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由奧運五環到五大洲


在奧運比賽期間, 相信在各種媒體上見到最多的, 除了各種商業贊助單位的商標外, 一定就是那 個奧運的五環標誌了。

細看那五環標誌, 在白色底色上的五環, 各個有不同的顏色, 分別代表五大洲: 藍色代表歐洲、 黃色是亞洲、黑色是非洲、紅色是美洲、及綠色是澳洲。五環緊緊相扣, 代表五大洲緊緊團結 起來, 亦代表全世界各國人民在一起比賽。

五環代表五大洲, 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五大洲。但早在小學時期, 不就是從課本上學到世界上 有七大洲的嗎? 為何奧運只算五大洲呢?

從地理上的狹義定義, 一個「洲」是一個由海洋、或其他自然邊界, 完全、或幾乎完全與其他 陸地隔離的整塊相連陸地。通常由非常狹窄的陸地相連起的兩塊陸地, 都被分為不同的洲。例 如亞洲與非洲之間, 在蘇彝士運河還未打通之前, 是塊相連的土地。亦如南、北美洲之間, 亦是 在巴拿馬運河的地方相連的。

從上述的狹義定義未看, 所謂「歐洲大陸」, 就只是在歐洲的大陸部份上的地方, 不包括英倫三 島及冰島。又例如澳洲, 就只是澳洲本島大陸, 而不包括其南部大島塔斯曼尼亞, 及週圍的島 嶼。

但從地質上來看, 一個「洲」可以包括露出水面的大陸向海的伸延淺海部份, 即所謂「大陸 架」, 而大陸架上的島嶼, 在地質結構上, 仍然是大陸的一部份。從這個角度來看, 大陸架的邊 沿部份, 是一個「洲」的邊界, 而不是以大陸的海岸為邊界。就是這樣, 英倫三島及冰島亦是歐 洲的一部份, 而新幾內亞群島, 亦是澳洲(作為一個洲, 而並非政治上) 的一部份。

上述是從地理及地質兩個不同客觀方面來定義一個「洲」。而究竟地球上有多少個「洲」, 就 取決於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理解了。最普遍的是「七大洲」模式: 即亞洲、歐洲、非洲、南 美洲、北美洲、澳洲、及南極洲。這個模式廣泛採用於中國、印度、及英聯邦國家中。這就等於包括了地球上人口的40%了。

除「七大洲」模式之外, 拉丁美洲(中、南美洲)國家則普遍採用「六大洲」模式, 即把南、北美 洲合而為一個美洲而已。

至於奧運, 則採用「五大洲」模式, 即只計算有人類常年居住的大洲而已, 南極洲當然不是其中 的一個了。所以奧運的五環, 就是代表有人類居住的五大洲。

順帶一提, 1970, 國際奧委會通過, 嚴禁將奧運的五環標誌用於任何商業性及廣告用途, 即 使在特殊情況下, 也必須先得到本國的奧委會同意。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是否真有「順風耳」?


傳說中的「十兄弟」, 有「千里眼」、「順風耳」、……等等, 各人均身懷一種特異功能。老 實說, 擁有各種特異功能都無所謂, 但「順風耳」就真的千祈無謂有了。

人的聽覺, 與其他的感覺系統: 視覺、味覺、嗅覺、及觸覺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視覺: 如果我們 的眼睛感覺光線太猛烈, 我們可以閉上眼睛、 或是轉個面去避免直視; 很多事情, 亦是「眼不見為亁淨」。又如嗅覺, 當我們睡著時, 我們就嗅不到身處環境的味道。但是聽覺卻不同, 任何時候都是「開著」的, 就是在晚上睡著時, 仍然可以聽到聲音; 我們除非裝聾, 否則想聽不到都不可能。所以如果真的有人有對「順風耳」, 不論遠近強弱的聲音他都能聽到的話, 他就等於任何時候都被各種噪音所包圍, 就算不被煩死, 亦等於甚麼也聽不清楚一樣。

有些人被稱為「金耳朵」, 是否真的有些人的聽覺比一般人的好呢? 首先要搞清楚甚麼是聽覺 上的「好」。聽覺是有關耳朵對聲音的敏感度, 和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的範圍。

人類的耳朵可以聽到的聲音的頻率, 是在每秒20週到20,000週之間, 更高頻率的聲音, 對人類來說, 就已經是「超聲波」了。狗能聽到45,000, 而貓更可以聽到65,000週。但實際上, 一般人只可以清楚聽到最高10,000週至15,000週之間的聲音, 對於更高的頻率, 並不是聽不到, 只是敏感度會明顯下降。有些人確實甚至可以清楚聽到15,000週至20,000週的聲音, 但是對在「一 般人」的10,000週至15,000週之間範圍裡, 他們耳朵的敏感度卻不如一般人。所以其實很公平, 「有一樣、冇一樣」。真正有「金耳朵」的人, 是可以聽到很微弱的聲音, 或很廣闊頻率的聲音, 而極少人會兩者兼備。

另一方面, 耳朵在聽覺中的作用, 其實是「聲音收集器」, 更重要的部份, 是大腦如何處理收集 到的信息。例如在外地旅行, 空間中充滿著我們不熟悉的語言, 對我們來說, 只是另類「噪音」, 但即使在很嘈雜的環境下, 一句廣東話, 會引起我們的反應, 原因是我們能夠明白那句廣東話, 所以能「聽入耳」, 其他的外語對話, 我們就是「聽」而不「聞」。正如 Simon & Garfunkel 的名曲 Sound of Silence 中的 一句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專家研究所得, 真正具有「金耳朵」的是BB, 對聲音極其敏感, 但他們的腦卻不懂得分析聲 音, 他們要到五歲至十歲之間, 腦部負責聽覺的部份才完全發育。之後由十歲到三十歲之間, 是 聽覺最好的時期, 過了三十歲, 聽覺就會漸漸走下坡了。

耳朵收集聲音的部份, 其實十分脆弱。強烈的聲音, 例如就近的爆炸聲, 可以造成永久不可逆轉 的損害。研究亦發現, 聲音的「總份量」, 也是損害聽覺的重要因素。耳朵雖然可以抵受強度 達90分貝的聲音, 連續五分鐘, 耳朵應該可以「捱」得住, 但如果在一星期內, 加起來有五小時 耳朵受到這般強音下, 就難免不會影響聽覺了。上了年紀的長者, 聽覺會大不如前, 強噪音對他 們的影響, 又會少得多。

現時各式的「i字輩」產品, 是三十歲以下的年青人的日常必備, 他們正是在聽覺最好的時期, 亦是在最容易受損的時期呢。

聽覺受損害, 是永久不可逆轉的。


2012729日補充:
今天偶然從電視新聞中看到: 有些失明人「手讀」凸字, 可以比一般人「閱讀」文字還要快, 研 究發現, 他們的大腦用作識別「手讀」信息的部份, 竟是負責聽覺的區域! 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 聽覺特別靈敏。

「天生我才必有用」, 不用則廢。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羊群心理」的另一面


大家都應該很清楚「羊群心理」是甚麼意思: 只要有人咁做, 其他人就不問情由, 總然之人做我 做, 「一窩蜂跟住去」, 原因不外是怕「執輸」, 因為「執輸行頭, 慘過敗家」也。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 一名英國的 Evoltionary Biologist (姑且譯作「進化生物學家」) Bill Hamilton, 提出過 Selfish Herd Theory (姑且譯作「自私羊群理論」) : 一群生物, 不論是昆 蟲、魚類、牛羊等, 當可能受到襲擊時, 會擠在一起, 個別並且會盡量擠到群體的中間, 利用其 他同伴的掩護, 以減低受襲的機會。

要證明這個理論的正確性其實不容易, 一則敵人的出現很難預測, 二則在現時之前, 十分困難去 紀錄一群動物中個別的實時行動的位置。最近, 一批英國生物學家, 在澳洲的南澳省的一個農 場中, 做了一連串的實驗, 證實了 Bill Hamilton 的理論。

他們的實驗對像是46隻羊和一隻牧羊狗, 那隻牧羊就充當羊群的敵人的角色。為了可以紀錄他 們的即時位置的變化, 那些羊和狗的 背上, 都戴有一個特製的背包, 裡面裝有一個 GPS (地球 定位系統) 接收器和紀錄儀, 以紀錄每隻動物的即時位置的變化。為了確保實驗的可靠性, 他們 在之前已做了一連串的實驗, 證明那個背包和裡面的儀器, 並不會影響羊或狗的活動能力, 它們 仍然可以如常自由走動。他們選擇澳洲作為實驗的地點, 是因為澳洲有廣大遼闊的大草原, 十 分適合 GPS 的運作。

實驗的方法, 是由生物學家指揮那隻牧羊狗, 去驅趕那群46隻羊進入一個羊圈, 然後根據羊和牧 羊狗身上的 GPS 紀錄儀的數據, 描畫出每隻羊和牧羊狗每秒鐘的位置的變化, 從中計算出羊群 的中心點, 和個別羊隻同中心點的距離。生物學家們將整套實驗過程重複了兩次。

實驗發現, 當牧羊狗距離羊群約70米時, 羊群就開始有反應, 個別羊隻已經開始向羊群的中心點 移動, 直至成群羊緊緊擠在一起為止。實驗發現, 每隻羊看來都會根據其週圍羊隻的位置, 計數 出整個羊群的中心, 而向那個方向擠過去。

生物學家又發現, 那個實驗的結果令人非常滿意, 他們感到意外的是, 通常實驗都要重複多次, 以證明其準確性。但是他們的那項實驗, 只是進行了三次, 結果都差不多完全一樣, 每次實驗中, 羊隻的反應都極為相似。

其實羊隻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應對危險。例如盡量散開, 以分散敵人的注意力, 擠在一起只會令 敵人有一個更明顯的目標, 但是盡量擠到中間, 只是希望同伴掩護自己免受襲擊, 所以其實是 「自私」的行為呢。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雜技團必備的樂章 – Bolero


網上朋友向傳來一個視頻, 時空是某年某月某日, 接近旱上的十一時半, 在英國的 Newcastle 的 某大商場裡面。時間到了十一時半, 只見一名男子, 以一枝類似筷子的小木棒, 敲打一個不鏽鋼面, 發出「啲、啲、啲、啲」的拍子節奏, 跟著另一個人加入, 以兩枝小鼓棍, 在另一塊不鏽鋼面上, 當鼓一樣敲打起來, 接著是小戰鼓加入……。在這情況下, 週圍的人都一剎那全靜下來, 觀察一下在發生甚麼事。鏡頭一轉, 見到長笛加入, 跟著是單簧管、巴松管……

原來那個視頻, 是由一隊叫 Undercover Orchestra (姑且譯作「地下樂團」) Flash Mob (香 港譯作「快閃黨」) 的聚集方式, 突然出現在某個特定的地方, 演奏出十九、二十世紀法國作曲 家 Maurice Ravel 的作品 Bolero 的「簡約版」。

 視頻中並沒有顯示日子, 但估計起碼是二、三年前的事了。因為前幾年, 全世界突然興起一陣 Flash Mob 的玩意, 通過網上的一些社交網站、討論區等, 組織一些 Flash Activity (快閃活動), 即在一特定的時間、地點, 迅速集結、完成一項預設的集體活動後、又迅速散去, 隱入人群 中。有些快閃活動的內容可能沒有甚麼特別意義, 只是一班人貪玩而已。但那 Undercover Orchestra 所做的, 是以 Flash Mob 的形式, 向大眾推廣古典音樂。聚集參加的人, 個個都起碼 可以用一種樂器演奏一個特定的曲目。從視頻中所見, 參加者有不少都是上了年紀的人, 相信 都是退休人士。有「一技」傍身的人, 用來參與推廣古典音樂的活動, 未嘗不是「有益有建設 性」的退休活動呢!

回頭再說那樂曲 Bolero, Maurice Ravel 生前最後的作品, 亦是流傳後世最出名、最受歡 迎、和最多被演奏的作品。

Bolero 本來是一種西班牙的舞蹈形式, 是以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打擊節奏(通常是西班牙 響板) 來配合, 大都是以三部曲式組成。但 Ravel 所寫的這首樂曲, 只是借用 Bolero 為標題而 已, 實際上是一首全新的創作, 它最大的特色是同一個第一主題旋律、及第二主題旋律, 各只有 十七小節, 但各重複九次之多, 既不發展、亦不變奏; 全曲從頭到尾都由小戰鼓打出 Bolero 舞 曲的獨特節奏, 節拍自始至終完全一樣, 速度亦不變, 全曲始終是C大調, 只是最後兩小節才轉為 E大調, 但又馬上轉回C大調, 全曲的結構除了獨奏外, 就是齊奏, 由始至終只有漸強的變化。睇 落樂曲的結構及編排應該覺得會是幾悶, 但事實卻不然, 妙就妙在 Ravel 巧妙地在每次重複之 中, 不斷地變換樂器的組合, 及音樂的力度不斷地加強, 最終以最強音結束。

Ravel Bolero 不單是他最出名的作品, 亦是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法國最具代表性的管弦樂作品 之一。曲中的第一主題為鮮明的西班牙風格, 而第二主題, 則在西班牙風格中, 隱隱帶著阿拉伯 的味道, 形成兩個主題在調式及色彩上有鮮明的對比。兩個主題互相對答, 互相重複, 只是以不 同的樂器的獨奏及伴奏組合, 令全曲雖然在同一旋律、同一節奏、同一速度、而沒有變奏之下, 仍然有豐富的變化, 到最後以全體樂隊齊奏, 並以最強音結束。

Ravel 這首 Bolero, 現代用得最多的, 就是在雜技團表演時, 在一些時間較長的項目中, 作為伴 奏的背景音樂。視頻中 Undercover Orchestra 所演奏的, 只是一個「簡約版」而已, 否則推廣 古典音樂不成, 還可能「悶親」人, 因為奏齊所有重複段, 約需要1517分鐘呢!
Undercover Orchestra 'Bolero' classical flash mob
Wiener Philharmoniker - Maurice Ravel - Bolero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雨點打在蚊身上


少年時期, 曾經參加過童軍。還記得有一次野外訓練時, 本來艷陽高照, 但忽然下起傾盆大家, 「白豆咁大粒雨」, 打在面上及頭上, 真的感覺到痛, 各人慌忙跑過一大片草地, 到附近的村中 的「士多」避雨。各人驚魂未定, 就已發覺手臂、小腿、甚至面上, 都有不少被蚊咬的紅點。 奇怪的時, 那些咬我們的蚊, 為什麼可以在「白豆咁大粒雨」中飛呢?

「白豆咁大粒雨」所含的水的重量, 約為0.2, 但從天而降下來的衝力, 就大得多了, 可以打到 人覺得痛, 對於一隻蚊, 那股衝力更可能是它的體重的100倍以上, 一隻蚊如果被打中, 肯定「冇 剩」 。但根據科學家研究所得, 蚊的體重雖然很輕, 身體的結構卻非常強, 不會那麼容易被「打 散」。如果水點打在蚊非常幼細的腳上, 蚊的腳所直接受到水的衝擊的面積非常小, 蚊是完全 可以承受那小小的衝力。另一方面, 蚊懂得「以柔制剛」, 不會跟雨點硬碰。如雨點打在蚊的 翼上, 蚊只要將翼順勢彎曲, 就可以「」力了。

據研究發現, 一隻蚊在傾盆大雨中飛 行, 25%的機會, 雨點會打在蚊的兩翼之間的身體上, 會 把整隻蚊「拖」入水點中, 一起向下跌。蚊卻會「放軟手腳」,「順其自然」, 順勢跟著跌, 在 「跌」的途中, 水點因為下跌的慣性速度, 會下跌得比隻蚊快, 隻蚊就可以有機會掙脫水點, 重 新再飛起了。所以縱使在大雨中, 蚊仍然可以飛出去「搵食」。

另一種受科學家關注的細小飛行生物, 亦能在傾盆大雨的情況下,  照樣可以飛出去「搵食」, 那 就是全球最細小的鳥類, 蜂鳥也。蜂鳥雖然細小, 仍然比起一隻蚊要大得多、重得多, 但是較大 的身體、較大的翼, 即受到雨水直接打擊的面積就大了, 「淋」在其身上的水的重量亦大得多 了。據研究發現, 在傾盆大雨的情況下, 雨水對一隻蜂鳥的打擊力, 會達到蜂鳥體重的38%!

蜂鳥在大雨中仍能飛行的方法, 與蚊有相同的、亦有不同的。相同的是, 都是「以柔制剛」。 蜂鳥的羽毛是非常柔軟和有彈性, 大雨打在其身上, 就像跳高運動員跌在軟墊上一樣, 衝力被吸 收、被「」去了。

與蚊不同的是, 蜂鳥因為身體較蚊大得多, 所以無需像蚊一樣的「順勢跟著跌」, 而是以調整飛 行方式來應對。在雨勢更大時, 蜂鳥就會從平常呈45度角的飛行姿態, 調整為全身呈水平狀態 來飛行, 同時, 會加快拍翼的頻率、而減低拍翼的幅度, 這樣會加大飛行時的上升力, 以抵消雨 水的衝擊力。

話又要說回來, 蜂鳥為什麼不可以等到雨過天青之後才出去呢? 何苦要同雨水搏鬥呢? 答案其 實很簡單, 就是, 「搵食啫」!  蜂鳥雖然身體細小, 但是新陳代謝卻很快, 「成日見肚餓」, 加 上它們的生存環境, 都是在炎熱潮濕的熱帶雨林中, 經常都落雨, 若要等到雨過天青時, 相信早 就已經餓到「手軟腳軟」, 根本就無力再飛出去搵食了。為了生存, 就必需要適應環境。

「自己靠自己, 冇人會幫你」!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一代舞王 Gene Kelly


前篇提到, Singin’ in the Rain 裡面的一場雨中獨舞, 是雨中經典的經典, 演出者就是一代舞王 Gene Kelly.

Gene Kelly 並非如很多音樂家般「三歲學彈琴, 六歲公開表演」的那種跳舞天才。在他八歲時, 他的媽媽把他和弟弟一起送去學跳舞, 但他卻因不感興趣而「逃學」。直到他十五歲那年, 他 卻自動跑去學跳舞, 原因只是他認為較容易結識女朋友而已。兩年之後, 中學畢業, 本來打算升學攻讀傳理, 但卻遇著美國經濟大衰退, 為了幫補家計, 他與弟弟不斷參加各項天才表演, 希望可以贏得獎金, 他們並且到夜總會表演跳舞賺錢。

1931, 他入讀 University of Pittsburg 的經濟系, 同時參加了 Cap and Gown Club, 在其中創 作及表演諧趣音樂劇, 之後更成為該組織的會長達八年。在此期間, 他開辦了自己的舞蹈學校, 並兼任教師。在大學畢業後, 他便投身全職表演事業。在1938, 他得到了一個在伯老滙音樂 劇 Leave It to Me 的角色, 而正式開始踏上他的演藝事業。

Gene Kelly 一生共拍過29部電影、9套舞台劇、及11輯電視節目。與他合作過的大明星有: Judy Garland (電影「綠野仙踪」的女主角) 、「瘦皮猴」Frank SinatraRita Hayworth July Andrews (電影 The Sound of Music「仙樂飄飄處處聞」的女主角) Olivia Newton-John (電影 Grease「油脂」及 Xanadu「仙樂都」的女主角) Barbra StreisandWalter Matthau、及大導演 Vincente Minnelli (Judy Garland 的丈夫、Lisa Minnelli的爸爸) 等。

在眾多作品中, 當然是以電影 Singin’ in the Rain 最廣為人知、及後來得到的榮譽最多, 但卻未 得過任何奧斯卡的獎項, Gene Kelly 多年亦只得過一個奧斯卡的特別獎, 表揚他作為一個演 員、舞蹈員、歌手、編舞者、及導演的綜合貢獻。

除了 Singin’ in the Rain 最為人所津津樂道之外, 其他出色的還有1945年的 Anchors Aweigh, 在進該片中, Gene Kelly Tom & Jerry 中的卡通老鼠仔 Jerry 的一場「雙人舞」, 最令人印 象深刻。看過該電影, 至今我都只記得那場「雙人舞」。還有1951年的 An American in Paris, 片中與「瘦皮猴」Frank Sinatra 有多場合唱及舞蹈, 亦為當時的一絕。1965, 他參與 July Andrews 的電視特輯。在1980, 他已是68歲了, 還在 Olivia Newton-John 的歌舞片 Xanadu (「仙樂都」) 中演出。甚至在1985年至1986年期間, 他還參與舞台劇 Singin’ in the Rain 的演 出。

除了是個出色的演員, 他亦是一個出色的導演、編舞家。在1967, 他編導、監製一個兒童電 視節目 Jack and the Beanstalk, 在節目中, 他巧妙地將卡通及舞蹈融合在一起, 令他得到當年 Emmy Award (艾美獎) 中的「出色兒童電視」獎。在1969, 他執導了由 Barbra Streisand Walter Matthau 的主演的歌舞片 Hello, Dolly! 他還成功獎芭蕾舞融入商業電影中, 並為大眾所 接受。

他在電影拍攝技巧上亦貢獻不少。他是第一個採用「分鏡法」的人, 即在同一畫面裡, 同時出 現兩組不同的影像。他亦是第一個採用真人與卡通人物同場出現的人(1945年的 Anchors Aweigh), 做法就是在冲印好的電影膠片上, 逐格逐格的「畫卡通」, 是相當費功夫的程序。香 港後來在粵語武俠片中的「放飛劍」、「如來神掌」等「特技」效果, 就是用此方法了。

他一生除了一個奧斯卡特別無獎之外, 還得獎無數, 就是「終身成就獎」也有三個。不過, 其中 的一個「最高榮譽」, 就是在1994, Three Tenors 在美國洛彬機演出, 特別邀請他為在座嘉 賓, Three Tenors 在他面前唱出 Singin’ in the Rain 中的主題曲。

他是集多種表演技巧於一身的人, 但從來不肯為自己的表演形式歸類, 他認為自己的舞蹈方式, 是一種混合體, 沒有一個特定的名字, 他借用多種舞蹈的技巧, 包括芭蕾舞、現代舞、美國土風 舞、踢撻舞等。一言以敝之, 他是根據劇情的需要, 運用一切可能借用的舞蹈技巧來表達。更 特別的是, 他的舞蹈被評為「十分充滿活力」, 正是「能人所不能」, 因為他年青時曾是一名運 動員, 運動與他的舞蹈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有一個幕後趣聞: Singin’ in the Rain 中他的那場經典獨舞,  是在片場拍攝的, 時空是一個下 雨的晚上的街景。據說在當年(1952, 足足60年前) 拍攝時, 雖然已用上大型消防喉的花灑射 水來模擬落雨情景, 個在拍攝後冲印出來, 才發覺畫面無法顯現出雨水落下的情景, Gene Kelly 尤如只是在濕地上跳舞而已。經過多番改變燈光及拍攝的角度, 仍然無法解決。最後是從那 「雨」上著手, 用各種不同顏色的「雨」試驗。不過, 最後能拍出大家所看到的場面的效果, 那 些「雨」其實是「稀釋了的牛奶」呢!
Gene Kelly 卡通老鼠仔 Jerry 的一場「雙人舞」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雨中經典的經典 – Singin’ In The Rain


網上朋友傳來一個視頻的連結, 打開一看, 是一隊約60人的合唱團, 排好「陣勢」, 準備演唱。 當指揮舉手示意各團員準備開始時, 各人均把雙手放在胸前的位置, 兩掌相對。指揮棒一落, 畫 面所見, 各團員竟然是「動手不動口」, 在指揮帶領之下, 各團員有節奏地、有快有慢地、有輕 有重地、有多人、有少人地拍著手掌。原來他們的「演唱」或「演奏」, 是以各人的掌聲的組 合, 加上舞台的燈光效果、及背景的雷聲, 模擬先是一陣小雨, 跟著越落越大, 行雷閃電, 傾盆大 雨, 再漸漸停雨……。效果相當迫真, 指揮的心思不錯。

同雨有關的表演, 不能不提一代舞王 Gene Kelly , 1952年的電影 Singin’ in the Rain , 那 場經典中的經典的雨中歌舞場面。

Singin’ in the Rain不僅是一部音樂歌舞片的經典傑作, 同時亦是一部描述荷李活如何從「默片 時代」, 過渡到「有聲電影」的過程的喜劇電影, 片中還展示了「幕後配音」及「幕後代唱」 的情景, 是一部既的富娛樂性、而又帶點「資訊性」的電影。

該片在當年的奧斯卡中, 只得到兩項提名, 包括「最佳女配角」, 及「最佳原創歌曲」, 而且並 未得到奧斯卡中的任何獎項。只是該片的其中的一位男主角 Donald O’Conner 曾得到「金球 獎」, 及兩位編劇人, Betty Comden Adolph Green 得到「美國最佳音樂劇作獎」。但這絕 不影響它在影壇及影迷中的經典地位, 尤其是 Gene Kelly 的一場在雨中歌舞的場面, 更是經典 中的經典, 在之後至今的荷李活, 無一能超越它。在AFI (美國電影業) 百年一百大歌舞電影 中, 排名第一位, 被公認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歌舞片之一。

片中由一代舞王 Gene Kelly 為主角, 自然是歌舞連場, 103分鐘之中, 總共有13首插曲及多場 舞蹈, 當然以主角 Gene Kelly 的一場在雨中唱著主題曲 Singing in the Rain, 單人載歌載舞, 最 令人印象深刻。

伯老滙很多成功的舞台劇, 特別是音樂劇, 都會「舞台而優則電影」, 被荷李活拍成電影, 發行 到全世界, 讓更多人都可以有機會欣賞到, Hair, Cats, Phantom of the Opera 等。但 Singin’ in the Rain 則剛好相反, 是「電影而優則舞台」, 在伯老滙被「搬」上舞台, 之後更在世界各地 巡迴演出。

我看過電影版本, 之後亦有幸可以看到舞台劇的版本, 現場觀看舞台劇, 那氣氛是看電影所無法 比擬的。特別是 Singing in the Rain 單人歌舞的一場, 舞台頂上佈置了水管, 真是做到現場落 雨一樣的效果, 男主角衣衫盡濕、舞台板上全是水, 男主角甚至「整蠱」台下觀眾, 故意將水踢 向台下, 讓前面數排的觀眾可以與他分享到那些「雨水」。

至於 Gene Kelly 的生平, 另篇再續。

附上 Gene Kelly Singin’ in the Rain中的經典場面。
http://youtu.be/D1ZYhVpdXbQ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


前篇提到, 「千泉之城」濟南只是一個「自流盆地」的「迷你版」而已, 世界上最大的「自流 盆地」, 比之大1,000, 那就是澳洲的 Great Artesian Basin, 「大自流盆地」。

澳洲是世界第一大島, 七大洲之中最小的一個, 作為一個國家, 是世界第六大國。整個澳洲偏處 世界的南部, 四面環海, 卻是一個先天「五行欠水」的地方, 全年平均雨量只是450毫米, 是世界平均雨量的一半也不到, 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大洲。全澳洲每年可收集到3420立方公里(34,200 億立方米) 的雨水, 但問題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澳洲的中、西部, 佔全澳洲 2/3 的面積, 都是沙漠及半沙漠, 雨水集中在東部沿岸、及南、北部份地區而已。但為何澳洲又可以是一個 農業出口大國呢? 那就要多得大量的地下水貯備了。

在澳洲的東北部, 地下有一個差不多等於 1/4個澳洲的大型自流盆地, 總面積達到1,711,000平 方公里(約是1,600個香港的大小), 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 Great Artesian Basin, 「大自流 盆地」。

「大自流盆地」位於澳洲的東北部, 包括昆士蘭省的1/3、新南威爾斯省及南澳省的大部份地 區, 及北領地的一部份、為一淺碟形 盆地, 地下廣泛分佈著透水層, 東邊以澳洲東部沿岸的大 分水嶺為界, 地勢較高, 而南、西、北 三邊地勢較低。

在地質上, 澳洲大陸基本上是在一個不透水層上, 上面覆蓋著一個透水層, 而在接近地面的, 是 另一個不透水層, 即那透水層就像「三文治」般的夾在兩個不透水層的中間, 而這份「三文 治」在東邊彎曲摺起, 而形成一個淺碟形的構造。就在東面彎起的地方, 透水層露出地面, 剛好 是澳洲東部沿岸的大分水嶺的西面山麓, 來自澳洲東海岸外的南太平洋的潮濕氣流, 帶來大量 水份, 變成雨落在大分水嶺上, 從西面山麓外露的透水層滲入, 經過數百萬年以上, 令整個地下 透水層飽和水份。透水層的深度由50米至3,000米之間, 估計含水量64,900立方公里, 649,000億立方米, 是全澳洲每年雨水總收集量的19倍、總用水量的1000!

在大自流盆地中的第一個人工所鑽的自流井, 是於1878, 在新南威爾斯省的一個內陸小鎮首 次出水。 當時所鑽的井深約為45, 後來很多所鑽的井都不到60, 但有些卻在2,000米以 上。在1970 年之前, 共有人工自流井4,500, 另有需要用抽水機抽水的半自流井20,000個。 由於長年取水, 地下水位下降, 水壓也降低, 有些井已不再「自流」了, 需要用抽水機幫助抽 水。到1980年之後, 自流井的數目減少至2,900個。

由於大自流盆地中的水, 是來自東部露出地面的透水層, 而向其他地方滲流, 離入水處越遠的地 方, 水在地下流動過程的時間就越長。有水文學家利用碳-14測量法, 發現所抽的水樣本, 普遍 都有幾千年的歷史, 有些甚至是二百萬年前的「史前水」!

水的「年齡」越大, 含礦物質的比重就越高。大部份地區所抽的地下水, 含鈉(食鹽中的主要金 屬成份) 的份量過高, 不適宜用作灌溉農作物, 但仍然適合供牲畜飲用, 或用作工業用水。估計 全個大自流盆地, 每年出水約2億立方米, 在澳洲中部的半沙漠乾旱地區, 對畜牧業的的作用極 大。近年來, 由於中國的經濟發展, 對澳洲的礦產需求激增, 這個龐大的地下水資源, 對採礦業 提供了大量的必須用水呢!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地下水, 龐大的水資源


前篇提到, 地球上的水量分佈及貯存極不平均, 正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除了「蛋家雞」面對 98%不適合飲用的海水之外, 餘下的2%是淡水, 之中又有98%是以冰及地下水的形式被「鎖」 起來, 不容易汲取使用。人類真正能用到的, 只是佔全球水量的0.036%的地面水而已。
被冰雪所「鎖」著的淡水, 雖然會在春夏間因冰雪融化「釋放」出來, 但是因為南、北半球的 氣候和季節剛好相反, 在北半球的春夏時, 正是南半球的秋冬, 這邊冰雪融化, 而那邊冰雪卻增 加, 此消彼長, 份量基本上是平衡的。
地面流動的水、與空氣中的雲、水蒸汽、及海中的水, 構成地球上水的大循環系統, 動力來自 太陽的熱力蒸發海水、河水、湖水、及地面的水, 變成水蒸汽向上升, 升到高空處溫度降低, 空 氣中的水蒸汽變成飽和, 凝結成水點而積聚成雲, 如雲積聚過厚, 其中的水點就會以雨、或冰雹 的形式落下到地面。雨水落到地面, 一部份會直接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河流溪澗; 另一部份會滲 入泥土成為地下水; 落在山上的, 會先滲入山上的泥土中, 部份會被植物所吸收, 部份會因水望 低流, 繼續向下滲, 到山坡較低處滲出成為山泉, 再滙入河流溪澗, 最終流入湖泊、大海, 再重複 整個循環過程。在整個循環過程中, 人類只可以從湖泊、水塘、河流汲取淡水使用。這部份的 所謂「地面水」, 只佔全球水量的0.036%, 但其實有佔全球水量的0.36%的水, 是「隱藏」在地 面下的「地下水」, 是地面水的10倍呢!
所謂「地下水」, 是泛指存在於地球表面的泥土中的空隙、或岩石的裂縫間的水。地下水的來 源主要是由雨水滲入透水的泥土中, 那層透水的泥土層在地質學上被稱為「透水層」, 而在透 水層以下的, 通常都有一層不透水的岩石層, 透水層就像海棉一樣, 充滿空隙,水不但可以在其中 向下流動, 亦可以作橫向流動。在一處有較多的雨水滲透, 形成泥土中的水份飽和, 水就會作 橫向流到週圍的空隙, 有時流動的距離, 可以遠達1,000公里!

有些地下水會長埋泥土中, 有些會因「水望低流」, 由海拔較高的地方, 流向海拔較低的地方, 再滲出地面, 形成「濕地」或「沼澤地」, 在沙漠中形成「綠洲」, 而在某些特別的地質構造下, 形成地面噴泉。那些從地面湧噴出水的泉眼, 地質學上稱為「自流井」, 最著名的, 就是中國山 東省的首府濟南的眾多噴泉了。
濟南有「千泉之城」之稱, 這與濟南所處的地方的特殊地質構造、及地理位置有關。在地質上, 濟南地下較深處, 是不透水的花崗岩層, 而在表面的, 則是沉積岩, 像海棉一樣, 鬆軟而透水。而 在地理上, 濟南的南面是千佛山, 東、西、北都是較高的地勢, 使濟南尤如在一個盆地中, 水份 及空氣迴流聚集, 形成悶熱潮濕的氣候, 雨量豐富。雨落在千佛山及濟南週圍的地方, 滲入泥土 層, 從高向下流入濟南地下的透水層, 當透水層飽和之後, 就會從地上向地面滲出, 而當水壓更 大時, 水就甚至噴出地面, 形成噴泉。據說濟南最出名的趵突泉, 最高時噴出地面兩米以上, 但 我個人所見到的, 只是微微湧出水面而已。

濟南的「千泉」, 只是個「自流盆地」的「迷你」版, 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 面積是濟南 的1,000倍。
另篇再續。


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水, 不患寡而患不均

踏入夏季, 經常都「落雨絲濕」, 忘記帶傘時會變「落湯雞」, 路窄人多時又「傘撞傘」, 十分 麻煩, 令人奧惱。如果在五十年前, 有「幸」經歷過「四日供水四小時」、「樓下閂水喉, 樓上 冇水用」的日子, 大概大家都不會埋怨落雨麻煩, 反而希望多落雨, 就不用制水了。如今香港的 食水供應, 得到來自廣東的東江水的保證, 再不需要像以前般的「望天打卦」。

現時香港每年的平均用水量, 約為十億立方米, 而廣東對香港輸水在切備上的能力, 是十一億立 方米, 仍然是有餘力的。而且香港有十七個水塘, 總存水量約為5.8億立方米, 可以作為備用貯 備。香港每年的平均雨量紀錄約為2,300毫米, 以集水區的面積為香港的總面積的30%來計算, 所能收集到的雨水, 每年約為7.6億立方米, 這並不等於水塘就有7.6億立方米的「進賬」。
第 一, 雨落在集水區, 除了部份直接落入水塘、從地面直接流入引水道之外, 雨水會滲入泥土 中, 部份被植物所吸收, 其餘的會在泥土中繼續向下滲, 成為地下水, 再從山坡較低的地方滲出, 成為河流溪澗, 再被截流入引水道。在引水道流動的過程中, 會因滲漏、揮發等原因而損耗; 在 水塘中, 亦因太陽及風吹蒸發而損失, 一年到晚, 真正所得會是同「理論上」的大打折扣。第二, 香港雖然有17個水塘, 但就是船灣及萬宜兩個水庫, 存量已是總存量的87%, 加上兩者都是偏在香港的東西, 距離大面積的集水區較遠, 所以在集水區中的平均降雨量對這「兩位老大哥」不太適用。這些因素加起來, 集水能力與存水能力其實是差不多而已。其實香港的存水能力, 是可以足夠供應一半的用水量的。由於近年來香港的雨量都比較穩定, 應該可以放心使用水塘中的存水, 減少使用東江水。

相對於世界上其他地方, 香港是十分幸運, 自身有一定的存水能力, 又加上廣東保證供水量, 正 是無後顧之憂。以整個地球的總面積計算(包括陸地及海洋), 每年的平均降雨量為990毫米, 即 香港的降雨量是世界平均的兩倍半, 是相當濕潤的地方。比起全世界最乾旱的大洲澳洲, 全年 的平均雨量約為450毫米, 只是世界平均的一半還不到。
地球本身其實並不缺水, 只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已。全地球的總水量, 約為1,260,000,000 立方公里, 如果用我們慣常的立方米來計算, 數字實在太大: 一百二十六萬兆(126後面加160) 立方米。但是有98%是鹹的海水, 不適合絕大部份的生物, 剩下的只有2%的淡水。可惜的是有 1.6%的淡水是長期以冰的形式存在於南、北兩極及雪山頂上,其餘的0.4%的淡水又有0.36%的是滲透有地面下的地下水, 只有0.036%全球的淡水, 是真正以流動中的水的形式在河流、 湖 泊、水塘之中, 人類可以汲取使用。零頭剩下的0.004%, 則是以雲、大氣中的水蒸汽、及 存 在於動、植物及我們人類的身體內。

雖然說只有0.036%的全球的淡水可供使用, 但這就等於453,600立方公里的水量, 以全球70億 人來計算, 每人平均可分得64,800立方米的水了。
但其實人類真正可以汲取到的淡水, 比較合理的, 是以降雨量來計算。地球表面的總面積為 510,072,000平方公里, 陸地面積佔29.2%, 148,940,000平方公里, 以全球每年平均降雨量 990毫米來計算, 每年在陸地上的降雨就有147,000立方公里的水了, 每人平均可分得21,000立 方米的水了, 是相當豐富的, 但問題始終在「不患寡而患不均」。世界上雨量最少的十個地方, 每年平均不足10毫米, 是全球平均的1%而已; 相反雨量最高的地方, 是孟加拉靠近喜瑪拉雅山 腳的地方, 全年為11,872毫米, 是全球平均的12, 即等於每天平均有35.2毫米的兩呢!!

不患寡而患不均, 造物弄人!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久違了, 打字機交響曲!


網上朋友傳來一個視頻的連結, 打開一看, 是一隊管弦樂團正在等待獨奏者出場, 跟著鏡頭一轉, 獨奏者出現了, 他所攜帶的「樂器」, 竟然是一架打字機! 相信在「個人電腦時代」長大的 「90後」 甚至「80後」, 都未使用過、甚至未見過甚麼是打字機。
獨奏者好整以暇後, 演奏開始。樂隊「反客為主」, 奏出主旋律, 而獨奏者則以其「獨奏樂 器」的打字機「的的得得」的跟著主旋律的節奏來打拍子, 到一個樂句的完結時, 則用「叮 叮」及打字機的回撥手制的「雪」一聲。最吸引人之處, 是獨奏者如 Mr. Bean 式的動作及表 情, 引得觀眾大樂。

該視頻沒有標出樂曲的名稱, 其實那段樂曲的正式名稱為The Typewriter”, 是由美國的一位著名輕音樂作曲家, Leroy Anderson 195010月寫成的, 首次演出是在195398, 由他親自指揮 Boston Pop Orchestra Decca 唱片公司錄音。全曲的長度雖然只有一分四十五秒, 但是因為節奏輕鬆、旋律明快, 跟著就被很多電台及電視台的節目中, 拿來作配樂之用。

不要以為這個「小品」只是「遊戲之作」, 1998, 美國波士頓的一家電視台所制作的一個 籌款晚會上, 其中的一個節目, 就是由皇牌電影音樂配樂作曲家 John Williams, 指揮Boston Pop Orchestra演出此曲, 而那「獨奏者」, 就是鼎鼎大名的世界十大指揮家之一的 Seiji Ozawa 小澤征爾 ! (1973年第一屆香港藝術節的開幕音樂會, 就是由小澤征爾指揮的, 是近代作曲家的作品「遭遇」, 當時我持有港幣五圓的學生站票站著觀看。)

回頭看看此曲的作者 Leory Anderson. 他出生於英國, 曾入讀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在十七歲前舉 家移民美國後, 入讀哈佛大學主修音樂, 並取得藝術學士及碩士學位, 之後卻在博士學位上轉而 主修德文及北歐三國的語文。他在學期間, 在所屬的教堂任詩班指揮及風琴師, 亦是哈佛大學 流行樂隊的領班, 並經常為波士頓中的社區活動編寫各種舞蹈音樂, 因而吸引到當時的 Boston Pop Orchestra (波士頓流行樂團) 的領班 Arthur Fiedler 的注意, 並邀約他會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Leory 曾參軍。但在服役期間, 他仍有作曲, 包括在1945年的 The Syncopated Clock 。在韓戰期間的1951, 他寫了他的第一首流行音樂 The Blue Tango”, 在美 國流行曲榜曾經上過第一位, 並得到銷售「金唱片」, 亦是歷來第一首純音樂唱片銷售超過一 百萬張, 至今仍是社交舞中探戈不可或缺的一首經典音樂。

在上世紀四十及五十年代, Leory 作過無數的「商業性」的流行輕音樂, 很多都是非常流行及著 名。他善用各種樂器的特色來產生特殊的音響效果, 並利用其他工具滲入音樂中, 最著名的, 當 然就是The Typewriter” “Sandpaper 了。

大家可能沒有留意到, 其實有很多所謂「民歌」、「童謠」及中學時代音樂堂上所唱過的歌曲, Leory的作品, 例如: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The Bluebells of  Scotland”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Sleigh Ride” “The Syncopated Clock” 等。

到了六十年代之後, 他經常會指揮 Boston Pop Orchestra演出, 而原來的領班 Arthur, 則因年事 已高, 通常都在觀眾席上, 但每每在演出“The Typewriter” , Arthur 就一定是那個「的的得得」 的打字員了。

Leory 的一些作品, : “The Typewriter” “Bugler’s Holiday” “Trumpeter’s Lullaby” 都是學 校銀樂隊的必備流行曲目。我個人覺得“Trumpeter’s Lullaby” 特別有趣 : 用小喇叭來為小朋 友吹奏「催眠曲」!!

Leory 1975年因病去世, 享年六十有六。


Leory Anderson The Typewrit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_popup?v=G4nX0Xrn-wo&sns=em

Trumpeter's Lullaby - Leroy Anderson
Bugler's Holiday - 1954 Leroy Anderson
Leroy Anderson Syncopated clock 
Leroy Anderson Sandpaper Ballet 




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如要記憶好, 記得運動呀!


長期以來, 科學家都知道, 運動可以改變人類的腦, 影響思維及情緒。由美國漢諾威的達特茅斯 學院, 的心理及神經科學系的研究人員, 進行了一項最新的、複雜的、涉及多方面的研究, 發現 運動可能會影響人腦更多細微的部份, 而科學家在之前是不知道的。 例如: 運動對認知力及情 緒的影響, 是同運動的「量」及「頻率」有關, 甚至是受個人的遺傳基因的影響。

以前的研究顯示, 運動能夠增加一種叫 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 (「腦源神經性營養因 子」) 的蛋白質, 簡稱為 BDNF。該種蛋白質在令運動對思想, 起著重要的正面作用。但有些人, 可能是受到他們的遺傳基因的影響, 在運動後, 卻會產生較少的 BDNF。但研究人員卻不知道, 較少的 BDNF, 是否就是造成較差的認知能力的原因, 所以他們亦希望知道參與研究的對象的 BDNF 的水平數據。

研究人員找來54位年齡在1836歲之間的志願參與者作研究對象。他們的一般健康狀況良好, 只是很少、或甚至完全沒有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在研究人員第一次會見志願者時, 需要收集 三部份有關他們的資料。

第一, 參與者先填寫一份問卷, 內容是他們的健康及情緒狀況, 包括他們在當時、及平常的「焦 慮程度」。之後, 研究人員會為他們抽血, 用作基因測試。

第二, 參與者需要經過一項測試他們的記憶力的實驗, 是讓他們觀看電腦螢光幕上一連串快速 閃過的圖畫, 然後讓他們休息一會, 再讓他們觀看另一組圖畫, 他們需要在電腦鍵盤上按下有關 的鍵, 來表示他們之前是否看過那張圖畫。這部份的實驗, 是用來測試參與者的大腦的「邊緣 皮層」的健康狀況。大腦的「邊緣皮層」主要是負責記憶某種物體, 及分辨是否已經曾遇過某 件事物。在之前, 很多實驗都是集中在大腦的主體記憶, 即所謂「海馬體」上。

第三, 是將所有志願者抽簽分為兩組: 一組如常的沒有參與體育運動, 另一組則在未來的四星期 中, 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 每星期四次、每次最少三十分鐘的步行或緩步跑。

四個星期之後, 所有志願者都要再回去會見研究人員。但在接受任何測試之前, 每組之中再抽 簽選一半的人去做三十分鐘的步行或緩步跑, 然後所有人都接受如之前的第一及第二部份的測 試, 研究人員再比較及分析前後兩次測試的結果。

正如一般認為, 那些在過去四個星期有做運動的一組, 他們在記憶及情緒上的得分, 都有顯著的 提升, 但不是每一個人都如是, 而總體來說, 那些在過去的四星期及當天都有運動的人, 在記憶 力上的成績是最好, 而又有最低的焦慮程度。

另一批在過去的四星期有運動, 而當天沒有的人, 記憶力一般都比那些完全沒有做運動的人好, 但卻不一定比那些當天有做運動的人好。更有趣的是, 在過去沒有運動的人, 當天的運動不但 沒有增加他們的記憶力, 反而令他們的焦慮程度比四星期前的增加了。

研究人員再比較志願者的 BDNF 有關的遺傳基因, 及他們在記憶測試中的分數, 發現有些人的 基因, 會在運動之後阻止 BDNF 的產生, 而大約有 30% 的歐裔白種人會如此, 即運動並不會改善 他們的記憶力。

對於那些希望以運動來改善記憶的人, 現時還不大清楚這個研究結果對他們有甚麼意義, 但是 可以認定, 運動能提升記憶能力, 成效是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來累積, 而體育運動與大腦活力的 關係, 是遠比研究人員之前所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無論是否因為需要改善記憶能力或情緒問題, 現時研究的結果仍然顯示人們應該經常做體育運 動, 以保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