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假期快到, 很多朋友都在準備出外旅行。
旅行途上, 不能少的就是「影相」了。相信現時99.9%的人, 所影的都是數碼相。約在十年前, 數碼相機初流行時,
就已經意味著是傳統「菲林」相機的「末日」。前者比後者最大的好處, 就是「亁手淨腳」,
無需再花錢、「任影唔嬲」。不過, 在四、五年前「智能手機」 出現之後,
數碼相機的銷售量逐年下跌, 原因是智能手機都有影相的功能, 甚至可以攝錄視頻, 雖然沒有如 數碼相機的多倍Zoom, 但起碼一定可以「有公仔睇」, 而且更可以即時上載到社交網站, 與網 上朋友分享。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 就是方便, 反正手機都是一定隨身帶的, 用來影相, 可
少帶 一部相機呢。但是, 各位有沒有考慮過, 這些「相片」內,
除了影像之外, 還隨相「附送」 了些 甚麼資料呢?
以智能手機所影的相片, 當然是以數碼格式儲存,
一般都是 JPEG/EXIF 格式。JPEG 是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姑且譯作「攝影專家聯合小組」)
的縮寫, 而EXIF
則是 Exchangeable Image File (姑且譯作「可轉換影像檔案」)
的縮寫, 是在1996年, 由 Japan Electronic Industries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JEIDA (姑且譯作「日本電子工業發展協會」)
所制定的。
JPEG是有關相片的 Compression rate (「壓縮度」), 「壓縮度」越小, 所能顯示的影像更清 晰, 但由於因而需要更 多的數碼資料, 檔案的容量就自然大了; 相反, 「壓縮度」越大, 檔案的 容量就小了,
但卻因而犧 牲了影像的清晰度了。而EXIF, 則是儲存該張相片的
Metadata (數碼 資料) 的。單就從 JPEG/EXIF 這個組合, 就可以知道, 一張數碼相片,
除了影像之外, 還隨相 「附送」其他資料的。問題是, 那些資料是有關甚麼的呢?
一般智能手機及電腦使用者, 都只會看到相片檔案後面的
“.JPEG” 而已, 至於EXIF 的內容, 在 智能手機的螢光幕上, 是不會顯示出來的,
那些都是全部有關相片的性質, 包括: 相機牌子、型 號、相片的解像度、像素(Pixel) 多少、攝影的日期及時間、所用的光圈及快門、光圈先決或 是快門先決、鏡頭焦距、是否使用閃光燈第。用一般的數碼相機所影的相, EXIF 的內容都會
是如上述的一樣。但是如用智能手機所影的, 則更附加有 Geotagging data (地理標記) 的資料, 包括:
攝影時所處位置在地球上的「經緯度」、「海拔」高度、鏡頭的方向、鏡頭的傾斜角 度、及所攝目標物與鏡頭的距離等。
這兩年來, 開始有些數碼相機附加了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統」) 的 裝置, 而智能手機,
則一開始就已附加了 GPS 的晶片。就以上述的數據資料, 就可以極精確計 算出影相時, 那部相機或手機, 及所影的目標物(如一座建築物、甚至一架車), 在地球上的準確 位置了。在EXIF檔案內的資料, 是要使用特別的軟件才可查看。但從 Microsoft 的 Window 7
開始, 可以在相片上 Right-click, 打開 menu, 在 Properties 中的Details 內, 就可以看到,
而且還 可以更改的。所以那些資料其實只可作參考之用而已。但在未被更改之前的「原汁原味」資 料, 可能會是十分寶貴的, 亦可能十分危險。
另篇再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