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大家日常所使用的銀行提款機, 或叫「自動櫃員機」(ATM
: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前身叫做「日夜提款機」(Cash
Dispenser), 是在七十年代初首先由匯豐銀行引入香港, 渣打銀行之後跟隨。當時的「日夜提款機」,
同現時的提款機在操作上大同小異, 但只能提取一個定額的數目,
匯豐銀行的是二百圓, 而渣打銀行則是二百五十圓, 以當時的「打工仔」平均月薪為四、五百圓計來, 已是半個月的「人工」了, 唔算「少嘢」啦! 起碼可以全日二十四小時任何時候提款, 無須等銀行開門再入內排隊。
而所用的提款咭, 兩間銀行的都叫「日夜提款咭」,
在英文方面就有分別, 匯豐銀行的叫 “Cash
Dispenser Card”, 而渣打銀行的則叫“24 Hour Cash Card” 。兩者都並非如現在的塑膠咭, 而是 由硬咭紙造成的,
大小如現時的提款咭及信用咭一樣, 上面有很多長方型的小孔, 如在八十年代 IBM 個人電腦出現之前, 所用的大型電腦 (Mainframe) 所用的資料咭 (Data
card) 上的方型小孔一樣, 由此推算, 當時的「日夜提款機」的「讀咭器」(Card reader), 很可能仍然是傳統的光學讀咭器。硬咭紙所造成的提款咭並不如塑膠咭般耐用,
銀行方面估計每張咭可用二百次左右。 假定該等提款咭的持有人, 完全是靠如此提款作所有的「使用」,
則每張咭應該可「捱」 得八、九年的。
當時的「日夜提款機」與現時的最大分別, 就是不用輸入
PIN (「個人密碼」), 而且每次提款之後, 提款咭都一定會被提款機「食咗」, 然後再由銀行寄回給持有人。原因是如前面所說,
當時的「日夜提款機」還是用光學讀咭器, 極易複制一張有孔的提款咭,
如果由提款機「食咗」, 起碼保證不會落入賊人手上, 再寄去持有人所登記的地址, 又可保證物歸原主。當時匯豐銀行的「日夜提款機」,
全港共有十部, 都是在最旺的地點, 而渣打銀行的共有十四部, 兩間銀行的 「日夜提款機」除了在中環、旺角、尖沙嘴及北角四處的比較接近外,
其他的都沒有直接競爭的。
在七十年代中期, 匯豐銀行把他的「日夜提款機」「升呢」,
最大的改變是提款咭變成塑膠咭, 沒有長方型的小孔。咭本身是白色,
正面如現時的信用咭般, 以黑色凸字印有持咭人的英文名 字及銀行戶口號碼;
背面則有磁帶, 寬度比現時的信用咭的磁帶寬約五毫米(mm), 而且是緊貼在咭的上方的邊, 不如現時的距離上方的邊約五毫米的。在提款機方面,
則如現時的差不多, 需要輸入 PIN, 提款之後, 提款機會將咭「吐」出, 而不再「食」了。雖然「升呢」了,
但提款額仍然是定額的二百圓。本來匯豐銀行最初是將「日夜提款咭」設定為每張咭每天可提款一次, 但後來被有些「醒目仔」發現, 是「每張咭每天可在每部機提款一次」, 如果走齊港島的五部機及九龍的五部機, 一天最多可提二千圓呢!
渣打銀行沒有跟隨將他的「日夜提款咭」「升呢」, 但卻在1979年, 安裝了全香港的第一部 「自動櫃員機」, 令香港真正進入自動化的銀行服務紀元。而匯豐銀行則要遲一年後才有 「自動櫃員機」。
我自己至今還保存有兩間銀行的「日夜提款咭」。
另篇再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