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法國的「紅色娘子軍」加「卡門」混合版”

又是網上朋友傳來的一個視頻, 題目就如上述的一樣「無厘頭」, 心想應該多是那種純為了 「搶眼球」、搞笑的所謂「私人制作」吧, 但再想深一層, 朋友不是那種 taste 的人, 所以亦無 妨一看。不過, 在未看之前, 心猜想可能是「紅色娘子軍」的音樂, 與「卡門」的音樂的變奏或 「串燒」。但是, 當打開一看, 完全是兩回事: 那是一個約七分鐘的視頻, 畫面是「紅色娘子 軍」的芭蕾舞場面, 但背後的配樂, 卻完全是來自「卡門」組曲; 雖然演員所穿著的軍裝亦與 「紅色娘子軍」中的類似, 但整個故事, 卻又是「卡門」的「高度濃縮」版。

看過之後, 腦海中確有點混亂: 算是中西合壁、或是中法合壁、又或是古今合壁、更或是嚴肅 與搞笑合壁呢? 不過, 起碼各演員看來都是受過長時間的芭蕾舞訓練的, 而配樂的運用, 都是經 過精心設計, 以配合故事的場面。各演員的表演都十分認真。決不是那種以「騎騎呢呢」的 「另類」去「吸引眼球」、或是那些「口齒不清」、「唔知噏乜」、又話在唱歌。

「紅色娘子軍」是六、七十年代「四人幫」時期的八部「紅色經典樣板戲」之一, 是講述三十 年代中國共產黨在海南島的「女子特務連」的故事, 不論在背景、人物、及故事內容, 均完全 與「卡門」的「九唔搭八」。都虧那編排者「想得出、做得到」。

「卡門」是一齣四幕歌劇, 由法國作曲家 George Bizet 根據一本同名小說改編。在18753 3日在法國巴黎大劇院首演, 不算得成功, 本來預計演出36, 但還未完成之前, Bizet 卻突然逝 世。

「卡門」是該歌劇中女主角 Carmen 的名字, 她是一個放盪不羈的吉卜賽女子。故事講述一個 軍人 Don Jose 愛上了她, 更為了她而當逃兵; Carmen 卻不愛他, 最後是 Don Carmen 刺 死而悲劇收場。

在當時法國的歌劇主流來說, 有主角死在舞台上是被為是有違傳統的, 那些「劇評人」均不喜 歡, 這可能就是初演時口碑不佳的原因。但一般觀眾卻對此不以為意, 所以在完成首演後, 該劇 就離開法國, 在歐洲其他地方演出, 均大受歡迎, 直至8年之後的1883, 才有機會重回法國演 出。後來的「劇評人」, 肯定 Bizet 的這齣歌劇, 是法國「傳統」歌劇, 與十九世紀現代主義的 意大利歌劇之間的「過渡橋樑」。

跟紅頂白, 古今中外皆如是。

西洋歌劇, 很難是「我杯茶」, 原因是真的「唔知佢唱乜」。但劇中配樂則另作別論。「卡 門」裡面的音樂, Bizet 的得意傑作。可惜是他過身得太早, 未能親眼見到「卡門」是如此受 歡迎, 他所見得聽到的, 只是在首演時的「劣評」而已。

「卡門」全齣歌劇中, 共有27首配樂, 但最著名及經常作獨立演 奏的, Prelude(前奏曲) Toreador Song(鬥牛勇士之歌) 。後人更將其組合成兩套「卡門」 組曲, 每組六首, 共十二 首。在八十年代之前, 還未有 CD, 所有黑膠唱片版本的「卡門」組曲, 都在與 Bizet 的另一齣 歌劇配樂作品L’Arlesienne (阿萊城姑娘) 一起出版的。我曾經收藏過一張由 Gramopone出版 的1978版本的, 就是如此。

二十世紀時, 有多個版本的「卡門」演譯, 包括舞台劇及電影等。1960, 已故名導演王天林也 曾拍過一部以「卡門」為背景的「本地現代版」電影, 片名為「野玫瑰之戀」, 片中的女主角, 就是當年芳齡二十八的葛蘭, 在電影中, 她唱出「卡門」中 Habanera 的國語版。以故的羅文 亦曾唱過, 而他的版本, 更曾被評為「唱得比女人更女人」呢!


法國的紅色娘子軍加卡門混合
http://www.6park.com/enter1/messages/12683.html
 
葛蘭 - 王天林 電影《野玫瑰之戀
羅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