, 不是太 深、太熱、或是太冷, 而無法進行採集樣本。海洋生物學家估計, 海洋中最少會有 一百萬種以 上的生物, 那還未包括數以億種 的微生物。他們發現, 無論在何等惡劣的環境中, 很熱、很冷、 沒有光、沒有氧氣的, 也竟然都有微生物存在。

海洋中的水, 是不斷在流動的, 除了由風吹造成的浪、太陽與月亮的引力形成的潮汐漲退之外, 還有是海洋局部的Ocean Current (洋流) 、和全球性的Thermohaline current (溫鹽環流) 系 統。 顧名思義, 形成「溫鹽環流」最大的外因, 是海水溫度的差別, 然後是由溫度引起的海水鹽 濃度的變化。在北極近 Greenland(格陵蘭) 的北冰洋, 進入冬 天時, 氣溫下降, 近海面的水遇冷 結冰。冰是較純的水, 含鹽份很低, 餘下未結冰的水, 鹽濃度因而增加, 變得較重而沉向海底, 海 面週圍較暖的水, 會流向已結冰的海域, 補充已下沉的水的空間, 又被冷卻、結冰、下沉、….。 已下沉的較冷、較重的水, 沿著北美洲東岸的大西洋的海底, 由北向南流向南美洲東岸, 直到南 極洲的北岸, 與該處冰冷的海水相遇, 混合在一起而轉向東, 再分支向北流入印度洋及太平洋。 印度洋的一支沿非洲東岸而上, 直達印度南部, 太平洋的一 支則沿澳洲東面北上, 最終到達北 太平洋的白令海峽 。兩支海底冷流在北上途中, 遇上較暖的海水, 漸漸變暖, 向海面上升, 在印 度南部和白令海峽處, 被迫折回頭向南流, 由原本的海底冷流變成兩支海面暖流, 在澳洲與 非洲 之間的南印度洋相遇, 繞過非洲進入大西洋, 北上近回格陵蘭, 整個環流需要10001600 年才 能完成一圈。這個「溫鹽環流」, 帶著不同溫度、鹽濃度的水運行, 起著保持全球 「恒溫」,  還保持全球海水的鹽份、礦物質、及氣體的平衡的重要作用。

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

第六屆「國際海洋日」


明天68, 是第六屆「國際海洋日」

海洋佔地球的表面71%, 是一個龐大而神秘的生物體系。它對各國的經濟、社會、及環境 , 都 有很大的影響。海洋中的魚類, 長期是人類的食物的重要來源。海洋中有多種礦物、石油、化 學鹽、金屬等物資, 是工業原料的重要來源。在調節全球氣候方面, 海洋的作用更為重要。海 洋所釋放出的氧氣, 比全球的樹木、森林所釋出的總量還要多。在全球經濟上, 90% 以上的 國際商品交易, 都是經由海路運送的。

「國際海洋日」, 是在1992, 由加拿大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 Earth Summit (地 球高峰會) 上首次提出, 之後由Ocean Project(海洋計畫) World Ocean Network(世界海洋網 絡) 兩大團體合力推動, 每年的68, 都舉行「非官方」的活動, 直至200812, 才由聯 合國大會決議通過, 正式認可。

第一屆的「國際海洋日」, 是在200968, 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主持開幕儀式, 當年的主題為Our Oceans, Our Responsibility”, 總共有超過240項有關的活動。潘基文在開幕致辭中提到, 「國際海洋日」令我們知道海洋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亦藉此讓我們認識到維持海洋的生態、安全等所要面對的挑戰, 包括過度開採海洋資源、污染、及罪惡活動等。當年的主題, 是要讓大家認識到, 海洋是大家的, 每人都有責任, 共同保護海洋。

2010年第二屆的主題是Our ocean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參加的國家有45, 有 超過300項有關的活動, 比第一屆增加了四分之一。

第三屆的主題是Our oceans: greening our future 。由於全世界對「國際海洋日」關注的人 仕增加, 主辦單位的互聯網站,  竟然因為點擊太多而出現故障。

第四屆的是"Youth: the Next Wave for Change"。參加的國家有55, 有超過600項有關的活 動。汲取了上一屆的經驗, 主辦單位改善了網站的運作, 未再有出現類似的故障。

去年的第五屆與今屆是同一的主題 Together we have the power to protect the ocean"。

Ocean ProjectWorld Ocean Network兩大團體統籌之下, 2003年以來, 世界各地已有超 過1600個單位參與, 包括水族館、動物園、博物館、環保組織、政府機關、及民間個人等。

在香港, 我們能做到的, 是先從「沙灘清潔」開始, 避免沙灘上的垃圾轉移到海上, 成為海洋污 染物, 在旅行、遊船河時, 亦勿將垃圾拋入海中。

保護海洋, 人人有責。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從端午節想到洗手


五月初五端午節, 都是在每年的5月下旬與6月下旬之間, 正是炎熱潮濕的時間, 也是害蟲容易繁 殖、百病叢生的理想環境。有謂「病從口入」, 並不只是指要注意食物的清潔, 更重要的, 是處 理食物時的衛生步驟, 及處理人員手部的清潔。

, 才是很多疾病感染的來源。據說在2003年「沙士」的爆發, 是因為「帶菌者」在按酒店電 梯的樓層按鈕時, 把病毒留在按鈕上, 之後其他人在按那同一按鈕時, 手部染有那病毒, 再反覆 「交差傳染」而擴散開去。之後, 除了各人都帶口罩外, 很多公眾地方, 都放置有手部清潔劑供 人使用, 那些經常有人接觸到的物件, 如門柄把手、電梯按鈕、樓梯扶手等, 均定時清潔消毒, 以防「交差感染」, 政府也大力呼籲各人要特別注意手部的清潔, 亦應經常洗手。

洗手, 除了令手部清潔之外, 還相等於對一系列的傳染病作「自我防疫」。據美國的疾病防控 中心的統計顯示, 每日洗手四次的人比不洗手的人, 患上呼吸系統的疾病要少24%, 而患上腸胃 炎的更少51%, 經常保持手部清潔, 還會減少一半食物中毒的機會。所以在遠洋郵輪上的餐廳 用餐前, 職員都要求每一位乘客, 先用手部清潔劑搓手後, 才進入餐廳內, 以避免因乘客的手污 染食物而令郵輪上爆發疫情。

要真正達到手部清潔的效果, 還需注意其他的細節。

首先是不能急。扭開水喉冲洗兩下、或在水盤中浸洗兩下均不足夠, 整個洗手過程, 包括用肥 皂或梘液搓手、冲洗、抹亁等, 應該需要約一分鐘。

第二, 盡量使用肥皂或梘液。細菌、病毒等通常都會附在手部皮膚上的油脂層上, 肥皂或梘液 可以溶解該油脂層, 效果會比單用清水搓手好。

第三, 梘液比肥皂好。顯而易見, 梘液受到使用者污染的機會比肥皂低得多, 特別是在公眾洗手 間中, 根本無法確保肥皂的衛生程度, 還是不用為上策, 即使是在家居中, 亦應將肥皂放在架上 晾亁, 勿讓其浸在水中滋生細菌, 已出現亁裂的肥皂, 是細菌滋生的溫牀, 應馬上拋棄。

第四,「消毒梘液」並不比普通梘液的清潔作用好, 相反地, 長期使用「消毒梘液」, 有可能令細 菌對梘液中的消毒成份產生抗體, 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

第五, 需徹底清洗。肥皂或梘液將手部的油脂層溶解後, 須用水將之從手部徹底清洗掉。

第六, 盡量使用自來水。在水盤中洗手, 等於先將水污染, 然後再用已污染的水來洗手, 效果會 是如何呢?

第七, 用適當溫度的水來洗手。水的溫度與清潔效果沒有太大關係, 不要以為用熱水洗手有助 殺死細菌, 這只會灼傷皮膚, 冷水亦有同樣的清潔效果, 只是感覺沒有那麼舒服而已。

第八, 在沒有水洗手時, 可用那些含有60%以上酒精成份的手部清潔劑來搓手, 幫助消毒。但如 手上已有明顯的污染物, 則需先用濕紙巾把污物擦走。

第九, 徹底亁手。有謂「亁淨」, 要「亁」才可以真正的「淨」。洗完手後, 必須把手弄亁。研 究發現, 吹風式的亁手機吹出來的風, 速度可達每小時640公里, 是直升機飛行速度的兩倍, 會把 細菌吹到20米外, 在峽窄的公眾洗手間中, 等於把大量細菌不斷的在空中循環飄浮, 實不衛生, 所以最好是使用抹手紙, 抹亁手後, 還可以用來開門, 以防已受污染的門柄再污染自己的手。

最後, 盡量避免用手觸摸面部。手部的細菌、病毒, 可能因而附在面上的皮膚, 更容易造成「病 從口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