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韋伯的「邀舞」


有朋友在上星期的文章留言, 說他的朋友們「講來講去」都只是「貝多芬」、「柴可夫斯基」、「蕭邦」等。其實, 音樂世界, 浩瀚無涯, 在下不過「略識之無」, 只希望與各方朋友, 互相交流。


記得在七十年代時, 曾在一個「圍內」的音樂欣賞聚會上, 向一眾友好介紹過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的「邀舞」 (Invitation to Dance), 並播出個人的私人珍藏黑膠唱片版本。
 
 

韋伯是德國人, 生於十八世紀後期的1786, 與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等是同時期的音樂 家。他是一個出色的鋼琴家、作曲家, 是第一個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 亦是第一個擺脫意大利 歌劇影響, 而奠定德國浪漫主義歌劇的人。可惜他英年早逝, 去世時只有39, 留下的作品不 多, 但卻對後來眾多的出名的音樂家影響甚深, 如蕭邦、李斯特、孟德爾遜、華格勒、德彪西 及馬勒等。

他的作品中, 最多被演奏的就是「邀舞」了, 是他在1819年為他的新婚妻子而寫的。本來是一 首鋼琴獨奏曲, 到了1841, 即他死後的15, 柏遼士把它改編成為管弦樂曲, 亦為後來音樂會 上的版本。這首樂曲是最先使用圓舞曲式的正式音樂會上的作品, 亦可以說是後來維也納圓舞 曲風格的先驅。

原曲的鋼琴獨奏曲的內容正如其標題, 韋伯在完成這作品後, 詳細解釋了作品的具體內容:全 曲開頭的35個小節, 非常形像地描述了邀舞者初次出現攀談, 淑女婉言謝絕, 他再請求, 她同意 了; 他開始和她交談, 她回答, 然後慢慢談得投契起來; 他邀請她跳舞, 她答應了, 跟著等待音樂 開始起舞。第36小節之後就是二人共舞的場面。直到跳舞結束,紳士道謝,淑女回謝,  然後互 相道別。

柏遼士改編的管弦樂曲版本, 因為有不同的樂器, 場面的描寫更為清晰。代表紳士的旋律是非 常典型的手法, 以大提琴奏出, 而代表淑女的, ………..………先讓大家猜一猜………….……, 則不如一般的以大提琴相對的小提琴 ( “梁祝協奏曲 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而是頗為「冷門」, 但在此曲中又十分稱職的長笛(Flute) 。長笛以高音區來代表淑女, 音色比小提琴更為溫婉、輕盈及典雅, 更適合描寫紳士與淑女的對話。管弦樂曲版本的開頭的35個小節, 亦是紳士與淑女的對話, 36小節之後就是二人共舞的場面。

二人共舞的場面是整個作品的核心,篇幅是由四首小圓舞曲組成,生動地表現出男女雙方豐富多姿的舞步。第一圓舞曲熱烈、強勁,用急速的快板, 音調熾熱、歡快。第二圓舞曲是一個輕盈、優雅、流暢的旋律, 表現出舞蹈者飛速旋轉的優美舞姿。第三圓舞曲比較優雅,不斷出現由頓音和切分音構成的動聽的旋律片斷。音樂有時在低音區,有時移至高音區,仿佛是男女雙方的對話。第四圓舞曲,音樂主題奔放、活躍,情緒更為歡快, 圓舞曲旋轉幅度加大,使舞蹈變得更加熱烈。接下去,音樂經過發展,前面的四個圓舞曲主題反覆再現,最後, 以第一圓舞曲的主題將整個舞蹈熱烈地、卻有點突然地結束……………………

如大家有機會在音樂會上欣賞這首管弦樂曲, 請勿馬上大拍手掌表示懂得欣賞。紳士邀請淑女 共舞之後, 必須有禮貌地送女方回座位, 然後道謝、道別, 不像今時今日的「各有各蹬」就算。

樂曲巧妙地安排了一段尾聲慢板,序奏中代表紳士的大提琴旋律和代表淑女的長笛旋律在這裡重新出現,表示紳士彬彬有禮的致謝,淑女也回禮、然後告別。整首樂曲才算完全結束。

韋伯在「邀舞」中的如此安排, 相信「整蠱」了不少當時的一班附庸風雅的所謂上流貴族呢!



Invitation to dance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從蘇格蘭裙說到思維「誤區」


最近有一位同事「低調」地成家立室, 蜜月假期之後回來, 與我們分享婚禮中的相片。從相片 中發現, 新郎、伴郎、及新郎的男性近親們, 全都穿著傳統的蘇格蘭裙。

男子穿蘇格蘭裙, 對我來說, 絕對不是甚麼新奇的事,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時, 每年的四月二十 一日, 即英女皇壽辰的那一天, 就會看到大批英軍儀仗隊, 穿著住蘇格蘭裙作步操表演。時到今 天, 亦可經常見到英國的皇室男性成員, 在隆重的場合中, 以蘇格蘭裙作為禮服。

今次所不同的, 是穿著的主角是我所認識的, 我可以跟他談話的, 於是我就藉此機會,「訪問」一 下他, 希望可以了解多些有關蘇格蘭裙的傳統。但是, 他給我的感覺是對此不大了了, 只因為是家族的傳統, 一代傳一代, 從小就在隆重場合中,都是如此穿著而已。

其實真要多謝那位同事的老實和謙遜, 「唔知就係唔知」, 沒有即刻在我面前「專家」上身, 然 後「噏得出就噏」。

在這件事中, 我與絕大多數的一般人一樣, 陷入了一個思維上的「誤區」, 以為身為某個種族的 一份子, 一定會認識及了解自身的文化、甚至應該是「專家」。其實, 雖然是其中的一份子, 但 如果沒有對自己的文化作過研究、了解, 一樣只會是不大了了。

我曾經在外國讀書時, 問過不少大學中的人, 甚麼是英文的‘Eight Parts of Speech’?  差不多十 個有十個都對住我「O晒嘴」, 答唔出。但當我說出來時, 他們又表現得不以為意, 一派「你在 英文上無可能知得比我多」之意。其實無他, 我們學習母語以外的語言時, 教授者必須要有系 統地、分析性地讓我們學習, 而學習自己的母語, 則無需如此。

反過來說, 隨便在街上找一 個中國人, 相信他/她都能答得出一年中的幾個傳統中國節日, 但試 要他/她順序數出十二生肖、 或要他/她試講出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任何五個, 相信就不容易 了。這些都不是甚麼深奧的問題, 都是中國文化中十分基本的部份, 耐何一般人都不大注意, 甚 至認為只是迷信的東西而已。相反,如果有個「老外」能夠以字正腔圓的廣東話完全答對這些問題, 閣下的想法會又如何:「真好嘢」?「真神奇」? 定係「無可能, 夾定嘅」?  其實, 那個 「老外」是專門研究中國文化的專家學者, 他比一般中國人知道得更多中國文化是一點都不為 奇, 因為他有研究, 而一般中國人卻沒有。正如在香港, 小學生都識得英文的‘Eight Parts of Speech’, 反而「老外」大學生卻「唔知係乜」。

在外國大學裏教授中文的, 很多都是「老外」, 就是由於中文是他們的第二語言, 所以他們會格 外認真, 一絲不苟。就書寫而言, 中文除了要寫齊筆畫外, 還要有一定的筆畫次序, 否則也算是 錯。正如英文串字一樣, 不能「求其執齊咁多個」字母就算, 而必須按正確次序排列才可算是 對。又如我們寫中文字時, 很多時都頗為潦草, 以至不少字形相近但又字意相差甚遠的字, 越搞 越不清楚, 如「己、已、巳」, 「未、末」, 「戌、戍、戊」, 「乾()、亁()」等, 但「老外」 們就會搞得非常清楚。所以, 我們不要一見到「老外」, 就馬上中國文化「專家」上身, 就算唔識都「唔好衰俾佢睇」, 「幾大靠估都要噏咗至算」,應先撫心自問一下, 究竟實際知得有幾多 呢?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老外」專家們是「研究」中文, 我們自己一般的中國人只是「學習過」 中文而已。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萬能「滅罪鑑證科」?


2000年以來, 美國電視片集「滅罪鑑證科」, 總共播出了超過270, 曾經三次獲得「國際最佳電視片集獎」, 內容是講述警察的「鑑證科」人員, 如何利用各種「科學鑑證」技術, 破解 複雜的的案件。據說自該片集在世界各地播出後, 很多大學的「科學鑑證科」的報讀人數都大 增, 學者都認為是個「滅罪鑑證科效應」, 因為在片集中, 給人的感覺是「科學鑑證」差不多是 萬能的, 令罪犯無所遁形。

但見, 最近有「科學鑑證」的專家, 質疑一些在法庭上呈堂的「科學鑑證」證據的可靠性。澳 洲的一位「科學鑑證」教授, 經過四年時間觀察在澳洲新南威爾斯省內的法庭的審訊過程中, 那些「專家證人」的作供, 令他感到震驚。例如一些專家、或所謂「專家」, 根本就不知道他 們是否真正能做到他們所提的「科學鑑證」方法, 或所得的「鑑證」結果的準確性及質素成 疑。例如語音比較、疑犯容貌繪圖、套取及核對地毯上的腳印等, 都很少有在那方面的研究, 去驗證那些方法的結果, 而且作為在該方面的專家, 也對那些「鑑證」結果作為證據的價值知 道得很少。

2009, 美國的國家科學院已經提出過類似的警告: 除了DNA化驗的外, 很多慣常使用的「科 學鑑證」方法, 都沒有可靠的科學研究結果做根據, 包括指模套取及核對、血液飛濺模式。

2008, 澳洲雪梨的一名男子, 因為「專家證人」的實驗, 證明他把他的女朋友拋下懸崖, 而 被裁定謀殺成立。但在今年二月, 上訴庭發現那些「專家證人」的實驗方法, 存在著嚴重的錯 誤, 而推翻原判。

2011, 澳洲維多利亞省的法律援助署, 質疑一項沿用了80, X-光照手腕的結果來界定是 否是成年人, 因為該方法連續兩次錯把兩名14歲和17歲的少年判定為成年人。

還有的是以錄音作為呈堂證供: 通常錄音的質素都欠佳, 陪審員會基於種種因素, 甚至是受到其 他證供的影響, 而聽錯錄音的內容。

更重要的, 是那些「專家證人」的真正學歷、所受的訓練、和有關的工作經驗。法庭很多時都 沒有先搞清楚那些「專家」的資格, 究竟是真正的專家, 還是另外某些行業中的專業人仕而自 稱「專家」。例如, 最普遍 使用的是利用各種影像攝錄資料, 來核對一個人的容貌及身影。資 料的來源很廣泛, 十分參差, 如保安閉路電視的錄影, 甚至只是一般人以手機所影的相或攝錄 等。事實上, 不同的資料來源需要不同專業的專家, 但是往往出現很多不同行業的專業人仕, 攝影師、甚至是處理衛星圖片的, 都自稱專家協助核對, 以至質素不可靠, 「證據」的價值亦成疑。

電視片集拍來的原意, 只是為一般人提供娛樂, 絕不是教育片集, 更不是甚麼權威呢!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克拉斯萊的「愛之歡樂」及「美麗的露絲瑪莉」


前幾天提到「愛之憂傷」是克拉斯萊的三首「傳統維也納旋律」中的一首, 其餘的兩首就是 「愛之歡樂」(Love’s Joy, 德文: Leibesfreud)及「美麗的露絲瑪莉」(Beautiful Rosemary, 德文: Schon Rosmarin)

這三首小品都是克拉斯萊以「傳統的」維也納圓舞曲風格寫成, 但又有別於「傳統的」那種強 弱鮮明的「逢拆拆」節奏, 所以最初克拉斯萊在1905年寫成這三首作品時, 他在音樂界還是未 那麼「出名」, 亦擔心會不被「傳統人士」所接受, 所以故意用「筆名」來發表, 自己只作為編 曲人, 以作「賊佬試沙煲」。 因為在此之前, 如音樂不依那「傳統的」風格, 都會被「樂評家」 貶為低俗, 不能登貴族們出席的大雅之堂上演出。直到5年後的1910, 他在演奏會上的 Encore 時才首次把這三首小品演出, 卻大受觀眾讚賞,  跟著亦大獲「樂評家」們的好評。在此之後, 他才正式把這三首小品收入自己的作品名單中, 經常在自己的演奏會上用作Encore

「跟紅頂白」, 古今中外皆如是!

「愛之歡樂」是「愛之憂傷」的姐妹作, 不過主題剛好相反, 但同的都是A-B-A 三段體, 沒有前 奏。第一部份是C大調, 主題充滿歡樂的氣氛, 非常流暢, 每個樂句都是起後半拍, 令旋律倍覺優 美。第二部份轉為F大調, 演奏用大量斷奏弓法, 旋律輕鬆活潑, 像歡快喜悅的舞步。第三部份 是第一部份的再現而結束。

「美麗的露絲瑪莉」據說是克拉斯萊為他的女朋友而寫的, 亦是沒有前奏的A-B-A 三段體。 第 一部份與第三部份均為G大調, 旋律十分開朗、明快、跳躍, 樂句中用大量的三連音, 有禁不住 的激情之感。第二部份轉D大調, 情緒較為收斂, 而樂句轉為每小節都為「附點」, 節奏更為抒 情。
克拉斯萊這三首小品的長度都是在三分鐘左右, 所以他經常在自己的演奏會上用作Encore。現時差不多每張克拉斯萊的作品CD, 都必然會起碼收錄其中的一首, 如自己現時的珍藏, Robert McDuffie Viennese Violin, 1996, 則有齊三首了。

Isaac Stern - Kreisler's Schon Rosmari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8Oo9m5s4Ss

Anne Akiko Meyers Plays Love's Joy 'Liebesfreud' by Kreisler on ex-Napoleon/Molitor Stradivariu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nTABTprVGA&feature=related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克拉斯萊的「愛之憂傷」


今早上班時, 如常一樣, 將收音機調較到古典音樂台, 一邊享受著外面絢爛的陽光, 一邊聽著音 樂, 正是一天的好開始。在距離辦公室還不到兩分鐘的車程, 收音機突然傳來已故的二十世紀 小提琴大克拉斯萊(Kreisler)的「愛之憂傷」(Love’s Sorrow, 德文: Liebesleid)。相信當將車駛進辦公室樓下的地庫停車場時, 收音機的無線電訊號接收會大打折扣, 於是馬上找個適當的地方, 把車停在路邊, 等聽完整首音樂之後再 上路。

記得第一次聽到這首音樂, 是大約在1970年某個晚上十時, 在香港商業電台第二台, 由長笛演奏家李詩曼所主持的一個古典音樂節目(現在都忘記了節目的名稱) 。 在李詩曼的介紹下, 對這首音樂的印像極深刻, 十分喜愛。之後, 也偶爾會在其他電台的古典音樂節目中聽到。

 第一次能有機會聽到現場演奏這首音樂的, 是在1975年第三屆香港藝術節, 一場由當時大名鼎 鼎的小提琴家 Issac Stern 的演奏會上。當所有項目完結之後, Encore 了數次, 觀眾們仍意尤未 盡, 熱烈鼓掌不停, 各人都估不到 Issac Stern 會突然開腔說話, 感謝觀眾後, 表示會演奏最後一 首樂曲了, 跟著就拉起了這首樂曲, 當最後一個音符完結後, 全場觀眾起立, Issac Stern 熱烈 的鼓掌。

聽過 Issac Stern 演奏會之後, 真想擁有這首音樂的錄音, 無奈當年的一張黑膠古典音樂唱片, 平均售價是 40大圓, 約是一般「打工仔」月薪的十分之一! 窮學生當然更買不起,「毫半子」搭 車、「個二」一餐「晏仔」, 一個月唔食都唔掂。而古典音樂唱片, 又沒有卡式錄音帶版本出 售, 唯有經常盡量守在收音機旁, 希望能聽到自己喜歡的曲目。

「愛之憂傷」是克拉斯萊的三首「傳統維也納旋律」中的一首, 是以傳統維也納風格的圓舞曲 式寫成, 但與舞曲大王, 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Jr.) 的圓舞曲的強弱鮮明的「逢拆拆」 不同, 雖然也是 3/4 , 但節奏較輕鬆、圓潤。全曲是 A-B-A 三段體, 很有趣的是沒有前奏。第 一段是以A小調開始, 令音程略帶灰暗, 樂句全以起後半拍, 加上跨小節的切分音, 憂傷、幽怨之 中像是欲言又止、如泣如訴, 但旋律卻又非常優美動人。主旋律經反複之後變得比較抒展, 而 進第二部份。

第二部份轉為A調, 沒有了第一段中的憂傷、幽怨, 情緒比較開朗, 婉轉動人。 但第一部份的 A小調主旋律迅速再現, 悲傷的情緒一直持續到樂曲的尾段, 再轉回明朗的A調。最後以一個 連續三小節半的長顫音, 緊接滑高八度而結束, 有餘音嬝嬝、使人回味無窮之感。

1988, 偶然在彌敦道, 當年橫跨5個鋪位的新興唱片公司, 找到一隻CD, Itzhak Perlman Kreisler: My Favourite Kreisler, EMI/Angel, 1976. 可惜在之後的幾次搬家過程中損壞了。直到 1997, 才再找到現時的珍藏, Robert McDuffie Viennese Violin, 1996, CD的皇牌公司 TELARC出品。

Kreisler - Liebesleid, ISAAC STER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lJ2INxDhO8&feature=related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你的維他命D足夠嗎?


今天是母親節, 祝各位母親節日快樂。

要享受快樂的人生, 最重要還是要有健康的身體。特別是那些中年以上的婦女, 有一樣健康的 問題, 既不明顯, 但卻又會影響深遠, 那就是「骨質疏鬆」了。這源自隨著年事漸高, 骨中的鈣 質流失量比吸收量多, 而鈣質是骨骼的主要成份, 鈣質減少, 骨骼的密度降低, 強度減弱, 就容 易出現骨折, 及所謂「老年縮水」。要減低這些出現的機會, 當然就是適當補充鈣質, 但鈣質在 身體內是要靠維他命D的幫助才能吸收。換言之, 保持有足夠的維他命D的水平, 亦十分重要, 但是, 很難從日常的食物中吸收足夠的, 主要的來源, 是皮膚通過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而令身 體產生維他命D

究竟我們有足夠的維他命D? 這不是一個容易說是或否的問題, 是需要通過檢驗才能知道。近年來,  有學者已增加對維他命D與其他疾病的關係的研究, 如心臟病、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 柏金遜症、甚至癌症等。而一般市民卻未太了解維他命D對健康的重要性, 亦未有適當的統計數字顯示一般市民的維他命D的水平狀況。在最近, 澳洲的數據顯示, 1/3 25歲以上的成年人的維他命D水平偏低, 而以女性比男性多、 長者比年青人多、過重及缺少運動的人比例又更高。嚴重缺乏維他命D的人, 肌肉會無力, 甚至坐著要站起來也有困難, 又會感到骨痛等。

據澳洲的研究所得, 有幾種人會有較高機會有缺乏維他命D的問題: 經常留在室內的長者、行動 不良的人、有腸胃病而影響消化吸收的病者、需要經常食某類藥物的病人, 長期夜間工作的 「打工仔」、及那些把自己用衣服「包到冚」的人。維他命D的水平, 還受到其他外在因素的 影響: 如季節、氣候、及地理位置等。不過, 總括來說, 還是跟接觸太陽多少有很大的關係。

好消息的是: 要解決缺乏維他命D維他命D水平低的問題, 其實是非常簡單, 「適當地」多曬太陽就可以了。這個「適當地」, 亦是不同季節有不同。專家建議一日中曬太陽最好的時間, 是在早上日出後兩至三小時、及日落前兩至三小時之間。而接觸太陽最好的身體部份, 是捲起衫袖讓前臂去曬。夏天可以每天曬68分鐘、而冬天需要增加到2040分鐘, 至於春天及秋天, 則適當地按夏冬之間的比例了。對於那些愛美而害怕曬黑皮膚的女仕, 相信不難做到吧。要知道, 維他命D暫不會在年青時出現嚴重問題, 但隨著年事增高, 可能會補救無從!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為金魚「平反」


前幾天提到, 英文有一個開玩笑的辭彙‘Goldfisf memory’, 形容那些「無記性」、「轉個頭 就唔記得」的人。因為人們相信金魚只有三秒鐘的記憶能力, 牠們雖然在小小的魚缸中來 回游來游去,  但牠們只會覺得, 每游過一次的, 都是新鮮的環境。

幾年前, 澳洲一名十五歲的學生, 對人們這個普遍的想法有懷疑。他認為一般動物都需要有一 定程度的記憶能力, 來累積過往的經驗, 學會在那裡找食物, 及最基本的求生技能。為了證實 他的想法, 他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 發現金魚原來比一般人想像的聰明。

他在一個金魚缸中養了幾條金魚, 把一塊紅色的Lego積木放在缸底, 然後在其週圍放些魚糧飼 料。最初金魚好像怕了那塊Lego積木, 顯得非常小心, 不敢太靠近去食那些魚糧。但過了三個 星期之後, 他即使只是站在魚缸旁邊, 還未放下魚糧, 那些金魚已經游到那塊Lego積木的週圍, 等待他放魚糧。他於是把那塊Lego積木拿走, 並且改由其他人來餵魚。一個星期之後,他重新 把那塊Lego積木放回去, 那些金魚準確記得在一星期以前的經驗, 游到那塊Lego 積木的週圍, 等待他放魚糧。這可以顯示, 那些金魚不但能記住Lego積木與魚糧的關係的訊息, 而且還能從 相關的記憶中提取出來。

澳洲雪梨的麥覺理大學的一名研究員, 專門從事魚類研究超過十年, 他認為那名學生的研究非 常有用, 不但可以證明金魚的記憶能力, 還發現牠們會對特定顏色的物體有反應。在他自己的 研究中, 發現澳洲的本土原生魚類, 其實也是非常聰明, 牠們如一般動物一樣, 懂得如何躲避敵 人, 及到何處去尋找食物。

他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訓練一批魚如何從一個捕魚拖網中逃走。他顧意在那個網中的一個角落 留下一個小洞, 可讓魚兒逃走。他發現, 一般的魚平均只需要五次嘗試的機會, 就可以成功找到 那逃生門。之後, 他把那批魚拿走, 讓牠們生活在完全不同環境中。一年之後, 他把那批魚又 再重新放回那個實驗拖網的水池中, 令人驚訝的是, 牠們居然還能準確記得在那拖網中的逃生 路線, 一下子就從那逃生門逃走出去了。

話又要說回來, 如果魚類真的是如此聰明, 那麼把牠們長期困在同一個小小的魚缸中, 是否是對 牠們的一種殘忍虐待呢? 不過, 他的研究也發現, 那些養魚愛好者可以做的, 是經常改變一下魚 缸中的環境, 讓其中的魚常有新鮮感, 魚缸中的環境越是複雜, 魚就會表現得更加開心和活潑。

現在, 你想有‘Goldfish memory’?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金魚記憶?


今天下午到一自助油站入油後, 走到收銀處準備付款時, 才發覺沒有記下在那個油泵入油。 收銀處那小伙子問我的車是甚麼顏色、甚麼形號, 我如實報上, 他探頭往外一看就說: 「二 號泵」, 跟著對我說: 忘記那個油泵不是問題, 最重要還是要記得那架是自己的車。他跟著 說: 有不少長者在入油後走進來要付款, 不但不知道曾在那個油泵入油, 而且更忘記那架是自己的車, 他只好跟他們拿車匙, 到外面逐架車去試。他強調, 絕不是開玩笑, 完全是真人真事真經驗。

上面所提到的, 應該是比較極端的例子, 但確實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是「無記性」, 特別是中年以上的人, 很容易「轉個頭」就忘記了本來要做的事, 經常在出門之後才發覺忘記了拿銀包、在看報紙時朋友來電話約某天飲茶, 聽電話後回來要寫下約會細節時, 忘記了老花鏡放下在那裡、當找到老花鏡時, 又忘記了約會細節...... 。很多人就因此以為自己提早有記憶衰退或失憶。但其實, 很多年青人也經常有類似的經驗, 一樣有失去短暫記憶的問題。這種情況, 英文有個開玩笑的辭彙, ‘Goldfish Memory’ , 因為人們相信金魚只有三秒鐘的記憶力。

人類的記憶運作其實很複雜, 更會受到人的心理狀況及所處身的環境的影響。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 所處身的都是危機四伏的環境, 經常都要不斷留意週圍有沒有危害自身安全的因素, 當轉到一個新環境時, 又得重新對新環境觀察及保持警覺。

心理學家一向認為, 人的記憶方法是把遭遇到的事情分為一個個獨立的事件, 而在某一個時段中, 只處理一個事件而已。當人集中注意力於處理一個事件時, 其他的東西都會被拋諸腦後。 還有在處理不同的事件時, 人腦的各部份, 都會爭奪記憶的運作能力去提取所需的記憶資料。

有學者做了一個有趣的測試記憶的實驗, 參與者需要記著60種不同顏色與形狀的組合(包括10 種顏色及6種形狀) 。實驗的第一部份是以電腦遊戲方式進行。參與者須從電腦畫面中的一張 「枱」上的60件物體中選取一件, 一經選擇之後, 該物體就會從電腦畫面中消失, 然後參與者需要通過電腦, 模擬將該物體放到另外的一張「枱」上,有時該「枱」是在同一房間中, 有時該「枱」是在另一房間裡面, 他需要穿越過幾個門口才可到達。實驗的第二部份與第一部份大致一樣, 不同之處是以實物進行。

兩部份的實驗基本相同。只要參與者穿越過門口而進入不同的房間(環境), 他們就有較大機會忘記原本所選擇的物體的顏色及形狀。這究竟是那些「門口」, 還是不同的房間(環境) 影響他們的記憶呢?

於是就有第三部份的實驗。參與者需要穿越過多個不同的門口, 之後走回原本的房間, 但結果並沒有多大的改善。這可以顯示, 經過穿越門口而去到新的環境令他們失憶。

為甚麼新環境會令致人失憶呢? 這可能是人類求存的本能: 新環境充滿未知之數, 可能會對自 己有危險, 必須把舊環境的認知與記憶盡快拋諸腦後, 集中精神來觀察, 及應付新環境的新挑戰。

還有, 記憶的運作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例如習慣了特定的環境、地點等都起著很大的作用。例如, 每天上落班時都在同一時段、同一地鐵站見慣見熟的地鐵職員, 某一天偶然在茶樓與他/她搭枱飲茶, 你會完全認不出沒有著制服的他/她呢?

你也是‘Goldfish Memory’?

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行人與「i字輩」


上星期看到一則有趣的小新聞: 在中國東北某地, 一個十來歲的女孩子, 一邊行一邊在講手機, 慎跌進路上的一個深六米的洞中, 整個過程被附近的保安閉路電視拍到, 幸好當時一輛的士經過, 司機目睹事件發生, 馬上停車去救她。她只是受驚, 沒有明顯的的受傷。

行人一邊行一邊在講手機而導致發生意外, 這肯定不是第一宗, 不過是比較特別而已。 而在過 去的三十年中,  因行人邊行邊使用各種電子產品以致發生意外, 已多不勝數。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 初出現了Walkman, 八十年代尾有Discman, 九十年代中有MP3。幾年 前開始, 更有「i字輩」的產品, 不但有得聽, 而且有畫面, 甚至可以用來打遊戲機。近年來 的智能手機, 更加是集以上多種功能於一身外, 還可以上網、電郵、社交網站等一應俱全, 不 但特別受年青人歡迎, 就是不少中年人仕, 亦心境年青, 但見在茶樓餐廳裡、公共交通中、行人路甚至馬路上, 均見人手一機, 頭戴耳筒, 另一隻手則在機上的螢光幕上點點畫畫, 有時口中又唸唸有詞, 完全進入了「忘你」的境界, 還完全忘掉週圍環境的一切, 於是就經常出現踏錯腳跌倒、踢到石級仆親, 有人曾因而滾落樓梯、跌落商場內的水池, 至於人撞人、人撞柱等就更多, 甚至人撞車、車撞人等嚴重交通意外亦不少。

在香港, 2010年有3898宗交通意外涉及行人, 佔整體的20%。而那些行人在意外發生時有否在 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 則沒有統計數據。但在今年年初, 澳洲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指出, 在過去的6, 行人因戴耳筒而被車撞傷或撞死的數字增加了兩倍。而在差不多的時間, 美國公佈了另一份調查報告, 發覺在過去6年的同類數字竟然增加了3!!

澳洲的研究者指出, 在此類的交通意外中, 大多數受傷或甚至死亡的, 都是年青人, 因他們較多邊行邊使用電子產品及耳筒, 造成對週圍環境的警覺性較低, 而較易發生意外。 而在美國的統計數字, 則顯示有2/3的受傷或死亡者, 是在30歲以下的, 1/10的更是在18歲以下。

澳洲的「行人協會」主席表示: 他們從小就學到過馬路時要先停步, 觀察兩邊的交通情況, 在安全的情況下才小心過馬路。現在的行人不停步、不觀察、低頭看著手上的小電子螢幕、頭上戴著耳筒、聽不到週圍的聲音、又不顧紅燈綠燈, 亂過馬路。

還記得在上世紀60年代時, 香港亦有「過馬路口訣」教小學生的, 還有一首「交通安全歌」及一首「班馬佬」, 作宣傳交通安全。

2007, 美國紐約州的一名參議員, 因為在他所屬的選區中, 有兩名行人在過一個繁忙的路口時, 邊行邊在使用iPod而被撞死, 他提出一議案, 禁止行人在過馬路時使用耳筒來聽各類電 子產品。

不過, 時到今天, 智能手機會令問題更嚴重。使用者隨時隨地在任何情況環境下, 都會收到朋友的電話、 文字短訊、電郵、及社交網站的貼文所發出的響號, 他們就不顧一切的要在第一時間接聽或查看, 甚至要即時回覆或留言, 這就是近代行人發生意外的另一個主要因素了。

全世界各國都有相關的法例, 禁止司機在汽車行駛中使用手機, 但仍未有類似的法例應用在行人上。在澳洲的一些主要高速公路上, 有路邊警告牌提示司機勿在汽車行駛中使用手機, 字句是: Miss a call won’t kill, 即廣東話講「聽唔到個電話唔會死人嘅」。 而在美國的科羅拉多州, 在行人過路處, 每當有行人按制等待「綠公仔」時, 就有閃燈及語音字句, 提醒行人要小心過馬路。 如此等措施要在香港實行, 光是要「兩文三語」的播出時間, 可能已經長過行人等候的時間了。 如有人因聽不到、或「等唔切聽」、又或聽不到自己熟悉的語言而過馬路被撞, 又可否「姓賴」是政府的責任?

話又要說回來, 「命仔」是自己的, 為甚麼自己不珍惜不負責, 而要政府及他人操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