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應該很清楚「羊群心理」是甚麼意思: 只要有人咁做,
其他人就不問情由, 總然之人做我 做, 「一窩蜂跟住去」, 原因不外是怕「執輸」, 因為「執輸行頭, 慘過敗家」也。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 一名英國的
Evoltionary Biologist (姑且譯作「進化生物學家」) Bill Hamilton, 提出過 Selfish Herd Theory (姑且譯作「自私羊群理論」)
的: 一群生物,
不論是昆 蟲、魚類、牛羊等, 當可能受到襲擊時, 會擠在一起, 個別並且會盡量擠到群體的中間, 利用其 他同伴的掩護, 以減低受襲的機會。
要證明這個理論的正確性其實不容易, 一則敵人的出現很難預測,
二則在現時之前, 十分困難去 紀錄一群動物中個別的實時行動的位置。最近,
一批英國生物學家, 在澳洲的南澳省的一個農 場中, 做了一連串的實驗, 證實了 Bill Hamilton 的理論。
他們的實驗對像是46隻羊和一隻牧羊狗,
那隻牧羊就充當羊群的敵人的角色。為了可以紀錄他 們的即時位置的變化, 那些羊和狗的
背上, 都戴有一個特製的背包, 裡面裝有一個
GPS (地球 定位系統) 接收器和紀錄儀,
以紀錄每隻動物的即時位置的變化。為了確保實驗的可靠性, 他們 在之前已做了一連串的實驗,
證明那個背包和裡面的儀器, 並不會影響羊或狗的活動能力, 它們 仍然可以如常自由走動。他們選擇澳洲作為實驗的地點, 是因為澳洲有廣大遼闊的大草原,
十 分適合 GPS 的運作。
實驗的方法, 是由生物學家指揮那隻牧羊狗,
去驅趕那群46隻羊進入一個羊圈, 然後根據羊和牧 羊狗身上的 GPS 紀錄儀的數據, 描畫出每隻羊和牧羊狗每秒鐘的位置的變化, 從中計算出羊群 的中心點, 和個別羊隻同中心點的距離。生物學家們將整套實驗過程重複了兩次。
實驗發現, 當牧羊狗距離羊群約70米時, 羊群就開始有反應, 個別羊隻已經開始向羊群的中心點
移動, 直至成群羊緊緊擠在一起為止。實驗發現, 每隻羊看來都會根據其週圍羊隻的位置,
計數 出整個羊群的中心, 而向那個方向擠過去。
生物學家又發現, 那個實驗的結果令人非常滿意,
他們感到意外的是, 通常實驗都要重複多次, 以證明其準確性。但是他們的那項實驗, 只是進行了三次, 結果都差不多完全一樣, 每次實驗中, 羊隻的反應都極為相似。
其實羊隻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應對危險。例如盡量散開, 以分散敵人的注意力,
擠在一起只會令 敵人有一個更明顯的目標, 但是盡量擠到中間, 只是希望同伴掩護自己免受襲擊, 所以其實是 「自私」的行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