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從「驟雨」說起(二) - 梅雨


前篇提到, 因「冷鋒」而引起廣泛地區持續的微絲細雨, 在氣象學上稱為「鋒面雨」。

在香港, 這種雨通常是在冬季發生的, 奇怪的是,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 這種雨卻是出現在夏天, 而 且是該等地方的重要雨水來源。不用捨近圖遠, 在中國的華中地帶, 已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每年的「立夏」(即五月上旬)之後, 華南沿岸地區續漸變暖, 風向以溫暖、潮濕的東南風為主, 吹入華南地帶, 同時, 在華北地區, 還是比較寒冷, 冷空氣形成微弱的「冷鋒」, 與來自南方的 「暖鋒」相遇, 形成「鋒面雨」。但是在夏天的「冷鋒」, 遠不如在冬天時的強烈, 冷和暖兩股 氣流, 勢均力敵, 形成長時間拉鋸的「鋒面」, 歷久不散, 稱為「滯留鋒面」, 令廣泛地區持續落 雨。在六月初, 隨著天氣更暖, 這種雨進一步擴展至華中地帶, 可以帶來500 2000mm的雨 量。在九十年代前, 華中地帶差不多每年都會發生大水災, 就是因為這種雨了。宋代的范仲淹 在他的【岳陽樓記】中所描述的: 「若乎霪雨霏霏, 連月不開, …., 應該就是下著這 種雨的天 氣吧。

在華中每年出現這種雨之時, 剛好是梅子成熟的時候, 所以這種雨又被稱為「梅雨」。另一方 面, 「連月不開」的潮濕天氣, 對農作物相當有利, 卻會令很多東西都發霉, 所以這種雨, 又為稱 為「霉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