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遊船河、暈船浪


相信是在1997年尾的一部Titanic, 影片中的浪漫情節、但最終的悲劇收場, 給觀眾的震撼, 轉化成為之後的「遊船河」熱。近年來, 「遊船河」的費用已很大眾化, 再不算是奢侈的項目了。

在過去的一個月, 已有幾批朋友去過不同國家、地域的遊船河, 在未來的三個月, 又有幾批朋友也會去, 各人均已是「遊船河熟客」, 經常交流心得、分享經驗。但有一位朋友, 無論各人說得如何天花龍鳳, 仍然是無動於衷, 原因只有一個, 擔心「暈船浪」。朋友們亦說有很多解決的辦法, 如食暈浪丸、按壓某些穴位、和戴一種特別手帶等。

我們人類靠雙腳直立行走, 不如四足動物般容易站穩, 即使是剛出世的野生動物, 都能在十五分鐘內站穩起來, 跟著母親行走, 因為牠們以四足而立, 完全沒有平衡的問題。我們則不同, 如何保持身體平衡, 是一種十分微妙和複雜的的技術。

我們通過由眼睛、內耳、及身體其他部份的感官傳到大腦的訊息, 以判斷身體是否處於平衡的狀態。當大腦確定身體失去平衡時, 就會發出指令給適當部份的肌肉和骨骼, 通過相應的調整活動, 令身體再回復平衡。在嬰兒學行時, 最重要的是學懂這個過程, 更重要的, 是學會預測身體將會失去平衡, 在未跌倒之前, 能夠令身體再回復平衡。這套技術成功的關鍵, 還是在感官、大腦、肌肉、和骨骼之間訊息傳送的速度。

我們從小到大, 艱苦地經過多番跌倒、再站起來才學得的這套站立和行走技術, 無耐只適用在腳踏實地時, 在船上, 問題就比較複雜。

浮在水上,  即使是十多萬噸的巨型郵輪, 浮在茫茫大海上, 也只是孤舟一葉, 會隨著水流、波浪、和風吹而作出前後搖、左右擺、上下抖、和三者複雜的組合、且全無規律的運動,  令在船上的我們不斷處於將失去平衡的狀態, 我們在陸地上那套站立和行走技術, 無法用來預測身體何時將會失去平衡, 要等到真的感到失去平衡, 才通過調整活動再平衡身體。這是一個重新學習另一套平衡技術的過程, 但亦是如在陸地上一樣, 關鍵是在預測。有些人會學得快一點, 很快就適應, 享受船上的活動, 有些人會學得慢一點, 不斷的失去平衡和需要再平衡, 令他們感到很疲勞, 有部份人就此斷定自已是會「暈船浪」的而放棄, 但只要不放棄, 最終也能學會。有極小部份人會因各種原因, 最終無法適應, 而真正「暈船浪」。

成功與否的關鍵是在預測, 這亦如在陸地上「暈車浪」一樣, 行走中的汽車左搖右擺、上下顛簸, 令車上的乘客不斷處於不平衡的狀態, 如乘客無法預測何時將會失去平衡, 就會出現「暈車浪」, 在同一車上的司機, 雖然處於一樣的左搖右擺、上下顛簸中, 但因為是駕駛者, 事前是完全知道該車的一舉一動, 會作出相應的調整動作。 所以認識不少朋友, 自已駕車時「好地地」, 作為乘客時則「暈車浪」。年紀越長者, 可能因為在預測和調整方面反應較慢, 越容易出現「暈車浪」。

曾經有位朋友從未去過「遊船河」, 第一次去就參加一個十一晚的船上行程, 由郵船剛離開港口駛出公海開始, 就出現「暈船浪」, 結果全程除了上厠所外, 只能躺在房間的牀上渡過, 直至回到出發港時, 才大感「甩難」, 以後再也不敢提「遊船河」三字。

總結多位朋友和個人的經驗, 從未去過「遊船河」而又有興趣一試者, 不妨先去一些「入門版」, 如乘船遊長江三峽, 船在水庫的靜水中行駛, 沒有波浪, 容易適應, 借此了解船上的活動安排, 之後再試那些兩、三晚的短線遊, 如覺能適應, 才更進一步。
很奇怪, 據說生命是原自海洋, 上了岸後卻忌水, 就是在水上也會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