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勁的南風, 伴隨著大雨,
為多天來的酷熱降降溫。但這只是室外溫度而已, 為了避免雨水打進室內,
不得不關上窗門, 如此一來, 享受不到清勁的南風, 還得開著冷氣, 否則在溫室效應下,
室內只會變得越來越熱。
在六、七十年代時, 常常看到一些唐樓分租房間招租的廣告,
賣點往往是「光猛」, 表示該房間是有窗的, 可以減少開燈的電費, 夏天也可以少開風扇。
窗門的基本作用, 是讓新鮮空氣流進室內,
並引進天然光線, 但以上的情況, 已令窗門失去了第一個作用。現時很多住宅, 都面對大馬路, 噪音、污濁的空氣, 也令有窗開不得。若猛烈的太陽直射進室內, 還得拉上窗簾, 再失去第二個作用。
記得以前居住過的地方, 夏天最高溫度會超過40度, 而冬天最低溫度卻是-5度以下,
一年中有如此大的溫差, 窗戶的設計是進退兩難: 大面積的玻璃窗門, 可以在寒冷的冬天時, 讓更多的太陽曬進室內, 令室內溫暖, 可是在晚上,
當需要開著暖氣時, 玻璃窗門卻是損失暖氣的最大途徑。相反, 在炎熱的夏天, 玻璃窗門又是外面熱力傳入室內的最大來源。面對這種矛盾, 解決的方法, 就是用深色、質料厚重的窗簾, 用以作為隔熱體, 阻擋熱力通過玻璃窗門流出流入, 保持室內恆溫。
「窗口位」在差不多所有的情況下, 都是最受歡迎的位置,
特別是在辦公室中, 更是「身份像徵」, 但很多人卻敬而遠之, 最多的原因是光線問題, 眼睛受不了, 其次是溫度。
在光線方面, 因室內較暗,
眼睛的瞳孔會放得較大, 以收集更多的光線, 可是在白天的室外, 會比室內的光線強得多, 已經放大了的瞳孔, 令眼睛被迫收集過多的強光, 令人有眼睛刺痛, 頭暈目眩的感覺。有些人的反應卻是相反, 室外強光迫令瞳孔縮小, 當要看辦公桌上的文件時, 會發覺好像光線不足一般, 容易做成疲勞了。在大機構的辦公室, 解決的方法, 是在「窗口位」處加強照明的燈光, 以「拉近」室外與空內的光線強度。
在溫度方面的理由很明顯, 一年之中最少有六個月,
室外的溫度都比室內的高, 熱力從窗外流進來, 像是在火爐旁工作。在大機構的解決方法, 是在近窗的地方, 加密冷氣的風口, 另外沿著窗邊設「風閘」, 讓冷氣在窗邊垂直吹下, 阻隔和抵消室外的熱力。可是如此一來, 卻令「窗口位」變成辦公室中的「寒帶」地區, 不但比其他地方溫度更低, 而且還不停的吹著「寒風」, 很多人都受不了, 就是穿著毛衣、外套等, 也被寒風吹得頭暈頭痛。
一些所謂甲級寫字樓的商業大厦, 外牆全是玻璃幕牆,
因光線和室內溫度, 得花更多的能源在燈光照明和冷氣, 實有違「環保」的原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