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提到,
有幾條街道「被改名」, 各有各的原因, 但有一條街是「被改名」的「鼻祖」, 既非為了「執番正」, 又不是為了「正字正音」, 而是純是為了「擦鞋」也, 那就是現時的「公主道」,
前身名為「楠道」。
前港英政府在二戰後發展何文田山一帶,
在窩打老道的南面修建了「楠道」、「培正道」及「衛理道」。當年的「培正道」的長度, 與現時的基本上沒有分別, 是止於現時接連「佛光街」的天橋之前,而當年的「楠道」,
亦僅止於現時該天橋之處。到了六十年代, 前港英政府開始實行「一號幹線」的概念, 由最南的香港仔直通大埔。為了能接通未來的紅磡海底隧道及獅子山隧道, 就需要把「楠道」擴闊、並延長至「漆咸道」。同一時間,
在紅磡「佛光街」修建跨過「漆咸道」的天橋, 把「佛光街」延長到何文田, 再以橫跨「楠道」的天橋與「培正道」連接, 為後來的何文田邨和愛民邨的發展, 提供了必須的基礎建設。
「楠道」的擴闊和延長工程,
在1966年初完成, 英女皇已故的妹妹瑪嘉烈公主剛好來香港訪問, 為該新路段主持通車儀式, 之後, 整條新的「楠道」, 就被改名為「公主道」。
另一條街道的被改名原因更有趣,
那就是現時在油麻地的「吳松街」, 原名「吳淞街」。「吳淞」是以前在中國上海外圍的一個小鎮,
現已併入上海的一部份。「淞」的廣東話發音為「鬆」, 但可能是因為發音比較容易, 大部份人都將其讀為「松」,
因此, 後來政府就索性「將錯就錯」, 將「吳淞街」改名為「吳松街」。
有「一條半」街的命運更離奇, 不是被改名, 而是「被失蹤」。在土瓜灣馬頭圍道的西面, 有幾條街是以中國的省份為名,
從紅磡往九龍城的方向走, 就是「山西街」、「江西街」、「安徽街」、「浙江街」、和「江蘇街」。在七十年代以前, 「山西街」與之前的「新柳街」之間, 還有一段「石塘街」,
可由漆咸道通往高山道, 但是在六十年代後期已「被失蹤」, 與其旁邊的木廠一併發展為現時的「安居樓」及「富邦大厦」。至於「江蘇街」與下一條的「落山道」之間, 在現時的土瓜灣市政大厦的對面,
在七十年代之前, 還有一條「福建街」。不過, 該街很短, 比現時九龍城聖德肋撒醫院對面的「述德街」(Short Street) 更短, 而且亦不接通「馬頭圍道」及後面的「美善同道」。印象中整條街的面積,
約有兩個籃球場般大小, 在六十年代後期也已「被失蹤」, 建成現時的「美樂大厦」, 其地址是馬頭圍道322A-322C,
因為以前是不存在的, 是從322號的「增補」門牌而已。
另篇再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