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從蘇格蘭裙說到思維「誤區」


最近有一位同事「低調」地成家立室, 蜜月假期之後回來, 與我們分享婚禮中的相片。從相片 中發現, 新郎、伴郎、及新郎的男性近親們, 全都穿著傳統的蘇格蘭裙。

男子穿蘇格蘭裙, 對我來說, 絕對不是甚麼新奇的事,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時, 每年的四月二十 一日, 即英女皇壽辰的那一天, 就會看到大批英軍儀仗隊, 穿著住蘇格蘭裙作步操表演。時到今 天, 亦可經常見到英國的皇室男性成員, 在隆重的場合中, 以蘇格蘭裙作為禮服。

今次所不同的, 是穿著的主角是我所認識的, 我可以跟他談話的, 於是我就藉此機會,「訪問」一 下他, 希望可以了解多些有關蘇格蘭裙的傳統。但是, 他給我的感覺是對此不大了了, 只因為是家族的傳統, 一代傳一代, 從小就在隆重場合中,都是如此穿著而已。

其實真要多謝那位同事的老實和謙遜, 「唔知就係唔知」, 沒有即刻在我面前「專家」上身, 然 後「噏得出就噏」。

在這件事中, 我與絕大多數的一般人一樣, 陷入了一個思維上的「誤區」, 以為身為某個種族的 一份子, 一定會認識及了解自身的文化、甚至應該是「專家」。其實, 雖然是其中的一份子, 但 如果沒有對自己的文化作過研究、了解, 一樣只會是不大了了。

我曾經在外國讀書時, 問過不少大學中的人, 甚麼是英文的‘Eight Parts of Speech’?  差不多十 個有十個都對住我「O晒嘴」, 答唔出。但當我說出來時, 他們又表現得不以為意, 一派「你在 英文上無可能知得比我多」之意。其實無他, 我們學習母語以外的語言時, 教授者必須要有系 統地、分析性地讓我們學習, 而學習自己的母語, 則無需如此。

反過來說, 隨便在街上找一 個中國人, 相信他/她都能答得出一年中的幾個傳統中國節日, 但試 要他/她順序數出十二生肖、 或要他/她試講出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任何五個, 相信就不容易 了。這些都不是甚麼深奧的問題, 都是中國文化中十分基本的部份, 耐何一般人都不大注意, 甚 至認為只是迷信的東西而已。相反,如果有個「老外」能夠以字正腔圓的廣東話完全答對這些問題, 閣下的想法會又如何:「真好嘢」?「真神奇」? 定係「無可能, 夾定嘅」?  其實, 那個 「老外」是專門研究中國文化的專家學者, 他比一般中國人知道得更多中國文化是一點都不為 奇, 因為他有研究, 而一般中國人卻沒有。正如在香港, 小學生都識得英文的‘Eight Parts of Speech’, 反而「老外」大學生卻「唔知係乜」。

在外國大學裏教授中文的, 很多都是「老外」, 就是由於中文是他們的第二語言, 所以他們會格 外認真, 一絲不苟。就書寫而言, 中文除了要寫齊筆畫外, 還要有一定的筆畫次序, 否則也算是 錯。正如英文串字一樣, 不能「求其執齊咁多個」字母就算, 而必須按正確次序排列才可算是 對。又如我們寫中文字時, 很多時都頗為潦草, 以至不少字形相近但又字意相差甚遠的字, 越搞 越不清楚, 如「己、已、巳」, 「未、末」, 「戌、戍、戊」, 「乾()、亁()」等, 但「老外」 們就會搞得非常清楚。所以, 我們不要一見到「老外」, 就馬上中國文化「專家」上身, 就算唔識都「唔好衰俾佢睇」, 「幾大靠估都要噏咗至算」,應先撫心自問一下, 究竟實際知得有幾多 呢?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老外」專家們是「研究」中文, 我們自己一般的中國人只是「學習過」 中文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