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在上星期的文章留言, 說他的朋友們「講來講去」都只是「貝多芬」、「柴可夫斯基」、「蕭邦」等。其實, 音樂世界, 浩瀚無涯,
在下不過「略識之無」, 只希望與各方朋友, 互相交流。
韋伯是德國人, 生於十八世紀後期的1786年, 與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等是同時期的音樂 家。他是一個出色的鋼琴家、作曲家,
是第一個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 亦是第一個擺脫意大利 歌劇影響,
而奠定德國浪漫主義歌劇的人。可惜他英年早逝, 去世時只有39歲, 留下的作品不 多, 但卻對後來眾多的出名的音樂家影響甚深,
如蕭邦、李斯特、孟德爾遜、華格勒、德彪西 及馬勒等。
他的作品中, 最多被演奏的就是「邀舞」了,
是他在1819年為他的新婚妻子而寫的。本來是一 首鋼琴獨奏曲,
到了1841年, 即他死後的15年, 柏遼士把它改編成為管弦樂曲, 亦為後來音樂會
上的版本。這首樂曲是最先使用圓舞曲式的正式音樂會上的作品, 亦可以說是後來維也納圓舞 曲風格的先驅。
原曲的鋼琴獨奏曲的內容正如其標題, 韋伯在完成這作品後,
詳細解釋了作品的具體內容:全 曲開頭的35個小節, 非常形像地描述了邀舞者初次出現攀談, 淑女婉言謝絕, 他再請求, 她同意 了; 他開始和她交談,
她回答, 然後慢慢談得投契起來; 他邀請她跳舞, 她答應了, 跟著等待音樂
開始起舞。第36小節之後就是二人共舞的場面。直到跳舞結束,紳士道謝,淑女回謝, 然後互 相道別。
柏遼士改編的管弦樂曲版本, 因為有不同的樂器,
場面的描寫更為清晰。代表紳士的旋律是非 常典型的手法, 以大提琴奏出,
而代表淑女的, ………..………先讓大家猜一猜………….……, 則不如一般的以大提琴相對的小提琴 ( “梁祝協奏曲” 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而是頗為「冷門」,
但在此曲中又十分稱職的長笛(Flute) 。長笛以高音區來代表淑女, 音色比小提琴更為溫婉、輕盈及典雅, 更適合描寫紳士與淑女的對話。管弦樂曲版本的開頭的35個小節, 亦是紳士與淑女的對話, 第36小節之後就是二人共舞的場面。
二人共舞的場面是整個作品的核心,篇幅是由四首小圓舞曲組成,生動地表現出男女雙方豐富多姿的舞步。第一圓舞曲熱烈、強勁,用急速的快板, 音調熾熱、歡快。第二圓舞曲是一個輕盈、優雅、流暢的旋律, 表現出舞蹈者飛速旋轉的優美舞姿。第三圓舞曲比較優雅,不斷出現由頓音和切分音構成的動聽的旋律片斷。音樂有時在低音區,有時移至高音區,仿佛是男女雙方的對話。第四圓舞曲,音樂主題奔放、活躍,情緒更為歡快,
圓舞曲旋轉幅度加大,使舞蹈變得更加熱烈。接下去,音樂經過發展,前面的四個圓舞曲主題反覆再現,最後, 以第一圓舞曲的主題將整個舞蹈熱烈地、卻有點突然地結束……………………。
如大家有機會在音樂會上欣賞這首管弦樂曲, 請勿馬上大拍手掌表示懂得欣賞。紳士邀請淑女
共舞之後, 必須有禮貌地送女方回座位, 然後道謝、道別,
不像今時今日的「各有各蹬」就算。
樂曲巧妙地安排了一段尾聲慢板,序奏中代表紳士的大提琴旋律和代表淑女的長笛旋律在這裡重新出現,表示紳士彬彬有禮的致謝,淑女也回禮、然後告別。整首樂曲才算完全結束。
韋伯在「邀舞」中的如此安排, 相信「整蠱」了不少當時的一班附庸風雅的所謂上流貴族呢!
Invitation to 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