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Vivaldi 的 The Four Seasons


上星期, 趁著「立秋」後不久, 電台的古典音樂台, 在每個早上的晨早節目中, 都播出一個不同 版本的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中的一個樂章。

The Four Seasons Vivaldi 1723年時的作品, 雖然經歷了已差不多三百年, 仍然是最受樂 迷們歡迎的曲目之一, 亦是他最著名、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其中的樂章的演奏時間, 都是在 三至五分鐘之間, 所以亦經常是用作為音樂會中最後的 Encore 的曲目。

The Four Seasons 是由四套小提琴協奏曲所組成, 每套協奏曲都是一個獨立的單元。由於是 要描寫一年四季的不同, 各套協奏曲的風格亦因而各異,但卻都是典型的快--快三樂章結 構。在 Vivaldi 的時期, 協奏曲(Concerto) 這種曲式, 仍未「定型」, 在編排方面, 他是以「弦 樂四重奏」的組合來為獨奏小提琴作伴奏。

就是因為 The Four Seasons 非常細致地、形象地描寫四季, 每個樂章都很短, 特別適合古典音 樂愛好者的「入門」欣賞曲目, 而且有很多各種各樣、以不同的樂器, 來代替獨奏小提琴演奏 的「改編」版本。

個人有一張 The Four Seasons CD, 視為私人珍藏中之珍藏, 是由 Seiji Ozawa (小澤征爾) 指揮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小提琴獨奏者是 Joseph Silverstein, 是在1982年的錄音, CD 的皇牌公司 TELARC 出品。Seiji Ozawa 是世界十大指揮家之一, 1973年的第一屆香港 藝術節的開幕音樂會, 就是由他指揮的。

在上星期中由星期一到星期四, 電台所選播出的選段, 都是由幾位大名鼎鼎的指揮家, 和出名的 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的錄音: Karajan 指揮 Berlin PhilharmonicBernstein 指揮 Cleveland OrchestraSimon Rattle 指揮 BBC Radio Orchestra、和 Andre Previn 指揮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四天中所選播的, 都是從不同協奏曲中的不同樂章。但最特別的, 是在 星期五所播出的一個版 本, 的第一樂章 Autumn, Allegro in F major, 那原本是由獨奏小 提琴來演奏的旋律,  換 成是一件木管樂器, 其餘的組合, 聽來是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再加 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 的典型「弦樂四重奏」。那獨奏木管樂器, 我從頭到尾都以為是 Recorder (牧童笛), 但音色卻 是出奇的清脆、「亁淨」, 特別是那一連串的「琶音」, 簡直覺得獨奏者是「神乎其技」。等 到播完之後, 節目主持人才介紹, 那件獨奏樂器原來是 Panpipes (排笛)! 獨奏者是 Panpipes 大 師 Gheorghe Zamfir!

另編再續。

Gheorghe Zamfir - Antonio Vivaldi - Autumn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椰子很有益, 是耶非耶?(續篇)


從營養學上去看, 作為食物的一種, 究竟椰子是「好」還是「壞」的呢? 確是很難一言以敝之, 因為最常用作食物用途的椰油、椰奶、和椰子肉, 性質都各有不同。

首先是椰油。雖然是植物油, 椰油所含的飽和脂肪, 高達85%90%! 一般人都知道, 動物油(豬 油、牛油等) 都含有甚高的飽和脂肪, 而飽和脂肪都被認為是「壞」的, 會造成高膽固醇、增加 心臟病、和各類慢性疾病的風險。但又有認為, 植物性的飽和脂肪和動物性的飽和脂肪, 性質 是有不同, 應該 不會如動物性的般「壞」。

在化學性質方面, 不同食物是含有不同類的飽和脂 肪, 份量的組合 也不同。椰油中所含的飽和 脂肪, 以「月桂酸」和「豆蔻酸」為主, 而豬油、牛 油的,  則是「棕櫚酸」。還有, 飽和脂肪都 會引至膽固醇增高, 問題是「好」的膽固醇、還是「壞」的膽固醇。在這方面, 椰油有「好」 也有「壞」, 但引至「壞」的膽固醇增高, 是比「好」的為多,所以如果只是看到它那「好」 的一面, 轉用椰油來煮食, 可能會是得不償失。

就在不久之前, 有一項研究, 比較了香港和星架坡兩地的心臟病發的比率。雖然兩地在很多特 性方面都很相似, 在星架坡的心臟病發的死亡率, 比香港高三倍以上。研究人員認為, 這可能是 因為星架坡居民, 較多在煮食方面使用椰油和棕櫚油有關。棕櫚油雖然含有與椰油不同類型的 含和脂肪, 但所含的百份比與椰油不相伯仲, 都是被界定為不是「好」東西。

有一位澳洲學者, 在過去的二十五年, 研究印尼其中的一個大島, 蘇門答獵的人民的食物習慣與 健康狀況。傳統上, 他們的食物是以椰子為主, 但近年來, 因為經濟改善, 他們食用較多那些已 預先處理好的「現成」食物, 心臟病發率反而增加。那位澳洲學者發現, 當地的人民在食用椰 子及用椰油煮食的同時, 亦食用大量的新鮮蔬菜和魚類, 可能就此而「平衡」了椰子的「壞」 處。在他的研究中還發現, 心臟的健康與吸收甚麼的脂肪沒有太大的關係, 反而是整體的飲食 習慣更為重要。心臟病人大都較多食肉類、蛋、糖, 吸入較高的蛋白質及各類膽固醇, 而較少 食豆類和穀類等含有高纖維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有營養師建議, 如果喜歡椰奶的味道, 用來煮食時, 最好是配以蔬菜、雞肉、魚類、或豆腐等, 可以「平衡」了椰奶的「壞」處, 既可享受到椰奶的味道, 又是較為健康的食物, 兩全其美。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椰子很有益, 是耶非耶?


近來有一位同事, 差不多每星期都會買三、四個椰子回家, 一問之下, 原來其女兒聽說椰子水、 或一些椰子飲料很「有益」, 包括有助「控制體重」、延遲衰老、降低血壓及膽固醇、甚至對 一些慢性疾病也有幫助等。於是母女二人每天都吃椰子肉、飲椰子水。

因每人的身體狀況各異, 效果未必會盡相同, 所以沒有細問她們吃後的效果如何。但心想, 如果 真的有如此「神效」, 醫生應該用來醫治病人吧?!

同事的女兒所聽說椰子水的「益處」, 相信是誤解了一些椰子飲料在廣告中, 宣稱含有多種礦 物質、營養素、是「天然的運動後補充飲料」等。但是, 實際上椰子飲料所含的所謂「有益」 成份, 份量都是極微。對運動後最有需要的, 應該是鈉, 有助保持體內電解質的平衡, 但由於含 量之微, 相信要飲幾十公升該等飲料才有作用, 倒不如飲番杯淡鹽水還來得實際。同樣是有助 降低血壓的鉀, 含量也是微不足道而已, 斷不能說因為該等飲料含有該等物質, 就是「有益」。 況且該等飲料, 普遍都附加了很高的含糖量, 否則飲用者會覺得淡而無味, 飲到口「寡」, 幾難 吸引消費者再購買。就是因為含糖量高, 反令所謂「健康飲料」變成不健康。

在中醫學上認為, 椰子的各個部份的性質都不同: 椰子肉比較難消化, 性質是「濕熱」, 容易引 起便秘; 椰汁反而是 「燥火」, 多飲可能會引至喉嚨痛、 喉嚨發炎; 但椰子內的椰子水, 則屬 「寒涼」, 身體虛弱、「胃火」不足者, 不宜飲用。看來「生食」椰子的各個部份, 都各有各的 「禁忌」, 但經與中藥處理過之後, 又有不同的食療或藥療的效用。

從營養學上去看, 主要是集中在椰油、椰奶、及椰肉的性質。
另篇再續。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迷你風姐」打沉船


星期三那個「超級颱風」「尤特」, 雖然「冇乜料到」, 仍然在珠江口附近, 吹翻了一艘貨船。 相對來說, 1971年的「迷你風姐」「露絲」小姐所做成的破壞, 就大得多了。

在大約一個月前, 提到過當年「露絲」小姐在接近香港時, 突發雌威, 在當天下午搞到「三號風 球冇船搭」之後, 風力繼續增強, 直迫香港而來。當時其中的一艘由香港「過大海」(去澳門也) 的「大船」佛山號(當時港人習慣稱之為「佛山輪」), 因「露絲」小姐來得突然, 未能及時開去 澳門避風, 就在昂船洲對開海面, 下錨停泊, 在船上服務的近一百名船員, 全部留守船上, 以應付 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就在當晚, 「露絲」小姐不斷增強, 天文台最後在午夜前掛起「十號」風球。在風力最大的時 候,「佛山輪」的錨鍊被扯斷, 整艘船被強烈的東北風, 吹得隨水漂向港外西面的汲水門, 在大嶼 山東北角離岸邊不遠處翻側, 船頭向西面, 左邊船身浸在水中, 船上近一百名船員, 只有數人獲 救, 其餘的均告罹難。

對「露絲」小姐印象最深刻的, 隨了是近百名船員罹難之外, 還有是當年香港天文台所用的氣 象雷達, 能清楚追蹤到「露絲」小姐的中心「風眼」, 在凌晨時份, 在長洲與大嶼山之間的海面 由南向北掠過, 再吹向青山(現時的屯門西面), 然後轉向西北遠離香港。記得當年從收音機中聽 到天文台如此的報告, 簡直是震撼, 可以如此精確!

記得「露絲」小姐過後不久, 曾隨行山隊到過該處的山頭, 下望翻沉了的「佛山輪」, 當時所拍 下的黑白相片, 現時全部都「下落不明」了。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由「鵲橋」想起

今夕何夕? 七夕是也!

七月初七, 牛郎、織女、鵲橋的故事, 都已經講了千百年了, 無謂再重複。

由鵲橋, 想起在小學 二、三年級時, 讀過一課書, 標題為「橋」, 課文是: “我在河邊玩, 看見兩 道橋, 地上的一道, 樣子像彎弓, 天上的一道, 樣子也相同, 顏色有七種, 看誰猜得中。這不是 甚麼「無厘頭IQ題」, 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彩虹」吧。

彩虹是一種相當普遍的自然現像, 是因為陽光射進空中的小水滴, 經過折射和反射而成。陽光 會以不同角度射進水滴中, 在水滴內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 而以40度左右的反射最為強烈, 造 成我們所見到的彩虹。當陽光進入水滴時, 先折射一次, 然後在水滴的背面再經反射, 最後在 離開水滴時, 再折射一次。因為水滴對陽光有散射作用, 不同顏色的光在水中的折射率又有不 同, 紅光的折射率最小, 偏向的角度亦最小, 反之藍光的折射率最大, 偏向的角度亦最大, 不同顏 色的光, 就以不同的角度離開水滴, 所以我們可以見到彩虹的七種顏色。由於光在水滴內曾被 反射, 我們見到七種顏色的次序, 與光譜的相反, 紅光在最上方, 藍色在最下。

太陽光在水滴內, 有可能經過第二次反射, 才離開水滴, 以較大的角度散射開去, 在「第一道彩 虹」 的上方形成第二道彩虹, 因為經過兩次反射, 光的亮度較弱, 顏色的次序亦是倒轉的。

前面提過, 陽光在水滴內的反射角度, 40度左右的最為強烈, 如果太陽與地平線的角度是超過 40, 被折射和反射的光線, 會是射向地面, 我們不會看見彩虹。所以彩虹只會是在早上和傍晚 時出現, 中午時是不會有彩虹的。

彩虹其實並非出現在空中的特定位置。它只是我們看見的一種光學現象, 位置是視乎我們觀察 的所在點, 與太陽之間的夾角而定, 但必然是在太陽的相反方向。如果傍晚時下了一場大雨, 雨過天清後, 有人會看見彩虹從觀塘跨到柴灣, 有人卻說是從尖沙咀到銅鑼灣, 而在長洲的居民, 會看見是在南丫島的上空。這是普通不過的自然現象, 可能因為香港的空氣不是太好、或是雨 過後天不清、陽光不夠猛烈、又或是高樓大厦太多、阻擋了地平線, 而不容易見到彩虹, 更難 得見到兩道彩虹同時出現而已, 相信並不是顯示甚麼「天意」吧。

縱合以上各種形成彩虹的因素, 要看到彩虹, 其實並不是太困難, 只要是空氣中有足夠的水滴、 陽光的角度適合, 就有機會了。例如在大瀑布附近、噴水池旁邊, 都是最佳地點, 甚至在公園裡 見到工人用水喉來為大樹淋水時, 空中的霧氣中, 也出現了「迷你」彩虹。

曾經在高速公路上駕車時, 見到彩虹在前方的不遠處, 但覺彩虹隨著我駕車向前, 而不斷的往後 移, 像是永遠追不到的。

美麗的彩虹, 只是虛幻。

Judy Garland - Over The Rainbow


林子祥的「七月初七」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The Seekers (三)


久合必分。1968, 正當 The Seekers 在樂壇達到巔峰之時, 主音女歌手 Judith Durham 宣告 離隊作個人發展, The Seekers 亦宣告解散。在他們解散後, 他們以前所屬的唱片公司, 出版了 他們的精選歌曲唱片集, 在澳洲連續17個星期銷量第一位, 在英國也是連續6個星期佔第一位, The Beatles 的唱片銷量從第一位打下來, 亦令 The Rolling Stones 的唱片無法打上第一位, The Seekers 的往績, 可算輝煌也!

樂隊解散後, 各成員均各自另尋出路, Athol Guy Bruce Woodley 重返電台和電視台, Keith Potger 重回英國, 在翌年1969,「另起爐灶」, 組成 The New Seekers。不過, 1974 , 也是久合必分, 亦宣告解散。還記得在當時香港電台的一個節目「青春交響曲」中, 聽到節 目主持人伍家廉說: “The Seekers已經解散咗, The New Seekers 亦都解散埋 。之後, 曾收藏 過一套 The New Seekers 的精選歌曲黑膠唱片, 可惜亦是因為以後的多次搬家, 而不知所踪。

The New Seekers 解散後的翌年, 1975, Athol Guy, Bruce WoodleyKeith Potger 三人 自行重組 The Seekers, 引入新的隊員, 但由於在風格上有改變, 重組後的 The Seekers, 無法 再重拾過往的成功, 個人亦不喜歡「新」的 The Seekers1988, Brisbane (布理斯本) 的 「世博」閉幕禮上, 由「新」的 The Seekers 唱出「舊」的 The Seekers 的名曲“The Carnival is Over”, 但因為沒有了 Judith Durham 那把獨特的聲線, 效果不如前, 他們亦在同年解散。

1992, The Seekers 組成的三十週年紀念, 「原班」四人, 相約了一起聚頭, 目的純是聚舊, 相互了解一下各人的近況而已, 完全沒有重組的意思。不過, 兩個月之後, 以「原班」四人重組, 並在澳洲、紐西蘭及英國作巡迴演唱, 重拾當年的成功。2000, 奧運會及「殘奧」在澳洲的 雪梨舉行, 原本安排了 The Seekers 在閉幕禮上唱出他們的「招牌歌」“The Carnival is Over”, 但因為 Judith Durham 在意外中跌倒受傷, 而被迫取消, 改為在「殘奧」的閉幕禮上唱出, 而當 晚, 她還未完全復完, 是坐在輪椅上演唱的。

今年五月, The Seekers 在澳洲的巡迴演唱中, Judith Durham 突患腦病, 需急送入院, 其餘的演 唱會無耐要取消。

至今, The Seekers 有四首歌的 Single 銷量是超過 1,000,000, 全是他們的「招牌歌」 : “I’ll Never Find Another You”, “The World Of Our Own”, “Georgy Girl”, “The Carnival is Over”, 其中的“The Carnival is Over”, 更是「招牌中的招牌」, 單就是在英國, 銷量已超過1,400,000 !

“The Carnival is Over” Tom Springfield 改篇自一隻傳統的俄國民歌, 早在十九世紀時已非 常流行。1967, Tom Springfield 去過參觀巴西一年度的「狂歡節」後, 有感而發, 利用該民 歌的主旅律, 重新編曲, 填上歌詞而成。自從由 The Seekers 唱紅之後, 該曲已成為了在澳洲的 大型活動的閉幕禮上的「當然」話別歌曲了。

“The Carnival is Over” 的歌詞:

Now the harbour light is calling
This will be our last goodbye
Though the carnival is over
I will love you till I die

Like a drum my heart was beating
And your kiss was sweet as wine
But the joys of love are fleeting
For Pierrot and Columbine

Now the harbour light is calling
This will be our last goodbye
Though the carnival is over
I will love you till I die
Though the carnival is over
I will love you till I die

The Seekers - The Carnival Is Over.(1968)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The Seekers (二)


The Seekers 是在1962, 在澳洲的南部大城市墨爾本組成。他們的歌曲的風格, 在當時來說, 很像是「民歌」, 但又比「民歌」為「搖滾」, 若說是「搖滾」, 又不夠「搖滾」, 就是他們那 種「民歌式的搖滾」, 令他們獨樹一幟, 亦是個人喜歡他們那個組合的原因。在六十年代時, 有 很多唱「民歌」的歌手和組合, Bob Dylan, Joan Baez, The Brothers Four, Everly Brothers, Peter Paul And Mary 等。他們的「歌路」都有同一特點, 就是很「統一」、很「一致」, 聽 了一、兩首, 同聽了一、二十首, 甚至一、兩百首, 都是差不多, 很刻板、很悶, 反而如 The Seekers , 更多變化、更多趣味、亦更「襟」聽。

在組成的初期, 他們出版了兩隻 Single, Waltzing Matilda(這首歌另篇再介紹) Bush Ballad, 都是澳洲的本土民歌, 成功打入了墨爾本流行榜的40位之內。

1964, 他們作為隨船表演樂隊, 跟隨一艘郵輪去到英國, 在那裡遇上了赫赫有名的流行曲作曲家 Tom Springfield (已故英國女歌手 Dusty Springfield 的哥哥), 他擅長寫「民歌式的搖滾」歌 曲, 為他們寫了“I’ll Never Find Another You”, 在當年年底推出後, 馬上打入英國流行榜的頭40位內, 在翌年的19652, 同時在澳洲及英國的流行榜上, 進佔第一位, 亦同時在美國流行榜上升到第四位, 成為第一隊澳洲組合, 能夠同時打上在三地的流行榜中的頭五位。

Tom 乘勝追擊, 接連為他們寫了“What Have They Done To The Rain” “A World Of Our Own” 等他們的 「招牌歌」。在該年底, Tom 將一首俄國民歌的旋律改篇, 填上歌詞, 成為一曲 “The Carnival is Over”, 一推出之後, 就馬上同時成為在澳洲及英國流行榜上的第一位。這初步墊定了他 們在樂壇的地位, 亦讓一般樂迷以為他們是英國組合。 “The Carnival is Over” 更成為他們「招牌歌」中的「招牌歌」, 1988年的布理斯本「世博」、及2000年的雪梨「殘奧」兩個閉幕禮上, 都是由他們唱出此歌作為「話別」; 此歌至今仍然是在英國最暢銷的 Single 中的頭50位。

他們還有更多的「威水史」。1966年在 Wembley Arean (溫布萊球場) 的一個流行音樂會中, 他們與當時的四大樂隊: The Beatles, The Rolling Stones, The Animals, The Springfields 同場演出。同年十一月, 重新灌錄 “Morningtown Ride”, 最高登上英國流行榜的第二位。十二 月, 一曲“Georgy Girl”, 在美國升到第二位, 成為他們在美國最成功的一首歌。1967年三月, 他 們返回澳洲作巡迴演唱, 在墨爾本的一個球場內所舉行的音樂會, 入場人數超過200,000, 被正 式列入〈健力士紀錄〉中的《在南半球最多觀眾的音樂會》。

1968126, 是澳洲的180年國慶日, 他們被選為當年的“Australians Of The Year”( 澳洲 傑出國民), 是至今為止,唯一的一個得到該榮譽的組合。2002, 為了紀念 The Seekers 成立
40週年, 澳洲郵政局發行了特別紀念郵票。2006, 墨爾 本的「港產」市長蘇震西(另篇再詳 細介紹), 頒授墨爾本市的「榮譽鎖匙」給他們。

另篇再續。

The Seekers - I'll never find another you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Morningtown Ride 與 The Seekers


前篇提到, Morningtown Ride 原是一首「搖籃曲」。那是美國歌手 Malvina Reynolds 1957 年時的作 品, 並以Single來灌錄發行, 之後有很多歌手亦曾灌錄過。

世事有時真奇怪, Malvina 在最初的版本, 未有引起樂迷的注意, 可能因為是「搖籃曲」吧。之 後,也有不少歌手唱過, The Seekers 1964 出版的大碟〈Music For Pleasure〉中, 也收錄了 這首歌, 並未能在任何流行榜上佔一席位。到了1966, Tom Springfield (以故的英國流行女歌手Dusty Springfield 的哥哥)才將之打上英國流行榜的第二位。之後, 陸續在多張兒童歌曲的大碟中, 也有收錄此曲。在1970, 原作者 Malvina, 在她出版的兒童歌曲專輯中, 再灌錄一個全新的版本。之後, 就是連帶兒童節目Sesame Street (芝麻街) 所出版的插曲專輯, 也有收錄此曲。

跟紅頂白, 古今中外皆如是!

不過, 在眾多版本中, 最為流行、最受歡迎的、還是 The Seekers 的版本, 甚至有不少樂迷, 還 以為 The Seekers 是此曲的原唱作者呢。我個人不但也最喜歡 The Seekers 的版本, 他們亦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流行樂隊組合之一。

最先知道有這隊組合, 是從他們的幾首名曲開始, 包括 “I’ll Never Find Another You”, “A World Of Our Own”, “Morningtown Ride”, “Georgy Girl” 等。 他們的歌唱風格, 是個人喜歡他們的 主要原因, 而印象最深刻的, 是主音歌手 Judith Durham 那把非常獨特的聲線, 至今仍未聽到過 像她那樣的嗓子, 比較接近的, 是七十年代後期, 一個不太出名的日本男歌手, 因凡晃。

很多流行樂迷都以為 The Seekers 是一隊英國樂隊, 其實他們是一隊地地道道的澳洲組合, 隊 員全是澳洲人。除了唱得之外, 名人都是樂器的「多面手」, 而且都是各有「來頭」: 樂隊的 「靈魂人物」Bruce Woodley 是樂隊的主要作曲作詞人、主音歌手 Judith Durham 在大學主 修鋼琴及聲樂、Athol Guy Keith Potger , 在組成 The Seekers 之前, 都各自組織過流行樂 隊, 而且都是電台及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

1962年組成, 到今年五月, The Seekers 還在澳洲各地作巡迴演唱, 頭尾超過半個世紀! 但是 中間的離離合合、「人來人往」, 真正體驗「變幻才是永恆」。

另篇再續。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從「小白船」到「坐火車」


幾星期前, 被「小白船」這首兒歌, 鈎起了不少回憶。還有另一首很有趣的, 就是「坐火車 」, 相信是中國的「土產」歌曲吧。與「小白船」不同的是, 「坐火車 」的節奏很輕鬆跳躍, 歌詞 內容很活潑地描寫小孩子們玩坐火車遊戲的情景。

記得在那個年代, 香港的幼稚園在唱遊堂上, 老師都會教唱一首有關火車的歌: “火車快飛, 火車 快飛, 穿過高山, 跨過大海, 一天走了幾百里; 快到家裡, 快到家裡, 火車交通真便利

當年的 「火車」, 當然不及現時的「電氣化火車」、「高鐵」等, 每小時都能走幾百里, 那時的 是真正的「火」車, 靠燒煤炭令水產生蒸汽, 來推動火車頭, 拉動整列車卡, 讓上千人、上千噸 貨物, 一天能走幾百里, 已是很了不起了。就算現時香港的「東鐵」(前身是「九鐵」、「九廣 鐵路」), 都只是在1984年才全面「電氣化」而已, 在之前的是用柴油(俗稱「油渣」) 機推動的  車頭。

從「國產」的「坐火車 」, 又想起一首類似的「來路貨」, The Seekers Morningtown Ride, 雖然兩首歌都是以「火車」為主題, 旋律與歌詞的內容, 卻有很大的不同。

「坐火車 」很明顯是一首兒童唱遊歌曲, 很具體、形像地描述小孩子們如何玩坐火車的遊戲。 「來路貨」則不同, 原本是一首「搖藍曲」, 所以節奏比較輕、比較慢。歌詞中是描述小孩子 們在通宵行駛中的火車上「過夜」, 目的地是「很多里」外的 Morningtown, 很具體地描述列 車上的工作人員, 各司其職的情形。歌詞內容很 「正面」, 火車的汽笛聲, 是催眠的聲音; 不論 晴天或雨天, 都是美好的一天; 縱使是車外下雨, 小孩子們在火車廂內, 都是暖融融的。

「坐火車 」的歌詞 :

小板凳,擺一排,
小朋友們坐上来。
這是火
跑得快,
我當司機把
車開
轟隆隆,轟隆隆, 轟隆隆


抱洋娃娃的靠窗坐,
拖小狗的往後挪,
皮球積木都擺好,
大家坐穩就開車,
轟隆隆,轟隆隆, 轟隆隆


穿大山,過大河
火車跑遍全中國,
大站小站我都停,
注意車站别下錯。
轟隆隆,轟隆隆, 轟隆隆


哎呀呀,
哎呀呀,,
你們一個也不下?
收票啦,
下去吧,
換批客人再開車。
轟隆隆,轟隆隆, 轟隆隆



Morningtown Ride 的歌詞 :

Train whistle blowing, makes a sleepy noise,
Underneath their blankets go all the girls and boys.

Rocking, rolling, riding, out along the bay,
All bound for Morningtown, many miles away.

Driver at the engine, fireman rings the bell,
Sand man swings the lantern, to show that all is well.

Rocking, rolling, riding, out along the bay,
All bound for Morningtown, many miles away.

Maybe it is raining where our train will ride;
All the little travellers are warm and snug inside.

Rocking, rolling, riding, out along the bay,
All bound for Morningtown, many miles away.

Somewhere there is sunshine, somewhere there is day,
Somewhere there is Morningtown, many miles away.

The Seekers Morningtown R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