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麥蘆卡蜜糖(二)


前篇提到, 由於研究發現, 西蘭的麥蘆卡蜜糖有護理傷口的效果, 是一龐大的潛在商機, 西蘭政府及商業人士, 因而加速有關對麥蘆卡蜜糖的研究, 希望發現更多麥蘆卡蜜糖在醫藥上的作用, 和科學地認證和分級麥蘆卡蜜糖。

其中最令醫學界感到振奮的發現, 麥蘆卡蜜糖能夠降低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 其中對具高度抗藥性的金黃葡萄球菌有作用, 對綠膿桿菌和甲型鏈球菌也有效, 此外, 亦能抑制腸胃中的幽門螺桿菌。

認證和分級方面, 紐西蘭的Wakiato University教授Peter Molan, 根據麥蘆卡蜜糖抗菌的能力, Unique Manuka Factor, UMF(中文簡稱「獨麥素」 ) 來標示, UMF數值越高, 抗菌的能力越強, 價錢當然亦越高。現時在香港普遍能買到的麥蘆卡蜜糖, 大都是最高級別的UMF25+, 其次是UMF15+UMF10+UMF25+的價錢約在港幣2000左右一公斤, UMF15+的約為其60%, UMF10+的約為40%

2008, 一位德國教授Thomas Henle, 發現麥蘆卡蜜糖中, 含有一種天然物質Methylglyoxal, (甲基乙二酸, 簡稱MGO), 並聲稱是麥蘆卡蜜糖所獨有的, 令其有別於其他蜜糖, MGO的數值可以由80830+(以上也), 當然數值越高, 抗菌能力越強, 價錢當然也是越高了。

麥蘆卡蜜糖是否真的如此神奇呢, 世界各國的衛生部門都抱保留的態度, 都仍然將其定為「天然食品」, 至於其「療效」, 只算是「民間療法」或「另類療法」而已。

麥蘆卡蜜糖無論是「天然食品」或「民間療法」, 在價錢上確是很昂貴, 道理其實很簡單, 只要是能令身體健康, 人們就會「不惜腰間錢」的。據聞有位朋友的親戚, 曾經被醫生診斷有胃潰瘍, 服用了麥蘆卡蜜糖之後完全康服。不過朋友卻無法提供該位親戚服用的份量、服用了多久、和有否同時服用醫生的處方藥物等。

麥蘆卡蜜糖之所以被宣傳得如此神奇, 除了其基本性質外, 就因為產地紐西蘭大部份地方仍然保持天然和未受污染, 令普遍消費者對其所產的「天然食品」更有信心, 而令出口量大增。蜜糖是「天然食品」, 只能靠勤勞的小蜜蜂一點一滴的釀成, 不可能在剎那間增產。但奇怪的是, 2013, 紐西蘭所產的麥蘆卡蜜糖不超過2,000, 而出口量卻超過10,000! 在同年,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55個不同品牌的麥蘆卡蜜糖, 其中的16個樣本摻雜有糖份。

不能不再提, 釀成麥蘆卡蜜糖的花蜜, 是來自麥蘆卡樹的花朵, 原產自澳洲, 所以其實澳洲亦有出產麥蘆卡蜜糖, 而且也是一個低污染的天然地方, 所以澳洲有全世界最嚴格的入境檢疫制度, 以防外面的生物性物種, 如花粉、種子、蟲卵等進入澳洲, 就是來自紐西蘭的, 也不例外。所以已提示了想往澳、紐一行的朋友, 如想帶紐西蘭的麥蘆卡蜜糖回香港, 就必須先遊澳洲, 再到紐西蘭, 回程時過境澳洲沒問題, 否則在入境時所帶的麥蘆卡蜜糖一定會被沒收的。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麥蘆卡蜜糖(一)


朋友準備在聖誕節前的淡季, 到澳洲和紐西蘭作自駕遊, 在計劃行程上, 除了「有甚麼好看、有甚麼好食」的標準問題外, 就是「有甚麼值得買回來」。
就是因為香港甚麼也沒有, 世界各地就甚麼也運來香港賣, 所以基本上沒有甚麼好東西在香港是買不到的, 只差是與原產地的價錢有多大的分別而已。

在二、三十年前, 從紐西蘭回香港必帶的, 都是羊毛產品, 而從澳洲回香港, 除了羊毛產品外, 都是食得落肚的, 如急凍的青邊鮑魚、整條的急凍牛排, 十多年前, 又加多了特級初榨橄欖油。近十年八年, 轉為保健營養產品, 雖然這些在香港都可以買得到, 但價錢卻較昂貴, 若行李不超重, 也不妨可帶一點, 但重量餘額不多, 可考慮麥蘆卡蜜糖(Manuka Honey)

在香港常見的蜂蜜, 大都是百花蜜, 即蜜蜂採集所有能採集得到的花蜜而釀成的蜜糖, 較為特別的, 也只是荔枝蜜、菊花蜜等。但在澳洲和紐西蘭, 地大物博, 地理和氣候的變化很大, 各地都有不同的植物, 蜜蜂在特定的地區, 能採集到單一植物的花蜜而釀成蜜糖。在專門售賣蜜糖的地方, 隨便可以看到五、六十種以上不同的蜜糖, 顏色、香味、味道都各有不同, 價錢亦有很大的分別, 其中價錢最高的, 就是麥蘆卡蜜糖了。

麥蘆卡蜜糖, 顏色較一般的蜜糖為深, 帶褐紅色, 特殊的香味, 甜度亦較一般蜜糖高, 含水量極低, 很黏稠, 遇低溫易呈結晶, 據說有鎮痛、解熱、消毒、治感冒等用途, 在現代醫藥實驗中, 表現出抗菌性能, 因此而名聞世界


顧名思義, 釀成麥蘆卡蜜糖的花蜜, 是來自麥蘆卡樹(Manuka)的花朵, 其樹葉和樹身的木材, 都有一種特殊的芳香味, 據說「發現」澳洲的曲克船長(Captain Cook),  曾用麥蘆卡樹葉來作茶料, 因而又被稱為茶樹(Tea Tree)。麥蘆卡樹原產於澳洲的東南部, 後來傳到紐西蘭, 現時廣泛分佈在澳洲的東南部和整個紐西蘭, 所以澳洲和紐西蘭, 都出產麥蘆卡蜜糖。


但在1992, 紐西蘭的Wakiato University教授Peter Molan, 發表的「蜂蜜的抗菌活性」系列研究中指出, 自古以來, 古埃及人、古希臘人、和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等多種族文化, 都會將蜂蜜作醫療用途, 而開始實驗蜂蜜為修復潰瘍和褥瘡的抗菌物,及燒傷和創傷造成的其他感染治療。該研究已經使得麥蘆卡蜜糖引起重視。


而他在2001年發表的「蜂蜜在於創傷和燒傷的治療潛力」一則研究中, 使用多種蜜糖在測試不同的醫療或意外產生的傷口上, 發現蜂蜜能有效治癒傷口, 其中又特別提及麥蘆卡蜜糖:「只要使用一般超市可購得的凡士林或含保濕劑成份軟膏, 混和25-30%的麥蘆卡蜜糖」, 即可達到傷口照護效果, 這更使麥蘆卡蜜糖聲名大噪。

雖然使用蜂蜜於人體醫療研究並未得到認可, 但此研究卻使西蘭政府及商業人士, 加速有關麥蘆卡蜜糖的研究。
另篇再續。

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香港其實沒有冬天


秋分, 在天文學上是日、夜相等, 日照與黑夜的時間長度相同。在氣候上,  是秋天的中間。根據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 秋天的劃分是從立秋到立冬的前一日, 其他的三季的劃分也一樣。

雖然已是秋天的中間, 未來兩星期的天氣預測, 最低氣溫還會在28度以上, 最高氣溫更在32度以上。這像是秋天嗎?

在氣候上, 是根據一個月的平均溫度來劃分四季。

夏季, 平均溫度在22度以上; 冬季, 平均溫度在10度以下; 春、秋二季, 平均溫度在1022度之間。

根據此劃分法, 全世界就有6種季節的組合。全年夏天: 所有月份平均溫度都在22度以上; 全年冬天: 所有月份平均溫度都在10度以下; 長夏無冬: 沒有一個月份的平均溫度在10度以下; 長冬無夏: 沒有一個月份的平均溫度在22度以上; 四季如春: 全年的平均溫度都在10度與22度之間; 四季分明: 四季的平均溫度皆有。

根據香港天文台的資料, 1981年到2010年的三十年間, 每月平均氣溫在22度以上的, 是從四月到 十月的七個月, 平均溫度是22.6度至28.8, 是屬於夏天的溫度, 而其餘的五個月, 從十一月至三月, 平均溫度是在16.3度至19.4, 是屬於較暖的春、秋的溫度。

試看香港長期的全年平均氣溫, 1885年至去年2016年的132年中, 最高的全年平均溫度26.8, 最低的全年平均溫度21.4, 最高的全年平均最高溫度24.2, 最低的全年平均最低溫度19.4, 所以從長期的全年平均氣溫來看, 香港是一個氣候十分溫和的地方。

以上的都是平均數而已, 較極端的一年是2015年是最熱的一年, 曾經擁有三個最高溫度的紀錄: 最高的全年平均溫度24.2度、最高的全年平均最低溫度22.4度、及單日的最高溫度36.3, 但在今年821, 被超級颱風「天鴿」帶來的36.8度打破了。

香港也有過頗低溫的紀錄, 1893年曾錄得最低紀錄的0, 第三最低紀錄是去年大帽山結時的3.1度。這都是極端例子, 每年當有強烈冷鋒南下時, 間中有可能令氣溫降到十度以下, 但也只會是三數天而已, 冷鋒過後, 很快就回復到二十度左右, 並不構成嚴冬, 所以香港其實是沒有冬天的。

秋分日, 應節最好聽聽Antonio Vivaldi 的名曲之一, 小提琴協奏曲The Four Seasons 中的Autumn, 找到由Seiji Ozawa(小澤征爾) 指揮The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獨奏者為Joseph Silverstein, 該版本收錄在由CD名牌Telarc出版的CD, 是個人其中的珍藏之一。

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環保回收的過尤不及


在公共交通上的螢幕新聞中的「走馬燈」, 看到一段資訊: 環保團體發現, 60%在環保回收箱中的, 都是垃圾。相信原因不是沒有公德心的人把回收箱當垃圾桶, 而是一般大眾對回收物質的誤會。

為了鼓勵環保, 有關的配套設施已經是不錯的了, 很多大型屋苑、公共設施都有回收箱, 而在市面, 現時約有16,000個分佈港九新界, 以不同的顏色來表示, 「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 還加上清楚的文字標記, 以協助市民分辨。但問題是很多熱心環保的人仕, 其實是不大清楚環保回收是有局限性, 並不是所有物件都可以循環再造。

最大的誤會是在「膠」的製品。首先, 「膠」有很多種, 簡單來說是橡膠、「硬」膠和「軟」膠, 其中只有大部份的「硬」膠製品適合循環再造, 如水樽、外賣盒等, 但如超市用來盛載預先包裝食物的盒, 則不適合。更甚者是膠袋、包裝膠紙、即食麵包裝袋, 不但不適合, 更會卡住在分類機器的部件中, 令機器損壞, 帶來極大麻煩, 就算是以人手分類, 膠袋輕飄飄的, 容易拿上手, 卻難隨心放下, 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就算是「硬」膠製品, 如果是複合性的物料, 如牙刷的刷毛, 地拖柄含有金屬, 或有金屬的玩具等, 均不適合循環再造。有些膠製品, 如膠拖鞋、膠手套等, 在製造過程中加入了大量化學物料, 會在循環再造的過程中釋放出毒素, 故也不宜。另一樣也十分令人誤會的, 就是發泡膠, 是不可能循環再造的。

其次的是紙。要求其實比較簡單, 就是亁淨的紙。最理想的, 當然就是如辦公室中報廢、過期的文件, 可以用作再造紙的原料, 生產出再造文件打印紙及再造衛生紙。其他的是如報紙、雜誌、包裝紙、和「紙皮」等, 因為有油墨等污染物, 所以只能用作製造另一代的「紙皮」而已。一般人最大的誤會, 是以為如抹手紙、面紙等可以循環再造, 其實不然, 因為那些紙已有生物性的污染, 其存在只會令整批回收紙變成垃圾。又如盛載汽水或果汁的紙杯, 有不少人把連喝剩的飲品一併放入環保箱中, 一個這樣的紙杯就足以令整箱亁淨的紙受污染而報廢, 將環保箱變成垃圾桶了。

第三種是金屬, 限制比較少。最通常的是飲品的鋁礶, 和礶頭食物的鐵礶, 其他的如奶粉礶、金屬的㕑具, 都沒有大問題, 最大的是那些壓縮氣體的「空」礶, 裡面不可能完全是「空」的, 殘留的都是易燃氣體, 不但有毒性, 更有可能洩漏引至火警, 或在處理的過程中發生爆炸, 所以不宜放入環保箱。

還有的是玻璃。大家都會發覺, 市面上的回收箱是沒有為玻璃分類的, 很多朋友都會問玻璃是可以回收的嗎? 答案是可以, 回收後卻不能做成任何其他東西, 不如金屬般可以再熔鑄成其他產品, 回收的玻璃最多也只是碾碎了用作鋪馬路的防滑材料, 所以實際上沒有甚麼回收的價, 而且又因為是重, 碎玻璃更是很危險, 故更適宜作為垃圾好了。

最後要一提的, 是香港其實沒有循環再造的工業, 那些回收的小商戶, 工序都只是分類、打包、和物流, 當成原材料般運到有循環再造工業的地方而已。

各位在處理垃圾時要有手尾, 雖然玻璃樽只能作為垃圾, 但膠蓋或金屬蓋是可以回收的, 不要一併作垃圾, 還有膠樽的膠蓋應分開, 或不要扭緊, 避免在壓縮處理中爆破。

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雲中閃電與旱天雷


在全球每年約14億次的閃電中, 只有1/4是會「劈」到地面。記得在兒時的自然課本中, 解釋行雷閃電是由兩「舊」帶不同電荷的雲相撞而造成, 那只是另一種閃電的成因。

積雨雲的形成過程都是一樣, 為何會帶不同的電荷? 那只是一個虛象而已。

在積雨雲的形成過程中, 帶正電的水滴較輕, 被急速上升的氣流推上雲的上層, 帶負電的冰粒較重則在雲的底部, 因而雲的上層帶正電, 底部則帶負電。在酷熱的夏天的下午, 積雨雲會在比較廣泛的地區形成, 形成較早的積雨雲厚度可以有十多公里, 底部離地面只有一、二公里。形成得比較遲的積雨雲, 在最初的階段, 帶負電的底部離地面八至十公里, 與較早前形成帶正電的積雨雲的上層在差不多的高度上。當風把兩「舊」積雨雲吹到比較近時, 不同電荷就出現放電現象, 形成雲與雲之間的閃電, 而不是因為兩「舊」雲相撞。總體上這種閃電也是不多的, 最多的一種是在同一「舊」積雨雲中的閃電。

積雨雲累積厚度到十多公里, 不會是一剎那的事, 是需要有段時間, 在過程中, 雲的上層的正電和底部的負電不斷累積, 但底部距離地面還比較遠, 未能引發「劈」到地面的閃電。但正、負電荷累積到一定限度, 就會出現中和效應, 「不假外求」的在雲中發生閃電, 這種「內部事務」的閃電, 沒有如「劈」到地面的「回擊」, 沒有雷聲, 亦不會對地面造成破壞。所以在大雷雨發生前, 積雨雲中已會有多次的雲中閃電, 是閃電的大多數, 只是很多時是發生在日間, 發生時的積雨雲還是比較稀薄, 不如在烏天黑地的大雷雨中容易被察覺到而已。

有時在酷熱的夏天, 黃昏後地面仍然很熱, 仍有條件形成積雨雲, 但卻未夠厚造成大雷雨, 那時就很容易看到積雨雲中多次的雲中閃電。記得在外國某地的一個夏天晚上, 看到遠處地平線上的一 「舊」積雨雲, 不停的閃電, 翌日從天文台的紀錄中看到, 那場雲中閃電, 歷時超過十個小時, 20,000次之多。

積雨雲是在空氣強烈對流下形成, 雲的上層帶正電的較小的冰粒和水滴, 在「同性相拒」和空氣對流的帶動, 向週圍擴散到幾公里外, 甚至更遠, 去到天色晴朗、艷陽高照的地方。其所帶的正電荷, 對之下的地面產生負的誘導電荷, 最終會出現「劈」到地面的閃電, 但卻與一般的閃電的電荷相反。因為出現在晴空區, 沒有雨雲的跡象, 令人莫名其妙, 稱之為「旱天雷」。民間傳說認為, 無緣無故地發生旱天雷, 一定是有重大寃情, 或是有大惡人在附近了。

夏飛雲指揮上海民族樂團-旱天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閃電的電開冷氣


雖然已過立秋, 卻是爭秋奪暑、「秋老虎」肆虐之時, 家中開冷氣就難免了。有朋友在拙作中留言: “夏天多行雷閃電, 如果可以收集到閃電的電用來開冷氣, 就很環保了。

這肯定是個好主意, 但需要先從電的來源說起。


閃電的電是在積雨雲中產生, 當累積到一定限度, 就發生放電, 出現閃電的現象。據天文學家估計, 全球一年大約有14億次閃電, 即平均每秒鐘有44每次閃電的能量, 約為500 Megajoule(焦耳), 如果能全部收集到, 能夠作甚麼用呢?


Megajoule 是用在科學及工程設計上的能量單位, 對我們一般市民顯得很「離地」, 但若說是0.28「度」電, 大家就會心裡有數了, 500 Megajoule 約是140「度」電。

一般住戶每月在燈光照明、各種家電的用電量, 平均約為200「度」, 在最熱、需要開冷氣的幾個月中, 會大增至約800「度」, 相差600「度」, 以每個月30日計算, 即每日開冷氣約用20「度」電, 一次閃電的能量, 就夠一個住戶七日開冷氣之用, 看來不錯。


看深一層, 全球每年的14億次閃電, 分佈極不平均, 有不少「冇雷公」的地方, 也有世界上閃電發生最多的地方, 如南美洲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 每年平均有300天有閃電發生, 共約1,000,000! 還有的是, 只有1/4, 即約3.5億次閃電「劈」到地面, 有可能被收集。現假定14億次閃電都是平均分佈在全球之上, 包括陸地、高山和海洋。地球的總面積為510,000,000 平方公, 而全香港包括陸地和海面的面積約為1500平方公, 由此計算, 全香港每年應有1030「劈」到地面的閃電。


不過, 香港位於亞熱帶, 有典型的海洋性亞熱帶氣候, 每年的夏季, 經常有積雨雲形成, 造成閃電。據香港天文台在20062015十年紀錄, 香港每年平均有41,000「劈」到地面的閃電, 即使能收集到全部的能量, 也只41,000個住戶七日開冷氣之用, 287,000個住戶一日開冷氣之用, 佔全香港2,500,000住戶的11%。又假定每個住戶一年開90日冷氣, 則所有閃電的能量, 只夠提供0.13%的冷氣, 微不足道, 根本沒有收集的價值。


有朋友說, 開冷氣本來就不環保, 那麼我們試試利用閃電的能量來煲水冲茶。先將一公升水, 從香港每年的平均溫度23, 煲至100, 需要0.322 Megajoule的能量, 41,000「劈」到地面的閃電的能量, 可以煲6,400,000公升的水, 如果一公升水可以冲4杯茶, 就可以冲256,000,000, 全香港7,000,000市民每個人分得36, 即每個人每10日才可以有一杯! 還不錯吧!


在香港, 「劈」到地面的閃電已遠高於平均值, 而且人口密集, 尚且不值得收集閃電的能量, 其他地方, 更不值得考慮了。


Johann Strauss II - Thunder and Lightning Polka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雷公如何「劈」


清晨的一場雷雨, 為多天來的酷熱降降溫, 雨勢雖然不算大, 但行雷閃電歷時數分鐘, 亦可幸沒有因「雷公劈」而造成破壞。

「雷公劈」是由閃電造成。閃電是大自然的奇觀之一, 特別是在黑夜中, 閃電的光芒劃破長空, 剎那間可以把大地照得光如白晝。閃電的形態, 粗略看去, 是一道強光, 似蛇一樣擺動前進。記得在兒時, 祖母告訴我們那是「火蛇」, 「雷公」騎在其上去「劈」人、懲罰壞人, 因為其速度快, 所以壞人一定「走唔甩」, 「走到天腳底」雷公都會追到。

在不久前的拙文中已提到過行雷閃電是如何形成的。在積雨雲中, 上升的水滴與下墜的冰粒碰撞摩擦而令彼此帶電荷, 水滴帶正電, 冰粒帶負電, 因為水滴較輕, 被急速上升的氣流推上雲的上層, 冰粒較重則在雲的底部, 因而雲的上層帶正電, 雲的底部則帶負電。當電負荷逐漸累積, 雲底部的負電會會對之下的地面產生正的誘導電荷, 形成兩者之間的電位差, 雖然之間的空氣不是良好的導電體, 但當電荷累積到一定程度, 電位差足夠大去克服空氣的電阻, 雲底部會向地面放電。

放出的電荷不是一條直線般的射向地面, 而是分成很多「節」的, 每「節」的長度約50公尺, 即約一個標準泳池的長度, 視乎當時的空間、地面和多種的環境因素, 在空氣中劃出一道強光, 一節節的以各種形態向地面進發, 途中在本來不是良好導電體的空氣中, 形成一條導電的「路」, 過程的時間約一至兩秒, 甚至更長, 可以用肉眼清楚看到, 就是一般看得到的閃電過程。

當負電荷到達地面, 輪到地面以正電荷來「中和」雲的負電荷, 因為負電荷已在空氣中形成一條導電的「路」, 正電荷向雲的「回禮」時的速度可以快500, 約為光速的1/3。這個「回擊」的過程, 因為極快, 不可以用肉眼看到, 在極短時間內的電流, 會令週圍產生極高溫, 造成破壞, 這個「回擊」, 才是閃電的真正「戲肉」, 但可惜卻不能看見。

閃電最普遍的破壞, 是令地面的草地、樹木著火, 造成山林大火, 每年在地球上很多的山林大火, 都是由閃電引起的。這可能是大自然其中的一個「循環再造」的過程, 因為大火過後, 「春風吹又生」。

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為何蜘蛛吊絲而下不會旋轉


一連三個星期, 從電視上看了三集已超過十年前的超級英雄電影Spider Man(蜘蛛俠), 對影片最深刻的印象, 就是那一句“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當年很多看過的同事、朋友, 都集中討論那些違反基本物理定律的「飛簷走壁」場面, 特別是無外在輔助動力, 從高而下可以快過地心吸力的加速率, 追上已經先跌下的人或物體。

何必太認真呢, 那並不是科學教材記錄片, 只是漫畫故事的電影版而已。不過有一種場面, 看來是不合乎現實, 但卻合乎科學, 那就是當蜘蛛俠用蜘蛛絲吊著身體, 從高處向下降落時, 身體能保持在一個垂直的平面上而不會左右轉動。

在現實中, 當用單一條繩吊起一件物體時, 物體會連同繩左右來回旋轉若干次, 視乎繩的粗幼、物體的大小和重量,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 最終都會停下來。這種現象給需要如此處理物體帶來麻煩, 但卻無法解決, 唯有避免用單一條繩來吊物體, 在無可避免的情況下, 以另一條繩縛在物體的一端, 來控制其旋轉。又如警察或軍隊的突擊隊員, 從直升機游繩而下, 也會出現同樣問題, 解決的方法是盡量用較粗的繩、和盡快降落到目標處, 以減少旋轉的時間和幅度。

但蜘蛛從高處吊絲而下, 卻不會出現此問題, 蜘蛛絲不會令蜘蛛在空中左右旋轉。研究人員用蜘蛛絲做實驗, 將蜘蛛絲向左或右扭約180度然後放開, 蜘蛛絲只是「回彈」到約70度之處就立刻停下來, 不會來回旋轉, 蜘蛛從高處吊絲而下, 就不會被轉到頭暈, 也可以保持專注去留意獵物或敵人。

蜘蛛絲的這種特性, 是源自其表面上的特殊結構。蜘蛛絲是由蜘蛛「即時」生產的有機物質, 含有兩種結構不同、卻連在一起的蛋白質, 在絲的表面形成多條更幼的細絲。一種蛋白質的結構如快熟麪的「麪餅」, 另一種則如一條鍊, 在頭尾將兩塊「麪餅」連在一起, 而形成一條細絲。「麪餅」有彈性, 在受到拉力時, 可以伸延, 令蜘蛛網不容易因風吹、或捕獲的獵物掙紮而斷開。而鍊狀蛋白質沒有彈性, 在受到外力時, 結構立刻會被破壞和變形, 吸收了外力, 不會「彈」回原狀, 蜘蛛絲就不會來回旋轉了。

蜘蛛絲的這種結構, 如果可以應用在製造繩子方面, 就可以解決很多現時因來回旋轉而導致的問題, 有不少是與生命攸關的專業, 如突擊隊員、降傘兵、拯救人員、抹窗工人的吊繩等。對於我們一般普通人, 可以解決每天都會碰到的小麻煩, 就是手機耳筒的插線, 可免在收起後總是打了很多個結, 下次再用時要花不少功夫去解。

想起一句急口令: “隻黐線蜘蛛條絲黐住枝樹枝

還有Willie and the City Band(威鎮樂隊)的《好大個網》。

https://youtu.be/3pMNEAGfztc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冇雷公咁遠」, 究竟有幾遠?


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 過去幾日連場大雷雨, 有些時間雷聲連綿超過五分鐘, 閃電不斷, 伴隨而來的大雨在閃亮中登場。

中國傳統神話中有雷公, 那些做了傷天害理壞事的人, 雖然世間上的人對他們莫奈何, 但最終會有報應「天, 其中一個方式就是會遭「雷公劈」, 如果想逃避, 就要跑到雷公去不到的地方, 但雷公是天神, 無遠忽至, 連雷公都去不到的地方, 就是「冇雷公咁遠」,一定是很遠了。

中國神話中的「雷公」, 是男性的天神, 他的伴侶是女天神「電母」, 他們是一雙一對的, 所以我們常常會說「行雷閃電」, 把兩種現象連在一起, 在現實中, 行雷和閃電往往都是伴隨在一起。雷聲, 是因為閃電而造成, 也是在閃電之後而來, 有時因為距離太遠, 只能見到閃電而聽不到雷聲。

其實雷公只是「得把聲」, 真正替天行道、教訓壞人的「劈」, 是由閃電來執行, 「行雷閃電」的破壞, 也是閃電所造成的。想要知道甚麼地方會是「冇雷公」, 首先就要知道雷公會在甚麼地方出現。

「行雷閃電」多發生在夏季, 特別是在下午的太陽很猛烈, 把地面曬得很熱, 近地面的空氣受熱而急速上升, 到了某個高度, 空氣中的水份遇冷而凝結成水滴, 累積起來而成為雲。當有更多水滴凝結成, 會互相依附而變成更大的水滴, 重量增加, 掉下來而成為雨。但在掉下的途中, 會被急速上升的氣流再推上更高的天空中, 那裡的溫度有可能是在零下10度或以下, 水滴會變成冰粒, 重新再掉向地面。在掉下的途中, 溫度漸高, 冰粒表面融解, 冰粒變得更小更輕, 又再次被上升的空氣重新推上高空, 在過程中, 會和正在掉下的冰粒相遇, 依附在一起, 變得更重而又再掉下。這個過程會反複多次, 冰粒越來越大, 直到上升的空氣無法再推上, 最終掉下。在接近地面時, 上升的熱空氣將之融化而成雨水, 沒完全融化的冰粒, 就是「冰雹」。

水滴和冰粒在雲層裡反複上升和掉落的過程中, 互相碰撞和摩擦而產生電荷, 雲層與地面之間也出現電壓差。當電荷累積達到一定的水平, 電壓差超過某個特定數值時, 會出現局部放電的現象, 產生閃電的閃光。同時電力將週圍的空氣急速加熱而膨脹, 產生如爆炸的聲音, 就是行雷的雷聲了。

這一連串的現象, 都是因為空氣上升和水滴、冰粒落下而造成, 環境就是在大氣層中最接近地面的對流層中。對流層的厚度, 約是十公里, 即約一萬公尺, 在其之上, 是平流層或同溫層, 稀薄的空氣只是作水平流動, 沒有空氣對流, 就不會有雲, 就不會有雨, 就不會有「行雷閃電」, 是「冇雷公」的地方。可是若要在該處逃避雷公, 亦不容易, 首先是要不停的飛, 而且空氣稀薄, 溫度在-50以下, 相信無人能捱得很久。

若然平流層太高太難捱, 可以考慮到地球上一些只會下雪而不下雨的地方。因為在下雪時, 一定是寒冷的天氣, 地面不會有急速上升的熱空氣, 就不會形成上升和掉下的水滴和冰粒, 不會產生電荷, 就沒有「行雷閃電」了。地球上的那個地方,  就是全年氣溫都在-15以下、終年積雪、氣候環境極端惡劣的南極了。

避到「冇雷公咁遠」? 平流層或南極, 任君選擇。

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窗戶的矛盾


清勁的南風, 伴隨著大雨, 為多天來的酷熱降降溫。但這只是室外溫度而已, 為了避免雨水打進室內, 不得不關上窗門, 如此一來, 享受不到清勁的南風, 還得開著冷氣, 否則在溫室效應下, 室內只會變得越來越熱。

在六、七十年代時, 常常看到一些唐樓分租房間招租的廣告, 賣點往往是「光猛」, 表示該房間是有窗的, 可以減少開燈的電費, 夏天也可以少開風扇。

窗門的基本作用, 是讓新鮮空氣流進室內, 並引進天然光線, 但以上的情況, 已令窗門失去了第一個作用。現時很多住宅, 都面對大馬路, 噪音、污濁的空氣, 也令有窗開不得。若猛烈的太陽直射進室內, 還得拉上窗簾, 再失去第二個作用。

記得以前居住過的地方, 夏天最高溫度會超過40, 而冬天最低溫度卻是-5度以下, 一年中有如此大的溫差, 窗戶的設計是進退兩難: 大面積的玻璃窗門, 可以在寒冷的冬天時, 讓更多的太陽曬進室內, 令室內溫暖, 可是在晚上, 當需要開著暖氣時, 玻璃窗門卻是損失暖氣的最大途徑。相反, 在炎熱的夏天, 玻璃窗門又是外面熱力傳入室內的最大來源。面對這種矛盾, 解決的方法, 就是用深色、質料厚重的窗簾, 用以作為隔熱體, 阻擋熱力通過玻璃窗門流出流入, 保持室內恆溫。

「窗口位」在差不多所有的情況下, 都是最受歡迎的位置, 特別是在辦公室中, 更是「身份像徵」, 但很多人卻敬而遠之, 最多的原因是光線問題, 眼睛受不了, 其次是溫度。

在光線方面, 因室內較暗, 眼睛的瞳孔會放得較大, 以收集更多的光線, 可是在白天的室外, 會比室內的光線強得多, 已經放大了的瞳孔, 令眼睛被迫收集過多的強光, 令人有眼睛刺痛, 頭暈目眩的感覺。有些人的反應卻是相反, 室外強光迫令瞳孔縮小, 當要看辦公桌上的文件時, 會發覺好像光線不足一般, 容易做成疲勞了。在大機構的辦公室, 解決的方法, 是在「窗口位」處加強照明的燈光, 以「拉近」室外與空內的光線強度。

在溫度方面的理由很明顯, 一年之中最少有六個月, 室外的溫度都比室內的高, 熱力從窗外流進來, 像是在火爐旁工作。在大機構的解決方法, 是在近窗的地方, 加密冷氣的風口, 另外沿著窗邊設「風閘」, 讓冷氣在窗邊垂直吹下, 阻隔和抵消室外的熱力。可是如此一來, 卻令「窗口位」變成辦公室中的「寒帶」地區, 不但比其他地方溫度更低, 而且還不停的吹著「寒風」, 很多人都受不了, 就是穿著毛衣、外套等, 也被寒風吹得頭暈頭痛。

一些所謂甲級寫字樓的商業大厦, 外牆全是玻璃幕牆, 因光線和室內溫度, 得花更多的能源在燈光照明和冷氣, 實有違「環保」的原則。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炎夏中的矛盾


人皆苦炎熱, 我愛夏日長”,  出自唐朝第十四代皇帝唐文宗李昂, 相信因他貴為九五之尊, 無需在炎夏中作體力勞動的工作, 才會有此「晒命」之言。柳公權和應他的薰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 就一語道破, 也點出在當時夏日的氣侯概況。



連續多天的高溫酷熱, 最佳消暑之法, 莫過於躲在家中開冷氣。用個「躲」字, 確不為過, 為了不讓冷氣外洩, 需把門窗關上, 這還不夠, 遇上太陽從窗外曬進室內, 還需拉上窗簾, 如此一來, 就是在大白天, 室內也變得如暗室, 人就像「躲」在清涼的山洞裡了。但若要在室內工作, 則又需要開燈。



這是很予盾, 室外明明艷陽高照, 卻要拉上窗簾再開燈, 更搞笑的是,  香港的夏日, 通常都會吹著從海上而來清勁又清涼的西南風, 若居室的窗戶面向西南, 應該十分受惠, 但整個下午, 「西斜」太陽從窗外曬進來, 直至七時後落山為止, 因而被迫放棄免費又環保的西南風, 而「躲」起來開冷氣。



更奇怪的是, 在外面30多度的高溫下, 辦公室中的冷氣調校到20度或甚至更低, 否則一眾畢挺西裝恤衫領帶的男士們, 仍可能會汗流夾背, 可是女士們剛好相反, 一般夏日所穿的衣衫都比較單薄, 20度的溫度中, 不得不穿上冷氣褸甚至毛衫來保暖, 情況有如「開打冷氣打邊爐」一樣。



還有是現今世代的學生也太幸福, 課空可以有冷氣, 但很多學生也是受不了, 需要穿著毛衫、背心, 卻在午飯時離開學校時, 不知是否忘記除下或是別的原因, 仍然穿著毛衫、背心走到烈日下的街上, 實屬一奇景。



記得在少年時代, 家住公共屋, 那時不知冷氣是何物, 惟鄰居之間的關係比現時的密切得多, 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也比現時高得多, 雖不至可以夜不敝戶, 但彼此的環境都差不多, 也不擔心會有甚麼損失。在炎夏中, 一條長走廊兩旁的各家各戶, 都打開大門, 空氣得以流通, 能受惠於清涼的西南風的住戶, 也樂意通過此方式與鄰居分享清風, 大家都無需在家中開風扇。其實在空氣流通的情況下, 分享出去的清風越多, 反而有更多清風吹進屋中,利己也利人。



想起Lam的林子祥的《紅日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