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從「人機對奕」看「人工智能」


近日的一場圍棋「人機對奕」, 在圍棋界中「吹縐一池春水」。那場設有一百萬美圓獎金的比賽, 結果在事前已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但參與者表示對那機器的下棋能力感到驚訝, 自覺有心無力應對, 而「塘邊鶴」們則認為比賽根本上不公平, 中國的圍棋大師們, 均說要重出江湖, 有把握可以打敗那台機器云云。

那台機器名為AlphaGo, 取名的概念相信是「圍棋一號」(Alpha 是在希臘文字母中的第一個) 的意思, 在此姑且譯作「圍棋甲」, 是由Google發展的,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 的程式運行, 在開始時記憶體中的「數據」, 是過去的專業圍棋比賽過程中的三千萬步下子的紀錄, 然後開始自我「學習」, 並與已有的其他圍棋機器作比賽, 500局中僅輸一局。在去年10, 第一次與專業圍棋手比賽, 獲五局全勝。今次的比賽, 又以連勝三局擊敗對手。

有朋友認為這沒有甚麼大不了, 他們多年來已用智能手機中的Apps, 或下載的電腦遊戲捉棋和打麻雀, 互有勝負。但老實說, 那些Apps和電腦遊戲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 保證「五十年不變」, AI的運作完全不同。簡單來說, AI具有自我學習、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 在不斷的運作中, 能力和表現會是越來越好的。

AI 對一般人來說好像遙不可及, 但在五、六年前, 已有將AI 技術應用在家庭電器中, 最流行和最普遍的是「機械人吸塵機」, 用充電池作動力, 只需要一個固定的位置給電池充電, 能走遍全屋吸塵, 懂得避開障礙物, 甚至不會跌落樓梯, 卻又不會重複已吸過的地方, 若充電池電力不足, 會自動回到充電點, 充電完畢後繼續工作至完成為止。這項技術, 不是一朝一夕的產品, 而是來自「機械老鼠走迷宮」的發展結果。

另篇再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