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預測, 香港今年的雨量會較正常低約一成, 是連續第3年降雨量偏低。雖然本港的日常用水主要是來自「東江水」, 但近年廣東、廣西、及雲南的降雨量均減少, 東江的流域也面對水資源的壓力,
我們不能再以為一扭開水喉, 水就會源源不絕, 應該要開始慳水了。
在過去的50年, 香港曾經面對過三次因為天旱、雨量減少, 而要實行制水措施。最近的一次, 應該是在1981年的下半年, 但好彩的是, 在8月底到9月中旬之間的3個星期內, 連續有兩個颱風襲港, 其中在9月中旬的一個, 更曾掛起過十號風球,
帶來連場豪雨, 所有水塘均告滿瀉, 就此取消制水, 直至現在。
再上一次的, 是1967年, 雖然當時已有「東江水」, 但因為仍在初期,
供水的能力還是有限, 不過, 那次制水只屬短暫的。
最嚴重的一次, 莫過於1963年, 由年中開始,「四日供水四小時」, 即每隔四天的下午四時到八時才供水。開始制水時, 正值盛夏, 可想而知, 當時的市民苦況如何。當年還有很多市民是住在舊唐樓中的「板間房」, 面積約由50到100平方呎左右, 一家人的所有生活空間, 全在裡面, 還要動用一切可以用來裝水的盤盤桶桶, 都只可以放在房中。那些住「牀位」的「黃老五」們, 就不知怎樣儲水了, 所以就有如電台的播音趣劇中的:
「今晚約了女朋友, 同包租婆借兩殼水沖個靚涼先」。
那些住在沒有獨立厨房和厠所的「徙置區」七層大厦、及沒有自來水供應的山邊木屋區居民,
情況就更苦, 一 到供水時, 就得全家總動員, 帶齊一切可以裝水的器皿, 到「街喉」處排隊輪水。當年因為高樓大厦的住宅還不多, 供水的水壓比較低, 越高層的水壓就越低, 所以會經常聽到有人大叫「樓下閂水喉!
樓上冇水用」! 那種苦況, 就算是現時 50歲以下的「60後」, 也未曾經歷過。
當年為了可讓居民減少用水, 學生不用穿著白恤衫、白裙的校服上學; 除了紀律部隊之外, 政府公務員也不用穿著制服上班。政府也關閉公共泳池、體育館、及部份公厠等, 更不為到港的外國貨輪加添淡水。除節流外,
還要開源, 政府租用了10艘運油輪,
經清洗之後, 到珠江口處抽取淡水運回香港。
民間方面, 則各出其謀。受制水影響最深的, 當然就是那些耗水量大的工業,
如漂染及飲食業等, 不過通常那些漂染廠都有自己的水井。而就有不少人以貨車運載大水缸, 到新畀山邊的河流溪澗抽取淡水賣給茶樓酒館, 更有漁船到離島處去抽淡水呢!
不過, 在市區中有水井的工廠、商戶, 不少也免費給井水與附近的居民使用。
如此的制水措施, 實行了大約一年, 到1964年5月尾, 因一颱風吹襲香港, 帶來連場大雨, 所有水塘都滿到瀉, 制水措施才取消,
恢復全日24小時供水。到翌年的1965年3月1日, 「東江之水越山來」之後, 情況才更進一步舒緩, 但仍不是一勞永逸。
當年政府為了不斷提醒市民要慳水, 特地編排了一首《慳水歌》, 經常在電台播放。旋律是廣東音樂《漁歌晚唱》(並不是《漁舟唱晚》), 歌詞如下
食水應慳,不要亂咁「side」,
水咁有用,定要寶貴,
各人用水應有限制,
儲呀一滴水,請勿呀休浪費,
人人呀要慳,人人呀要一呀齊,
洗身不要用太多,
閒日煮飯時,少啲水呀亦夠洗呀米,
要儲埋大堆污糟衫,污糟衫褲不必要逐件洗,儲水過量無謂,
壞咗水掣,就要修理,無容遲滯,
齊節儉,用水應有限制,
望人人記住,
食水應慳不要亂咁「side」,水咁有用定要寶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