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香港地方「改名」趣談(一)


跟一位「八十後」閒聊, 談到香港有些街道名、地方名, 曾經有所改變。

例如現時的「眾坊街」, 在八十年代之前, 名為「公眾四方街」, 是當年的港英政府中的華人「師爺」, 將英文名“Public Square Street” 作「直譯」的結果, 之後的「改名」, 只是「執番正」而已。這條街的「改名」, 實屬必要, 否則只會「貽笑大方」。

另一條被「改名」的街道, 是現時在尖沙咀的「梳士巴利道」, 英文是“Salisbury Road”, 以前是「梳利士巴利道」, 多了一個「利」字, 好像更能反映英文的讀音, 但其實“Salisbury” 一字, 是一個英文姓氏, 其中的“i” 是不發音的, 沒有了“i” 的音之後, 就少了一個「利」字, 反而更準確。

又如現時在中環的「德己立街」, 英文是“D’aguilar Street”, 但以前卻是「德忌笠街」。當然, 可以肯定的說,在以前港英政府的時代, 街名都應該是先有英文, 然後才有翻譯的中文名, 但這個「改名」, 完全看不出有甚麼在「質」方面的改進, 實屬「莫名其妙」。不過, 可能是「後來人」認為用個「忌」字不太好, 而「笠」字又有點老土吧。

街道的名字會被「改」, 有些地方的名字, 亦一樣會被「改」。例如現時的「觀塘」、及整個九龍灣的地方, 遠在宋朝的時候, 已是廣東沿岸的四大鹽田之一。當時鹽的買賣, 就如白米一樣, 是受政府管制的, 所以該鹽田名為「官塘」。記得以前猜燈迷, 遇過迷面是「政府魚池」, 猜一香港地名, 迷底就是「官塘」了。前港英政府在五十年代中期, 發展「官塘」成為工業區, 並同時建造大量以前的第一代政府資助房屋, 即「徙置區七層大厦」。當居民陸續遷入後, 新居民都不喜歡好像是住在「官」地上,故就改稱為「觀塘」, 沿用至今。

在六十年代後期, 「觀塘」已發展得略具雛形, 政府就將發展的範圍, 擴大到旁邊的「鹹田」。該區以前亦是鹽田的一部,  在港英政府初期, 整個九龍灣鹽田被放棄,而一部份則後來建成為啟德機場, 而在「鹹田」的地方, 因長期用作鹽田, 泥土鹹碱度極高, 不能種植, 所以名為「鹹田」。政府在該區的發展, 主要亦是興建公共房屋, 成為住宅區。但「鹹田」一名, 令居民感覺是住在不毛之地, 故在七十年代初期, 改名為「藍田」, 取其「藍田生玉」之意, 好聽得多了。

講到觀塘, 不能不提一下, 現時在觀塘的翠屏道尾、觀塘瑪利諾書院及旁邊的一大片被植物覆蓋的斜坡, 名為「雞寮」。在1972年之前, 全是山邊木屋區。在1972618日星期日, 該片山坡在連日大雨之後, 在中午時份, 整片像起氈一樣滑下, 將山坡下大部份的木屋掩埋, 是為「6.18雨災」, 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雨災。

在該次雨災之後, 當時剛新任到港的港督麥理浩, 發表了「十年建屋計劃」, 並將以前負責興建公共房屋的「屋宇建設委員會」, 改組及「升呢」, 成為現時的「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總部由土瓜灣的馬頭圍邨, 遷往何文田新建成的愛民邨, 加快興建公共房屋。同時, 因為在「6.18雨災」中的同一日, 港島半山區的寶珊道與干德道之間的一大片山坡亦滑下, 泥石將下面旭龢道的旭龢大廈整座推倒, 之後香港政府開始重視山坡的安全問題, 成立了「土力工程署」, 加強鞏固全港山坡的安全。

另篇再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