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為何春雷特別響


一雷驚蟄始”, 這句詩是出自唐代詩人韋應物的《觀田家》, 應該無需多作解釋了。

雖然驚蟄是在今天, 但正式開始的時間, 是下午的532, 所以今天仍然天氣良好, 預測明天的驟雨和潮濕, 才是真正體驗驚蟄的開始。

驚蟄在立春之後的一個月, 原意是春雷驚醒冬眠的蛇蟲鼠蟻, 亦是農民開始春耕的時候。此時北方仍然比較寒冷, 南方的大地的溫度已漸漸升高, 空氣也漸潮濕。當北方的冷空氣流向南方, 遇到南方溫暖而潮濕的空氣, 形成冷鋒。因冷空氣的密度較大, 暖空氣的密度較小, 暖空氣被迫擡升。在上升的過程中, 暖空氣逐漸冷卻, 其中所含的水分, 形成雨雲而下雨。所以在香港, 每當冷鋒南下時, 先會是連綿潮濕陰雨, 氣溫還是比較暖, 當冷空氣完全佔據整個大氣空間時, 氣溫會顯注下降, 而亁燥的冷空氣, 會令天氣變得天朗氣清, 萬里無雲。

當南下的冷空氣比較強, 暖空氣被急速擡升, 形成的雨雲中有強烈的空氣對流活動, 會出現行雷的現象, 是為春雷。傳統上認為春雷特別響, 所以能驚醒萬物, 就連在地下冬眠的蛇蟲鼠蟻, 也被驚醒。

在物理上, 聲音是一種波, 必須依賴物質, 作為傳播媒體。在不同的物質中, 有不同的傳播速度, 一般是密度越高的, 傳播速度就越快, 所以在金屬等的固體中, 速度最快, 液體次之, 而在氣體中則最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最普遍接觸到的聲波傳播媒體, 就是空氣。但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卻更受到溫度的影響, 溫度越高, 傳播速度越快。春雷形成的大氣環境, 是溫度較低的空氣把溫度較高的空氣向上擡升, 途中造成春雷, 雷聲的聲波在空氣中傳播。

另一方面, 在物理上, 當一種波在一個傳播速度較慢的媒體中傳播時, 遇上另一個傳播速度較快的媒體, 會出現折射及反射的現象。春雷的聲波傳到地面, 會被反射回空中, 先在傳播速度較慢的較冷空氣中傳播, 當遇到較暖的空氣時, 又有可能再被反射回地面, 如此來來回回的被反射多次, 雷聲的能量較難散走, 迴響作用令雷聲久久不散, 給人特別響的感覺。

韋應物的《觀田家》全文:

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爲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