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對電磁波過敏?


不久之前, 一名法國女子, 聲稱患上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EHS, 姑且譯作「電過敏症」), 令她不能工作, 雖然有多項科學研究, 均沒發現兩者是有關係, 但法院在沒有認定EHS是一種「合法的」病症的情況下, 仍判她得到「殘疾賠償」。這個判決被認為是一個「突破性」的案例, 日後不知道會有甚麼深遠的影響。

EHS是隨著新科技發展而引發出的「新生事物」, 「患者」沒有特定的症狀, 但不外都是每當靠近會發出電波的儀器時, 就會感到頭痛、嘔心、晚上失眠等, 有嚴重者更會不能工作、影響日常生活。

現代社會中, 會發出電波的儀器到處比是: 在家中有收音機、電視機、遙控器、微波爐、各種有電動「摩打」的電器、電腦、手機、Wi Fi 路遊器, 在外面有各家網絡供應商的轉駁站、到處都是的免費Wi Fi 熱點, 就是在大自然中, 地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場、太陽更是電能量的主要來源, 如果真的是有EHS, 「患者」會是非常困難地生活在現代化的城市中。在醫學及科學研究方面, 卻沒有確實的症狀去斷定「病人」是否真的患有EHS, 似乎很多「患者」都只是自我判斷, 覺得自己是患有EHS而已。

如果電波或電能量不是引起EHS的原因, 最大的可能, 就是「心理作用」, 「患者」認為電波或電能量是有害的, 會影響他們的健康, 當一旦接近那些會發出電波的儀器時, 就覺得應該會有些「唔妥」, 結果是真的感覺到「唔妥」, 加上在各種資訊媒體中, 有大量相關的討論, 所持的態度大都是負面的, 他們就由此得出自己的結論: 「重唔係佢」? 但奇怪的是, 絕大部份EHS的「患者」, 都只是會受人造的儀器的影響, 而似乎對存在已久、有著更強大能量的天然電場, 卻「無動於衷」。

雖然在過去的十多年, 已有大量研究手機所發出的電波對健康的影響, 但都沒有一個肯定的結論, 證明是有害的, 今次的EHS事件, 研究的方向, 應是要找出電波是否真正的「元兇」, 或是「另有其人」。不過, 在有結果之前, 如何去「治療」那些「患者」, 才是最現實的問題。

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兩小時內完成馬拉松(三)


除了運動員的生理及心理這兩大內在因素外, 影響賽果最重要的外在因素, 還是比賽時的環境。

現時在世界各地舉行的馬拉松, 賽道都需要合乎國際田徑總會(IAAF)的嚴格要求, 但都是利用現成的公路組合而成, 賽道的情況千變萬化。還有的是比賽時的天氣, 一年四季的溫度差異、陰晴風雨等, 都會影響運動員的成績。近年還多了一個因素, 就是空氣污染了。基於上述等不確定因素, 研究人員認為需要有一個理想的比賽環境: 在白天進行、整個賽道是在接近海平面、天氣晴朗、溫度適宜比較冷、無風。現實中根本沒有可能鋪切一條42.2公里的「理想」賽道, 要乎合這些條件, 賽道只可以是在如北京「鳥巢」等的運動場館內的圈形跑道。

此外, 現時在「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各比賽中, 都有利用「兔子跑手」帶領比賽。他們都是高水準的職業跑手, 在每次比賽中, 主辦大會都把他們安排在起跑點的最前面, 一起跑就衝在前面, 用以刺激其他運動員去追趕他們, 而創出更好的成績。但他們在跑到3035公里後, 就會功成身退, 陸續「上岸」, 留待真正的參賽運動員, 去完成餘下的賽程。但從過往的經驗中發現, 如果讓「兔子跑手」跑畢全程(當然去到最尾段時, 會「讓路」給真正的參賽運動員們), 可以刺激其他運動員, 將比賽成績提升100秒之多, 即超過一分半鐘! 所以, 如果在「理想」的圈形跑道上比賽, 還可以讓「兔子跑手」在不同階段中加入或離開比賽, 找出如何對運動員成績的影響, 以達到最佳效果。

撇除種種影響運動員成績的因素, “Sub2Hrs”研究的最重要條件, 就是運動員絕對不可以利用任何藥物, 以達到提升成績的目的, 所有參與研究的運動員, 都必須「潔身」自愛, 他們還需要在事前簽署尊守World Anti-Doping Agency (WADA, 世界反運動禁藥機構) 的條款, 若有運動員被發現違反簽署, 會被要求停止參與研究。研究人員還希望在這研究計劃的過程中, 發展出更先進的檢驗運動禁藥的技術。

不妨試看, 2020年前, 是否有運動員能在兩小時內完成馬拉松。

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兩小時內完成馬拉松(二)


1960年之前, 馬拉松的金牌得主及破紀錄者, 都是歐、美的天下, 直到1960, 在羅馬奧運會中, 埃塞俄比亞的「赤腳大仙」Abeba Bikila, 以破紀錄的時間奪得金牌, 並且在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中, 再以「赤腳大仙」的姿態, 奪得金牌, 更把紀錄提高超過3分鐘!  之後的40, 又是歐、美的天下。

再要等到2003, 肯雅的Paul Tergat將馬拉松的紀錄突破2:05之後, 現時最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 都是來自東非洲的: 埃塞俄比亞的Haile Gebrselassie, 和肯雅的Dennis Kimetto。在他們之前, 一般對跑馬拉松的看法, 是運動員在比耐力, 誰能「捱」得過90%的賽程, 之後的10%, 才是比速度而贏得比賽。但Haile Gebrselassie曾認真地去找出最有效率的「跑法」或「戰略」, 就是在前半段盡量跑得快, 把對手拋離, 然後以均速跑完後半段。他的「跑法」, 令他連續在2007年和2008年打破馬拉松的紀錄。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 另一名肯雅運動員Sammy Wanjiru, 將此「戰略」更提升一步, 就是從頭到尾都盡量跑得快, 試看有誰敢企圖跟上他, 結果他贏得了金牌。

就是因為這一連串的紀錄, 英國的Yannis Pitsiladis教授所領導的“Sub2Hrs” 研究計劃, 亦是從東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和肯雅的運動員做起, 把研究中心設在東非洲。他認為, 在最近的十多年, 東非洲的運動員, 都是在完全沒有科學研究的參與下, 只憑他們個人的體能和「跑法」而屢創紀錄, 如果能配合科學研究, 他很有信心, 能讓運動員在五年內打破兩小時的紀錄。

這項研究計劃實行了差不多一年, 雖然Pitsiladis教授經常到東非洲的研究中心工作, 可是願意參與的運動員寥寥可數, 而且絕大部份都不是來自東非洲的。直到最近的幾個月, 他們為一些參與研究的頂級運動員處理傷患的技術, 讓他們能更早恢復訓練, 才令其他非洲的運動員對該研究計劃有信心, 主動配合參與。

要突破兩小時的紀錄, 除了通過科學研究這外在因素, 更重要的, 是打破運動員的心理障礙, 道理就如「四分鐘內跑完一()哩」一樣。在19545月之前, 各人都認為是不可能的, 當時的紀錄保持者是澳洲運動員John Landy, 他不斷嘗試打破「四分鐘」的紀錄, 但是每次都差兩、三秒, 他曾表示「四分鐘」是一度「牆」, 堅不可破。奇怪的是, 當英國運動員Roger Bannister 1954年的英聯邦運動會中, 3:59.4首次突破「四分鐘」, 六個星期之後, John Landy 就跑出了3:57.9的更快紀錄。之後, 若運動員不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 就根本不能達到參賽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