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地鐵系統的初步設計, 是在六十年代後期的事, 記憶中當時負責的,
是英國的一間著名土木工程顧問公司Freeman Fox & Partners (多年來經歷過多次改組、合併,
以這為名的公司早已不存在了), 設計的圖則及有關文件, 包括車站的名稱, 當然全是英文, 而且更不會有任何中文版本給公眾閱覽。但設計與現實,
總是有點差距, 更何況香港是個中國人的社會, 地鐵車站更一定要有中文名字,
否則只會為不熟悉英文的乘客造成麻煩。問題就是: 那三個地鐵站的中文名字, 皆是「合情合理」, 而英文名字, 則實在真的是太「九唔答八」,
非改不可也。
那三個地鐵站就是: 「旺角」, 英文原名為‘Argyle’,
相信是取自旺角的主要街道‘Argyle Street’(亞皆老街), 後來就改為現時的‘Mong Kok’, 亁淨利落。第二個站是「油麻地」, 原名為‘Waterloo’, 相信是來自‘Waterloo Road’(窩打老道), 後來亁脆就改成為‘Yau Ma Tei’, 不過,
也要明白一點, 英國人對‘Waterloo’是「情有獨鍾」的,
而法國人則甚「驟忌」, 因為‘Waterloo’早已被譯作「滑鐵盧」也。而第三個站, 就是「中環」, 最初時的英文名是‘Chater’,
應是來自‘Chater Road’(遮打道), 後來才改成為‘Central’。
另有一個地鐵站的中、英文名都被改過, 就是現是的「美孚」‘Mei Foo’, 原名為「荔灣」‘Lai Wan’, 相信是取自附近未填海前的「荔枝角海灣」。但是, 地鐵對當時的香港來說, 是全新事物。在「觀塘線」與「荃灣線」相繼通車的大半年內, 無論在「硬件」(各項設備等) 與「軟件」(工作人員們的操作經驗)
上, 都需要時間來摸索及磨合, 所以無可避免地會出現較多的大少故障,
令乘客有微言。「荔灣」, 在廣東話的發音就很似在說「例Vound」, 即「經常會壞」之意, 甚不吉利也, 於是就「名正言順」地以其所在地為名了。
另篇再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