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香港地方「改名」趣談(五)


地鐵站會改名, 就連「地鐵」自己的名稱, 也曾是經過「兜兜轉轉」。

在地鐵系統初步設計時, 英文名稱為‘Mass Transit Railway’, 簡寫為‘MTR’, 官方的中文翻譯為「集體運輸鐵路系統」, 真是「又長又臭, 難記又難噏」, 民間需要有一個簡單易明的簡稱。基於早期的設計, 大部份的鐵路路段, 都是在地底下的, 於是就以此特性, 稱之為「地下鐵路」, 再簡稱為「地下鐵」。在1975, 「地下鐵」第一期「觀塘線」、及第二期「荃灣線」開始施工時, 整條彌敦道由尖沙咀到旺角, 就等於是一個超級大地盤: 半邊馬路被封、掘開來施工, 所有巴士路線改道、行人路收窄, 如此情況足足維持長達四年, 很難想像如果「地下鐵」的工程在今時今日施工, 真的不知道情景會如何。在施工期間, 圍著地盤的圍街板上, 都印有「地下鐵」的宣傳口號:「香港地下鐵, 為你而建設」。這個口號「出台」之後, 又有人認為「地下鐵」的叫法太「日本味」了, 於是又改回頭為「地下鐵路」, 地盤的圍街板上的口號, 又被改為「地下鐵路, 為你建造」。在1979930日通車之後, 一般市民都覺得, 無論是「地下鐵路」、或是「地下鐵」, 都是太長太難叫, 而「地鐵」則簡單明瞭、易講又易記, 就此成為通用名稱了。

在「地鐵」開始運作之前, 香港早就有「九廣鐵路」行走了近70, 一向都被稱為「火車」。在「地鐵」開始運作之後, 「九廣鐵路」展開「電氣化」的工程, 由紅磡至羅湖之間全線鋪設雙軌、以電力推動的「火車頭」代替柴油火車頭, 令班次從每小時對開一班, 可以提升為每五分鐘一班, 以配合當時新界的急促發展。在1983年全線「電氣化」之後, 雖然「火車」沒有「火」了, 市民仍然習慣講「搭火車」, 後來, 才開始有用「九鐵」這名稱。

但有一個車站, 就在「電氣化」之後而「被改名」, 那就是現時的「大學站」了, 之前多年來都名為「馬料水」, 向來都是一個交通上的重要轉駁站, 在八十年代之前, 現時的「西沙公路」還未打通, 要到「烏溪沙」及「大水坑」(即現時的「富安花園」), 就必須從「馬料水」乘搭「街渡」才可以。

在「馬料水」之前, 已有另一「火車站」的名稱被改, 那個站原名「油麻地」, 1979年「地鐵」通車之時, 因在九龍油麻地近窩打老道處有一「地鐵」站, 更合理被名為「油麻地」, 於是已有幾十年歷史的「九廣鐵路油麻地站」, 就被改為「九廣鐵路旺角站」了。不過, 2007年「地鐵」及「九鐵」合併成為「港鐵」後, 「兩鐵」一家親, 於是就出現「旺角」站鬧雙胞, 而由「九鐵」再一次對「港鐵」讓路, 「九鐵旺角站」再被改為現時的「旺角東站」了。而「九鐵」, 雖然是鐵路的「老大哥」, 但又再被改稱為「東鐵」了。

全篇完。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請珍惜眼前人的一切

今天做了半小時的臨時「義工」, 感慨良多。


事緣今天陪同家母到醫院去覆診, 我們早到了約半小時。該科目的覆診病人, 大都是每年才需要覆診一次, 而絕大部份都是長者, 都有家人或相信是社工陪同前往的。病人在到達候診室外面時, 先要將預約單(俗稱「覆診紙」)的回條部份撕下並保留, 然後再將「覆診紙」投入一個類似信箱一樣的收集箱, 作為向診室「報到」, 之後就可以進入候診室等侯「嗌名」, 免卻了再需要多排一次隊作「報到」。為了確保到診病人們都明白這一程序, 醫院方面已經在收集箱的兩旁, 清楚地分別以文字、及漫畫來表達, 並且在牆上以醒目顏色的箭咀、附以「雞乸咁大隻字」, 引導病人走向收集箱處。

作為一個陪同病人到診的家屬, 我個人認為程序的安排沒有問題, 省卻了病人多排一次隊作「報到」; 在資訊方面的提供, 亦是十分清楚、足夠。但在家母進入了侯診室之後, 我在侯診室外面觀察到: 有不少長者病人來到時, 根本記不起一年前曾經是怎樣做的, 而顯得不知所措, 但奇怪的是, 當身邊的家人告訴他們該怎樣做的時候, 有不少長者病人都不聽, 理由是他們認為「覆診紙」是極重要的東西, 是保證能讓他們見到醫生的「憑証」, 必須親手交給「姑娘」, 而萬萬不能就此放入收集箱, 「點知會去咗邊」。不過, 經過些少「爭拗」之後, 特別是有其他病人的家屬「幫吓口」, 該等病人最後都會「聽話」的。

但是, 有些長者病人確實比較頑固, 完全不聽陪同前來的子女、配偶的說話, 逕自衝進侯診室。我最先見到的, 是一名中年男子, 陪同相信是他的母親前來, 看樣子, 在到達侯診室之前, 需要經過的「登記」、「繳費」的兩個程序, 兩人已「爭拗」不少, 那名男子已表現得「冇晒氣」。到了侯診室外面, 那位長者完全不聽那名男子的話, 直想走進侯診室。當她快走到我身邊時, 我突然有個想法: 我應該可以做點事吧。

我先伸手, 指著她手上的「覆診紙」, 然後告訴她該怎樣處理那「覆診紙」, 奇怪的是, 她馬上停步, 平靜地聽我說話。我說吧, 並拿起她的「覆診紙」, 她處理, 然後告訴她可以進入侯診室了。有了第一個良好結果, 我就站在侯診室外, 當起這個臨時「義工」來了。約半小時之後, 我看見一位中年女仕, 穿著住一件印有「義工」的背心, 在收集箱旁坐下, 我知道是我「退下」的時候了。

這份臨時「義工」給我最大的感受是: 我很明顯只是「路人甲」一名, 連「義工」背心都沒有, 對那些長者病人來說, 我是個百份百的陌生人, 為甚麼他們不相信他們熟悉的親人, 如子女、配偶的說話, 而馬上相信我這個完全陌生的「路人甲」呢? 為甚麼他們不聽自己親人的忠告, 而馬上相信一個陌生人呢? 對於一些他們明顯不知或不明白的事, 為甚麼還要跟親人爭拗呢? 對他們的親人, 在感情上, 是個很大的傷害!!

「珍惜眼前人」, 不單只是「人」, 更重要的, 是他們的「忠告、勸戒、意見」。

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香港地方「改名」趣談(四)

之前所提到過的「改名」, 大部份都是英文名不變, 只是中文名「被改」而已。這點不難理解, 因在以前的港英政府時代, 以英文為「官方語言」, 中文只是「輔助」而已。但是, 有三個地鐵站, 其中文站名, 從開始使用至今, 皆保持原狀, 未有改變過, 反而是英文名, 在開始使用之後, 才經過「被改名」而成現狀的。

香港的地鐵系統的初步設計, 是在六十年代後期的事, 記憶中當時負責的, 是英國的一間著名土木工程顧問公司Freeman Fox & Partners (多年來經歷過多次改組、合併, 以這為名的公司早已不存在了), 設計的圖則及有關文件, 包括車站的名稱, 當然全是英文, 而且更不會有任何中文版本給公眾閱覽。但設計與現實, 總是有點差距, 更何況香港是個中國人的社會, 地鐵車站更一定要有中文名字, 否則只會為不熟悉英文的乘客造成麻煩。問題就是: 那三個地鐵站的中文名字, 皆是「合情合理」, 而英文名字, 則實在真的是太「九唔答八」, 非改不可也。

那三個地鐵站就是: 「旺角」, 英文原名為‘Argyle’, 相信是取自旺角的主要街道‘Argyle Street’(亞皆老街), 後來就改為現時的‘Mong Kok’, 亁淨利落。第二個站是「油麻地」, 原名為‘Waterloo’, 相信是來自‘Waterloo Road’(窩打老道), 後來亁脆就改成為‘Yau Ma Tei’, 不過, 也要明白一點, 英國人對‘Waterloo’是「情有獨鍾」的, 而法國人則甚「驟忌」, 因為‘Waterloo’早已被譯作「滑鐵盧」也。而第三個站, 就是「中環」, 最初時的英文名是‘Chater’, 應是來自‘Chater Road’(遮打道), 後來才改成為‘Central’

另有一個地鐵站的中、英文名都被改過, 就是現是的「美孚」‘Mei Foo’, 原名為「荔灣」‘Lai Wan’, 相信是取自附近未填海前的「荔枝角海灣」。但是, 地鐵對當時的香港來說, 是全新事物。在「觀塘線」與「荃灣線」相繼通車的大半年內, 無論在「硬件」(各項設備等) 與「軟件」(工作人員們的操作經驗), 都需要時間來摸索及磨合, 所以無可避免地會出現較多的大少故障, 令乘客有微言。「荔灣」, 在廣東話的發音就很似在說「例Vound, 即「經常會壞」之意, 甚不吉利也, 於是就「名正言順」地以其所在地為名了。

另篇再續。

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

香港地方「改名」趣談(三)


前篇提到過「官塘」及「咸田」的「被改名」, 兩者的「鄰居」「秀茂坪」, 也是「被改名」後的結果。「秀茂坪」原名為「蘇茅坪」,因為在未被開發之前, 該處一帶長滿一種叫蘇茅草」的植物,而「坪」, 則是指在高地上的平原, 正合「蘇茅坪」原本的地理位置。政府在五、六十年代發展「官塘」之後, 亦跟著發展山上的「蘇茅坪」為住宅區, 亦是以政府資助的公共房屋為主。但「蘇茅坪」的發音近似「掃墓坪」, 居民有住在「亂葬崗」的感覺, 於是就「被改名」成為現時的「秀茂坪」。

前兩篇提到過的1972年「6.18雨災」, 因山泥傾瀉而釀成慘劇的斜坡, 正是在「秀茂坪」高地的邊沿山坡。但是, 1976825, 上午9時左右,在當時的秀茂坪邨第9座後面的一幅斜, 因為颱風的關係, 經過連續兩日連場大雨之後, 在大雨中突然塌下, 大量山泥湧入第9座最低的幾層及地面的商舖。受影響最嚴重的, 是第9座地面的一間「前舖後居」的雜貨舖。事發時,雜貨舖東主夫婦在前舖工作, 而五名年幼子女還在後居睡覺。當山泥從後居湧至前舖,東主夫婦及時逃出,但五名年幼子女, 則被活埋喪生。慘劇發生後, 「掃墓坪」之說, 曾經一度不踁而走。但當信只是迷信的人, 「馬後炮」地將已發生的事, 與「秀茂」的諧音「穿鑿附會」而已。

我保存有事發現場附近山坡情況的黑白相片。

前面提到過的幾個在九龍東部的區的「改名」,「新名」與「舊名」之間, 都是以諧音或相近音, 均是屬「有蹟可尋」, 但是在九龍中部的一個區, 卻是被改得「體無完膚」。該區在七十年代之前, 被稱為「老虎岩」, 在五十年代時, 是個著名的木屋區。在五十年代中期, 政府開始發展該區, 與「黃大仙」、「官塘」、和「石峽尾」等幾個區, 皆屬於第一代的政府資助房屋區, 即「七層大厦徙置區」。後來, 有感「老虎」這名字殺氣大,而「岩」字,又好像是在深山野嶺的地方, 就在七十年代初, 將之改為「樂富」。七十年代後期,「地鐵」通車後, 房屋署就開始重建及改善「樂富」的計劃。

另篇再續。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香港地方「改名」趣談(二)


前篇提到, 有幾條街道「被改名」, 各有各的原因, 但有一條街是「被改名」的「鼻祖」, 既非為了「執番正」, 又不是為了「正字正音」, 而是純是為了「擦鞋」也, 那就是現時的「公主道」, 前身名為「楠道」。

前港英政府在二戰後發展何文田山一帶, 在窩打老道的南面修建了「楠道」、「培正道」及「衛理道」。當年的「培正道」的長度, 與現時的基本上沒有分別, 是止於現時接連「佛光街」的天橋之前,而當年的「楠道」, 亦僅止於現時該天橋之處。到了六十年代, 前港英政府開始實行「一號幹線」的概念, 由最南的香港仔直通大埔。為了能接通未來的紅磡海底隧道及獅子山隧道, 就需要把「楠道」擴闊、並延長至「漆咸道」。同一時間, 在紅磡「佛光街」修建跨過「漆咸道」的天橋, 把「佛光街」延長到何文田, 再以橫跨「楠道」的天橋與「培正道」連接, 為後來的何文田邨和愛民邨的發展, 提供了必須的基礎建設。

「楠道」的擴闊和延長工程, 在1966年初完成, 英女皇已故的妹妹瑪嘉烈公主剛好來香港訪問, 為該新路段主持通車儀式, 之後, 整條新的「楠道」, 就被改名為「公主道」。

另一條街道的被改名原因更有趣, 那就是現時在油麻地的「吳松街」, 原名「吳淞街」。「吳淞」是以前在中國上海外圍的一個小鎮, 現已併入上海的一部份。「淞」的廣東話發音為「鬆」, 但可能是因為發音比較容易, 大部份人都將其讀為「松」, 因此, 後來政府就索性「將錯就錯」, 將「吳淞街」改名為「吳松街」。

有「一條半」街的命運更離奇, 不是被改名, 而是「被失蹤」。在土瓜灣馬頭圍道的西面, 有幾條街是以中國的省份為名, 從紅磡往九龍城的方向走, 就是「山西街」、「江西街」、「安徽街」、「浙江街」、和「江蘇街」。在七十年代以前, 「山西街」與之前的「新柳街」之間, 還有一段「石塘街」, 可由漆咸道通往高山道, 但是在六十年代後期已「被失蹤」, 與其旁邊的木廠一併發展為現時的「安居樓」及「富邦大厦」。至於「江蘇街」與下一條的「落山道」之間, 在現時的土瓜灣市政大厦的對面, 在七十年代之前, 還有一條「福建街」。不過, 該街很短, 比現時九龍城聖德肋撒醫院對面的「述德街」(Short Street) 更短, 而且亦不接通「馬頭圍道」及後面的「美善同道」。印象中整條街的面積, 約有兩個籃球場般大小, 在六十年代後期也已「被失蹤」, 建成現時的「美樂大厦」, 其地址是馬頭圍道322A-322C, 因為以前是不存在的, 是從322號的「增補」門牌而已。

另篇再績。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香港地方「改名」趣談(一)


跟一位「八十後」閒聊, 談到香港有些街道名、地方名, 曾經有所改變。

例如現時的「眾坊街」, 在八十年代之前, 名為「公眾四方街」, 是當年的港英政府中的華人「師爺」, 將英文名“Public Square Street” 作「直譯」的結果, 之後的「改名」, 只是「執番正」而已。這條街的「改名」, 實屬必要, 否則只會「貽笑大方」。

另一條被「改名」的街道, 是現時在尖沙咀的「梳士巴利道」, 英文是“Salisbury Road”, 以前是「梳利士巴利道」, 多了一個「利」字, 好像更能反映英文的讀音, 但其實“Salisbury” 一字, 是一個英文姓氏, 其中的“i” 是不發音的, 沒有了“i” 的音之後, 就少了一個「利」字, 反而更準確。

又如現時在中環的「德己立街」, 英文是“D’aguilar Street”, 但以前卻是「德忌笠街」。當然, 可以肯定的說,在以前港英政府的時代, 街名都應該是先有英文, 然後才有翻譯的中文名, 但這個「改名」, 完全看不出有甚麼在「質」方面的改進, 實屬「莫名其妙」。不過, 可能是「後來人」認為用個「忌」字不太好, 而「笠」字又有點老土吧。

街道的名字會被「改」, 有些地方的名字, 亦一樣會被「改」。例如現時的「觀塘」、及整個九龍灣的地方, 遠在宋朝的時候, 已是廣東沿岸的四大鹽田之一。當時鹽的買賣, 就如白米一樣, 是受政府管制的, 所以該鹽田名為「官塘」。記得以前猜燈迷, 遇過迷面是「政府魚池」, 猜一香港地名, 迷底就是「官塘」了。前港英政府在五十年代中期, 發展「官塘」成為工業區, 並同時建造大量以前的第一代政府資助房屋, 即「徙置區七層大厦」。當居民陸續遷入後, 新居民都不喜歡好像是住在「官」地上,故就改稱為「觀塘」, 沿用至今。

在六十年代後期, 「觀塘」已發展得略具雛形, 政府就將發展的範圍, 擴大到旁邊的「鹹田」。該區以前亦是鹽田的一部,  在港英政府初期, 整個九龍灣鹽田被放棄,而一部份則後來建成為啟德機場, 而在「鹹田」的地方, 因長期用作鹽田, 泥土鹹碱度極高, 不能種植, 所以名為「鹹田」。政府在該區的發展, 主要亦是興建公共房屋, 成為住宅區。但「鹹田」一名, 令居民感覺是住在不毛之地, 故在七十年代初期, 改名為「藍田」, 取其「藍田生玉」之意, 好聽得多了。

講到觀塘, 不能不提一下, 現時在觀塘的翠屏道尾、觀塘瑪利諾書院及旁邊的一大片被植物覆蓋的斜坡, 名為「雞寮」。在1972年之前, 全是山邊木屋區。在1972618日星期日, 該片山坡在連日大雨之後, 在中午時份, 整片像起氈一樣滑下, 將山坡下大部份的木屋掩埋, 是為「6.18雨災」, 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雨災。

在該次雨災之後, 當時剛新任到港的港督麥理浩, 發表了「十年建屋計劃」, 並將以前負責興建公共房屋的「屋宇建設委員會」, 改組及「升呢」, 成為現時的「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總部由土瓜灣的馬頭圍邨, 遷往何文田新建成的愛民邨, 加快興建公共房屋。同時, 因為在「6.18雨災」中的同一日, 港島半山區的寶珊道與干德道之間的一大片山坡亦滑下, 泥石將下面旭龢道的旭龢大廈整座推倒, 之後香港政府開始重視山坡的安全問題, 成立了「土力工程署」, 加強鞏固全港山坡的安全。

另篇再續。

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彌敦道沿途的戲院(七)

過了佐敦道, 一直到尖沙咀的海防道, 彌敦道上的戲院的密度突減, 這是由於有個九龍公園, 及對面馬路的天文台山, 一整段的路上均沒有住宅、沒有商舖, 人流自然少; 再加上以前彌敦道兩旁的兩排大榕樹, 晚上在昏暗的路燈下, 掩掩映映的, 真給人陰陰森森的感覺。七十年代後期, 將九龍公園沿彌敦道旁的小斜坡削直, 興建了現時的「柏麗大道」, 引入了約50間商舖, 晚上燈光火著, 才開始多些行人在該段彌敦道上, 多了些「人氣」。

不過, 在該段「冇乜人氣」的彌敦道上, 仍然有兩間戲院, 一間是在彌敦道與柯士甸道交界處的「倫敦戲院」。「倫敦戲院」建於六十年代初期, 從名字上看來, 就已知道是放映西片的戲院。老實說, 該戲院規模不算大, 位置亦「吊腳」, 如想去該戲院睇戲, 又遇著滿座, 就起碼要行五分鐘以上, 才可找到其他戲院, 不像其他戲院般集中在一起, 起著「互補」的效果, 所以大家都旺場。而「倫敦戲院」則處於邊緣位置, 利用不到這種優勢, 所以雖然比較新, 裝修亦好, 但旺場的程度, 始終不如附近的那幾間「老字號」。在一片戲院拆卸、重建潮中, 「倫敦戲院」當然亦不可能「獨善其身」, 被重建成為現時的「莊士倫敦廣場」, 當中曾經包括了「迷你版」的新「倫敦戲院」, 但最後與其他「同道」同一命運, 最終也是結束, 改成為商業用途了。

最後的一間在彌敦道上的戲院, 是位於彌敦道與金巴利道交界處的「樂宮戲院」, 記得好像是有個英文名字, 為Princess Theatre。該戲院大有來頭, 建成於五十年代初期, 專門放映首輪西片, 並設有表演舞台。在1964年, Beatles 來香港表演了一場, 地點就是在「樂宮戲院」。在五、六十年代時, 「樂宮戲院」是尖沙咀區唯一的一間戲院, 下面還有一間「樂宮酒樓」, 是當年的「演藝界」的「明星飯堂」, 由於比較容易在該處見到「明星」, 就吸引一眾當年的「追星族」去「樂宮酒樓」食飯睇「明星」。在戲院方面, 亦由於名人效應, 特別吸引當年的一眾「番書仔、番書女」, 到「樂宮戲院」去睇西片。不過, 這塊尖沙咀地王, 在七十年代中期, 就已被重建成為現時的美麗華酒店及商場。

全篇完。

彌敦道沿途的戲院(六)

從「大華戲院」旁邊的西貢街, 橫過彌敦道, 行多兩步, 左轉入白加士街, 前面與寧波街的交界處, 是該區的一間比較新的戲院, 建成於七十年代初期的「華盛頓戲院」。從戲院的名字看來, 就知道是專門放映西片的戲院了。從位置上來看, 整日都人山人海的彌敦道、佐敦道僅是一街之遙, 彌敦道的對面馬路有「大華戲院」, 而佐敦道的對面馬路則是「快樂戲院」, 雖然兩間「前輩戲院」也是放映首輪西片的, 但都是在對面馬路, 應該影響不大, 但無耐其位處「內街」, 人流就差得遠了。雖因為較新而有較好的設備, 但總不敵「前輩」, 經常都只是在「前輩」滿座後的「後備」而已。在七十年代中期, 已轉為放映二輪西片的了。

白加士街走出佐敦道, 旁邊就是一間很「新」的戲院, 建於七十年代中期的「嘉禾戲院」, 不用多說, 都應該知道是「嘉禾」旗下的龍頭戲院了。「嘉禾」在七十年代初期崛起, 產量日益增多, 需要有自己旗下的院線。「嘉禾戲院」自建成之後, 在其前面的佐敦道, 終日人頭湧湧, 水洩不通, 尤其是在週末的晚上, 更是「越夜越精彩」, 戲院外面除了排隊買飛的人龍、等候入場的觀眾、還有約了朋友在該處聚集的人群、售賣各式小食的小販等等, 「包冇冷場」。雖然如此旺, 但最終仍敵不過大潮流, 已改建為現時的「新寶廣場」。

由以前的「佐敦道碼頭」(即現時的渡船街), 彌敦道之間的一段佐敦道, 亦是一段很明顯的「公乸街, 在「嘉禾戲院」的一邊馬路, 整日人頭湧湧, 特別是「嘉禾戲院」至「裕華國貨公司」的一小段, 更是「重中之重」。1979年「地鐵」通車之後, 在「嘉禾戲院」與「裕華國貨公司」之間, 就有一個「地鐵」出入口, 令至人流更多。

其實, 在八十年代之前, 「嘉禾戲院」的對面馬路亦相當旺, 在佐敦道與廟街的交界處, 是「快樂戲院」, 建於二戰之後, 是一間以放映首輪西片為主的戲院, 記得以前它「換畫」相當快, 很多首輪西片都最多只會放映兩個星期, 就又會有「新畫」上, 有些甚至只放映一個星期而已, 所以雖然在六十年代時, 「快樂戲院」已顯得有點殘舊, 但對於「戲迷」來說, 「快樂戲院」仍然是首選戲院。它的存在, 亦帶旺週圍附近的食肄, 如旁邊的廟街, 及隔一條街的白加士街, 就簡直是一條「食街」, 例如一間頗出名的老牌麪店, 就已在該區多年了。「快樂戲院」已改建為商住大厦。

另篇再續。

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彌敦道沿途的戲院(五)

「平安戲院」的對面馬路, 是「普慶戲院」, 設有舞台, 可供「做大戲」及各類綜合表演。「普慶戲院」位處於彌敦道與加士居道之間的「三角地」上, 在生意上一向都被認為是「旺地」。「普慶戲院」曾在此地段上, 經歷了四「代」的演變, 然後最終才在「千禧」年時, 讓位給社會發展的大勢。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已有第一代的「普慶戲院」, 後來經過重建, 而成為第二代。在五十年代中期, 再一次重建。到了1966年, 與香港有史以來的第四大戲院、在土瓜灣的「珠江戲院」、及旺角的「南華」(第三大戲院)、灣仔的「南洋」(第二大戲院)、觀塘的「銀都」、和西環的「高陞」等六間戲院, 組成為「珠普」院線, 專門放映「長鳳新」制作或發行的電影。到了1987年, 由於旺地的地皮有價, 又加上「迷你戲院」的潮流興起, 「普慶戲院」又再度重建, 變身成為現時的「逸東酒店」, 在地庫處為第四代的「普慶戲院」: 兩間「迷你戲院」、「普慶I」及「普慶II」。不過, 這兩間「迷你戲院」最終也在2000年中結業, 改作為商業用途, 完全結束了四代的「普慶」歷史。

從「普慶戲院」走過兩條街, 就是另一間「老牌」戲院, 「大華戲院」是也, 跟「普慶戲院」差不多, 「大華戲院」曾經經過「衍生」、「換代」、「變身」。「大華戲院」建於二十年代中期, 放映首輪西片, 亦有間中放映一些「經典」西片, 因位於該區最旺的一段彌敦道上, 所以經常滿座, 要買飛就要行快兩步。在七十年代後期, 在「大華戲院」西貢街的後面, 建成了「新大華戲院」, 變成兩間戲院「肩並肩、背對背」的在一起。「新大華戲院」比「大華戲院」年輕足足半個世紀, 所以無論在任何一方面, 都遠勝「前輩」, 但奇怪的是, 新開幕時的「新大華戲院」, 並沒有好好利用其「後發的優勢」, 卻與銅鑼灣那間「垂垂老矣」的「豪華戲院」, 組成「鹹片院線」, 而在前面彌敦道上的「大華戲院」, 也漸漸地走下坡。到了八十年代初期, 「新大華戲院」將放映「鹹片」的任務, 交給「前輩」, 而自己則「轉型」為放映一些「高檔」、「藝術成份」比較高的電影, 有心打造成為「九龍的碧麗宮」。無耐到了八十年代後期, 還是因為旺區的地皮有價, 兩間戲院雖非同年同月同日生, 卻是同年同月同日結束, 一整塊大地皮改建為酒店及商場。在新建成的商場內, 建有兩間「新」的「大華戲院」, 都是「迷你戲院」, 但是卻維持不到十年就結束, 將「大華戲院」的歷史劃上句號。

另篇再續。

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彌敦道沿途的戲院(四)

從窩打老道繼續向南走, 到了現時的眾坊街, 在與彌敦道交界處, 有一間天后廟, 廟前是一片空地, 有一排老榕樹, 所以該片空地被稱為「榕樹頭」, 到了晚上, 就變身成為「平民夜總會」, 是附近街坊、及其他人仕「聚腳」的地方。後來政府在該處修建馬路, 取名英文為“Public Square Street”, 原意為「公眾廣場」, 不過, 當時的政府華人「師爺」, 天才地將之譯作「公眾四方街」。在七十年代後期, 才被「正名」為現時的「眾坊街」。

在眾坊街與廣東道交界處, 現時的油麻地賽馬會診所, 前身是「光明戲院」, 是在二戰後建成的, 以當時的標準來說, 算是一間「頗具規模」的戲院了。處身於「榕樹頭」的旁邊, 佔盡地利優勢, 所放映的電影, 以首、二輪的粵語片為主。在七十年代時被拆卸及改建成現狀。

眾坊街之後, 下一條是甘肅街, 與廟街的交界處, 是一間與「油麻地戲院」十分相似的戲院, 建成時期相近、規模相約、定位相似, 是為「廣智戲院」。在二戰之後, 戲院的週圍變成露天「街市」, 入場的觀眾都非常「平民大眾化」, 一個成年人買一張「飛」, 可甚至帶三名小童入場。小童們從不用中途去厠所, 不論大與小, 全部都「就地解決」, 特別是在假期、晚上所放映的場次, 整間戲院, 「流潦浩縱橫」, 「踎低算啦, 衰仔/女」之聲, 此起彼落。同戲院唔同命, 「廣智戲院」不但未能如「油麻地戲院」般「得享天年」、甚至「轉世再生」, 早在六十代後期, 就被拆卸, 改變成住宅大厦了。

甘肅街走出彌敦道, 是一間與「廣智戲院」差不多同時存在的戲院, 「平安戲院」是也。以三十年代當時的標準來看, 「平安戲院」算是一間「大型」戲院, 專門放映西片, 因其是位於彌敦道上, 地理位置優越, 當年曾「紅極一時」。不過, 萬事都總有兩面, 在二戰後, 甘肅街至佐頓道一帶發展迅速, 大型地皮需求殷切; 還有的是, 到了五十後期, 「平安戲院」所處的位置, 已變成是在該旺區的邊緣, 以前的地理位置優越性盡失, 所以亦是該區最早被拆卸的戲院, 改建成為現時已是樓齡六十有多的「平安大厦」。「平安大厦」就有如尖沙咀的「重慶大厦」一樣, 是「商、住」兩用大厦, 裡面單位多、種類雜, 除了住宅之外, 商業用途的、寫字樓等, 一應俱全, 在最初期時, 甚至有一間夜總會, 「平安夜總會」是也。到現時, 雖已是六十多的「高齡」, 但外牆維修情況良好, 裡面仍有大量用作商業用途的單位, 包括眾多的小型「賓館」等。曾有位外國朋友準備來港渡假, 徵詢我有關入住「平安大厦」的小型賓館的意見, 我的答覆是「如仍有選擇, 應盡量避免」。

另篇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