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早上從電台聽到他的死訊, 感覺有點意外,
才63歲, 太早了吧。個人需然喜歡他主演的電
影, 但絕對不是「粉絲」, 更不是「追星一族」,
所以對他的個人一切, 均沒甚了了。之後陸續 看到更多報導: 死因是自殺、生前有服食藥物及暴飲的習慣, 後來更得悉他原來是有抑鬱症! 在 他超過四十年的演藝生涯中, 絕大部份的都是喜劇角色, 卻原來他的內心世界, 跟外在是兩個如 此的極端!
Robin
Williams 當然不是第一個名人、明星逝世, 但特別的是,
在這幾天裡, 西方國家的報章報 導的最後, 都附有幾個電話號碼, 並呼籲如有讀者、或知道任何人感到情況不安、或受困擾, 可以打那些電話接受心理輔導。
在西方社會的傳媒中, 早有 “Bad
news sells newspaper” 的名句, 其實不論在那裡,
基本人性亦 一樣, 有甚麼天災人禍、死人冧樓等, 都會更吸引讀者、觀眾的注意。但 Robin Williams 是死 於自殺,
西方社會擔心 Copycat (有樣學樣) 效應, 有可能在未來一段日子,
出現效法類似的方式 來自殺, 所以附上心理輔導機構的電話號碼。
香港以前也曾出現過類似可怕的「有樣學樣」效應, 但卻不是「名人效應」,
例如有一單「燒 炭」自殺 之後, 在跟著的一段日子裡, 陸續會有「燒炭」的事件發生。
在西方社會中, Robin Williams 之死亦引起正面的效應, 學者及醫護界借此機會, 呼籲社會各界 更多關心「心理健康」的問題。據西方醫學界的調查發現, 大約有20%的人, 在一生之中曾出 現過抑鬱症等的「心理健康」問題, 約有9%的人的問題屬較嚴重, 而約有3%的是嚴重的, 不過 都可以通過多種的治療方法而康復的。相信在香港的情況也可能會差不多,
但無論如何, 大家 都提高到「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關注, 只會有正面的影響, 沒有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