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五届世界田徑錦標賽中, 來自東非的Etitrea(厄立特里亞)的Ghirmay Ghebreslassie, 以2:12:28的成績, 奪得男子馬拉松的金牌。雖然這個成績與現時的世界紀錄還有一段距離, 但現時Ghirmay還不到二十歲, 只是個青少年,
相信日後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自有世界性的田徑比賽以來, 有幾個紀錄的「心理關口」, 一是「四分鐘內跑完一(英)哩」, 第二個是「十秒內跑完100米」。前者在1954年的英聯邦運動會中, 由兩位運動員首次達到了,
後者則是在1968年, 亦是由有兩位運動員首次突破,
如今的是, 「兩小時內完成馬拉松」。
現時除了幾個世界性的運動會有馬拉松項目外, 每年在世界名地,
有超過一百個馬拉松的比賽, 包括每年二月的香港「渣馬」, 和「世界馬拉松大滿貫」, 即波士頓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 芝加哥馬拉松、紐約馬拉松、東京馬拉松,以及两年一次的世界田徑錦標賽馬拉松, 和四年一次的奧運會馬拉松。
每個地方都可以自由舉辦馬拉松, 但如果想要比賽紀錄得到國際田徑總會(IAAF) 的認可, 就必須符合嚴格的賽道要求: 標準馬拉松的距離為42.195公里; 起點與終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不能超過賽道長度的一半;
終點比起點的水平落差, 不能超過一千份之一。這兩點都很易理解, 走直線當然會比彎路快, 和走下坡當然會省氣力和更快。
世界第一個馬拉松比賽, 是在1896年舉行,
之後的二十多年的比賽中, 都因為沒有標準的賽道長度, 紀錄沒有被認可, 但是在數字上大概是三小時左右。直到1921年, 才由國際田徑總會定立了標準長度, 之後的紀錄才被認可,
而且不斷提升: 1925年, 突破2:30;
1952年到1954年間, 英國的Jim
Peters 連續四次破紀錄, 不但突破2:20, 還在三年內將紀錄提升三分鐘! 1967年, 澳洲運動員Derek
Clayton打破2:10之後, 過了36年後的2003年, 才由肯雅運動員Paul Tergat打破2:05。到現時為止, 最佳紀錄是在去年由另一位肯雅運動員Dennis
Kimetto所創的2:02:57。
「兩小時內完成馬拉松」, 要待何時呢?
人類的體能是有極限, 不大可能無休止的提高, 但早在1991年, 有一名醫學院學生曾研究過, 認為馬拉松的極限,
是1:57:58, 在他發表研究結果之前, 馬拉松的紀錄是1988年的2:06:50, 亦即有差不多9分鐘的提升可能性, 比起現時的紀錄,
還有5分鐘的提升空間!
現時, 英國的一位教授Yannis Pitsiladis, 領導一個名為“Sub2Hrs”( 姑且譯作《兩小時以下》)的研究計劃,
他們深信在5年之內, 運動員不靠藥物, 可以達到「兩小時內完成馬拉松」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