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樂師「工傷」與西洋樂器的設計(二)


前編提到, 個人覺得, 西洋樂器的設計, 可能導致樂師們「被受傷」。

在龐大的交響樂團中, 由近百甚至更多的樂師組成, 有二十種以上的樂器, 一般大眾最熟悉的, 應該是小提琴了。

在西洋音樂中, 小提琴被認為是「完美的樂器」。演奏小提琴的姿勢, 看來相當優雅、潚洒, 特 別是高大的演奏者, 穿著白恤衫、黑色燕尾服, 一走出台前, 就已有懾人的魅力。還有演奏小提 琴時, 可以坐著、站著、甚至隨著音樂節拍邊演奏、邊起舞的, 十分靈活。但是, 其演奏姿勢, 卻不太乎合「人體工程」的自然規律。

首先是拿起小提琴的姿勢。為了維持演奏時的靈活性, 理論上琴與身體只應有四個接觸點: 下 巴、肩膊、大娒指的左邊、及食指的根部。不過, 在演奏時, 手指是不停的在指板上移動, 不能 分擔承托琴的重量, 這就變成由下巴和肩膊來把琴「夾」著了, 如此會不自覺地令至頸部、肩 膊、及背部的肌肉緊張, 特別是專業樂師們, 每星期幾十小時的練習、彩排、演出時間, 而且通 常一練就是連續數小時, 絕非一般業餘人士可以想象、相比的。

第二是手指按音的姿勢。在拿起琴、手指還未按在指板上, 前臂已需要向外翻, 而手腕則需要 向內彎, 當手指、特別是尾指按在指板上時, 前臂的肌肉會相當緊張, 手腕更不在話下, 所以很 多專業小提琴樂師, 都患有如網球運動員常有的「網球肘」。

第三是拿弓。為了保持運弓時的最大靈活性, 「標準」的方法是以大娒指、食指及中指三隻手 指拿著弓, 由前臂帶動手腕作拉弓及推弓的動作, 為了要把弓拿緊, 大娒指的第一關節承受頗大 的壓力, 而手腕的是橫向的動作, 不是最自然的向裡外翻動, 亦易造成手腕的損傷。

最後是整體姿勢。在演奏小提琴時, 身體的重心會稍為傾向左方及前方, 會造成背部兩邊、及 腰部的肌肉緊張, 特別是在需要一邊練習、一邊看曲譜時, 情況會更差。

總體來說, 演奏小提琴時的姿勢, 會造成身體左右及前後的肌肉不平衡的緊張程度, 如專業小提 琴樂師們的長期及高強度的演奏, 引至肌肉勞損的「工傷」。

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樂師「工傷」與西洋樂器的設計(一)


看到一則新聞, 講述澳洲的各大交響樂團中的樂師們, 大部份都因為「工作過勞」, 而患上不同 程度的「工傷」, 但這卻是一個忌諱的問題, 患者都盡量避而不談, 因為擔心因而失去工作。

在二、三十年以前, 「工傷」基本上是從事體力勞動者所「專有」, 白領之中, 可能只有打字員 才會有的手指及手臂勞損職業病。近十多年來, 辦公室中已普遍使用電腦, 打字員式的勞損, 已 經普及到差不多每一個白領, 加上工作壓力, 現時社會上普遍也明白到, 「寫字樓」中的白領們, 並不一定會比藍領們舒服。但估不到的是, 現時竟然連那群「藝術工作者」, 也有職業病式的「工傷」。

新聞的內容, 是引述一份在2012所做的調查報告的結果, 其中發現有84%的樂團樂師, 都有不同程度的「工傷」或痛症, 以至影響到他們的演奏。有過半數的患者, 在未完全復原之前, 就要繼 續演奏工作。他們最常見的「工傷」原因是: 過度的肌肉緊張(82.4%), 演奏時間太長(82%), 姿勢不良(77.9%), 體能不足(67%), 和熱身不足(66.7%)等。患者們都盡量避免談及他們的傷患是 與演奏工作有關, 因為現時社會上普遍認為, 「演奏」只是一門「輕可」的工作而已, 樂團的管理層不會接受那是傷患的原因, 最終樂師們只會失去演奏工作, 卻比較難「再培訓」去做其他的工作。

究竟樂師們的「工傷」是否因為工作過勞呢? 據一般的樂團的演出編排, 每年的樂季大概只有 十個月, 每一星期有一至兩場演出, 每場演出之前, 需要有兩天跟指揮一起的排練時間, 當然還 未包括個人的練習時間。嚴格來說, 他們工作時間和勞動強度, 不會超過在工廠中的工人吧。

據一位有參與調查的「肌肉骨骼解剖學」醫生認為, 樂師們的「工傷」, 主要是與他們職業中 獨特的「不良」演奏姿勢有關。他們在練習、演奏時, 大部份都是使用身體前面的肌肉, 長時 間的拿著樂器, 固定在同一姿勢上, 很容易造成肌肉疲勞, 日復一日的, 在未有足夠休息讓肌肉 恢復疲勞之前, 又重複同一造成疲勞的因素, 累積起來, 引至肌腱發炎、肌肉勞損等「工傷」。

除了那些「外因」, 也不可忽視樂師們自身的「內因」。有不少樂師在體能上不夠「fit, 肌肉 力量不足以承擔長時間的演奏工作。樂師們應該視他們的演奏, 是如體育運動一樣的強度的活 動,  之前要有適當的熱身, 之後要有足夠的休息和恢復疲勞的措施, 平常更應有定時、適當的體育運動, 以增強肌肉力量來防止受傷。

不過, 從最根本處去看, 個人覺得, 西洋樂器的設計, 可能是導致樂師們受傷的「先天因素」, 樂 師們是「被受傷」的。

另篇再續。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八爪魚的八隻爪


距離今屆「世界杯」開幕還有差不多三個星期, 已經有不少人開始「預測」那個國家的球隊會 是今屆的「盟主」。在四年前的2010年「世界杯」中, 德國的一隻八爪魚「保羅」, 曾經準確 「預測」德國隊在分組賽及淘汰賽中的勝出球隊, 及準確「預測」西班牙為冠軍隊, 因而聲名 大噪。

這是否因為「保羅」有任何「特異功能」呢? 那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海洋生物學家早就發現八 爪魚的腦部比較發達, 智力相對比其他海產類生物高, 甚至有學習能力。但令他們大感不惑的 是, 雖然八爪魚是百份之百的「軟體動物」, 全身完全沒有骨骼, 但牠們的那八隻爪, 卻從不會 「打結」纏在一起, 爪上的吸盤也不會吸著身體的其他部份。

有骨骼的動物, 因為受到關節活動幅度的限制, 活動的組合有限。但一隻長而沒有骨骼的軟爪, 可以有無限個不同的活動組合形式, 八爪魚更有八隻爪, 雖然有比較發達的腦部, 要同時控制、 協調各隻爪的活動, 幾乎是沒有可能。在過去的研究中發現, 八爪魚的腦部, 似乎是不知道各隻 爪的活動, 更談不上控制和協調。

最新的研究發現, 八爪魚以很簡單的方法, 就解決了那複雜的控制難題。原來八爪魚的表皮, 會 分泌一種特別的化學物質, 令到吸盤不會吸著身體其他部份的表皮。

研究人員從一隻八爪魚切斷一隻爪, 用來做實驗, 那隻八爪魚會重新再生長出被切斷的爪, 而那 剛被切出來的爪, 還會保持有活動能力長達一小時之久。

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 那隻斷爪會抓著、吸盤會吸著各種物體, 卻完全不會抓著、吸著那些被 八爪魚皮包裹著的物體, 即使偶然接觸到, 那抓著的力量, 都會比抓著其他東西時的要小得多。 由此顯示, 八爪魚的八隻爪, 會互相「排斥」, 從而不會「打結」纏在一起。

這個研究的結果, 對未來的「軟體機械人」的設計十分重要。顧名思義, 「軟體機械人」就如 八爪魚般的「軟體動物」, 沒有固定的外觀結構形態, 可以隨著環境的需要而隨時改變形狀, 使 之更容易在複雜的環境中, 跨越各種障礙物, 行動更自如, 但又不會令自身纏在一起, 無法再活 動。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我所知道的越南文化(四)


越南人也慶祝中國的農曆節日, 趁機可以大吃大喝一番, 但很奇怪, 他們極少有肥人, 這可能是 在傳統上, 他們大部份都是需要勞動的農民, 但也可能是與他們的食物習慣有關。

越南地處熱帶, 溫暖而潮濕, 是個魚米之鄉。他們的食譜很「自然」, 當然都是以當地盛產的物 料為主。食物是以「菜多肉少」, 配以河鮮、 海鮮, 是現時標榜的標準健康食譜的「菜肉魚」 食法, 所以極少見到他們有肥人。在口味方面, 以很鹹、很辣、酸、及濃味為主, 這可能是因為 地處熱帶, 平常飲水多令至「口淡淡」有關。他們沒有如廣東人所喜歡的餐頭「滾淡清湯」, 而是喜歡較濃的「羹」, 最普遍、最受歡迎的是「羹酸」(酸辣湯), 用料包括瘦肉絲、蟹肉、 蝦、豆腐、蛋等, 味道卻是酸多過辣, 十分醒胃

他們的食物全都是「無辣不歡」的, 辣椒是必不可少的配菜, 甚至會來一碟「清炒辣椒」, 就算 是「三文治」, 裡面也有辣椒, 他們認為, 沒有辣椒, 吃不出食物的味道。見過最誇張的, 是在冲 咖啡時, 也在杯中放隻辣椒, 否則「飲而不知其味」云云。

在調味方面, 「魚露」是必不可少, 地位就如廣東人的「生抽」一樣重要。在西方國家裡, 很多 烹飪節目中, 主持人說「今天我們會煮中國菜」, 鏡頭馬上給抬上的一樽「生抽王」來一個超 大特寫, 如果「今天是煮越南菜」, 大特寫的「主角」, 就會是一樽「魚露」了。這些就是西方 人對「中國菜」、「越南菜」的理解, 可以說是「很膚淺」, 但也反映了這兩位「主角」的代 表性。除了用作調味之外, 飯桌上也必然有碟魚露, 就如廣東人有碟豉油一樣。

在香料方面, 最普遍的是香茅和薄荷, 香茅多用在烹煮肉類, 而薄荷則用在粉麪中。相信大家最 熟悉的越南食品, 就是「生牛肉粉」, 越南人只叫做「粉」, 因為實在太普遍了, 只是一個字, 大 家就知是「乜事」, 就如我們說「去食碗麪」, 大家都心裡有數是去食碗「雲吞麪」一樣。一 碗好的「粉」, 除了是牛肉要新鮮、要薄外, 最重要的, 還是那個「湯底」所用的香料, 每個越 南家庭主婦, 都有由自己的祖輩一代傳一代的「家傳秘方」。

越南人在婚嫁、喜慶中, 也有如廣東人一樣的「擺酒」, 到賀的客人, 也需要「識做」帶同適當 的「入場券」出席, 但卻不如廣東人般在「入場」時放下「入場券」, 而是在中段主家逐枱向 賓客敬酒時, 客人才逐個「開綵」。一般都是相熟的朋友圈子、或是有關的親戚們坐埋一枱, 在「開綵」時, 就有如在玩 Show Hand 般一樣緊張刺激。不過, 無論誰是「牌面」最大的「贏 家」, 都只是贏個「面」而已, 始終最後都是由主人家全部「大擸」。如事前不了解這樣的習 俗, 一早將「人情」交給主家, 就會面對相當尷尬的處境了。

全篇完。

PS:

有朋友留言, 問為何在下會知道得如此詳細。

其實以上所提到過的, 全都是個人在與越南朋友相處時的親身體驗, 從他們處得到的第一手資 料。個人覺得, 要了解異國文化, 最重要的是抱開放態度, 千萬不可以自己的「小宇宙」去量度 身外的「大宇宙」; 還有的是「要聽古就千萬不可駁古, 一駁古就無古聽了」。

謝謝賜教。

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我所知道的越南文化(三)


中文在使用名詞之時, 都一定會在前面加上「量詞」, 如一「個」人、一「隻」狗、一「支」 筆、一「張」枱等。「量詞」有幾十個之多, 不同的名詞, 用不同的「量詞」, 所以真是會學死 老外的。雖然有些廣東方言是「個雞隻人」, 但基本規律也很相近。越南話中用的「量詞」很 少, 只有幾個, 例如N個人, 說法是「N人」, 沒有「量詞」, 其他大部份的「死物」, 也是沒有用 「量詞」的, 但「動物」, 包括魚類海產等, 均一律用「隻」, 水果蔬菜等則用「粒」, 一般的食 物, 如糖、餅、蛋糕、麪飽等, 都是用「個」, 就算是在餐館點菜, 也是「一生牛肉粉」、 「二 蔗蝦」等, 而不是「一碗」、「二件」(他們沒有「兩」) 的。

越南雖然很努力的想擺脫與中國的文化關係, 但中國文化的影響, 實在是非常的深。除前兩篇 所提到過的之外, 更有的是在日常生活上。如民間也拜祭祖先、供奉觀音、在各個佛誕時到廟 堂燒香還神、使用農曆、也有如中國的「十二生肖」, 奇怪的是, 其中少了排第四的「兔」, 卻 換上了「貓」, 據他們所說, 可能因為越南是熱帶地方, 不適合兔子生長, 所以傳統上是沒有 「兔」, 就以常見的家畜之一的「貓」來取而代之。此外, 他們會在初一及十五食齋、也慶祝 各個中國的農曆節日, 如新年(越南話叫做「年新」)、清明節、中秋節等。清明節也有掃墓, 中 秋節有食月餅、拜月光。他們也有慶祝「五月初五」的節日, 但他們不知道那是中國的端午節, 絕不知道那與中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的故事, 更不知為甚麼要慶祝, 他們理解那天為 「年中的新年」, 可以趁機大吃大喝一番也。

在過農曆新年時, 他們的準備功夫與廣東習俗非常相似, 也是煎堆、油角、年糕、糖制品、揮 春、團年飯等, 新年也有拜年的習俗, 頭一次大家見面時, 第一句是「祝恭年新」(恭祝新年), 跟著是「年新發 達」(新年發財), 對女性會多加一句「青永不老」(長青不老) 等。

另篇再續。

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我所知道的越南文化(二)


前篇提到, 越南話當中, 有非常多的字都有相應的漢字, 而書寫的文字, 是以拉丁拼音, 所以如果 懂得基本的拉丁拼音音標, 就可以毫無困難地讀出越南文字, 問題卻是未必懂得其意思, 不能好 像中文的「六書」中的「指事」、「象形」、「形聲」及「會意」那四種字, 就算不懂發音, 最少也可以「估到幾成」是甚麼意思。

從那些「五十後」、「六十後」的口中所知, 他們所受的教育, 是被告知「中國曾經佔領越南 幾千年, 法國幫助越南脫離中國, 並協助越南獨立, 所以在越南很多古蹟中有中文字, 就是有力 的証據」。還有「成吉思汗沒有到過越南, 因為越南沒有草原讓他的馬隊馳騁」。他們不但不 知道法國曾是侵略者、殖民統治者, 而且更有些「八十後」, 要到法國去「追溯越南的文化根 源」云云。 所以非常容易明白, 為了要擺脫同中國的歷史、更重要的是文化關係, 他們必須要 有一套「自己的文字」, 才能讓他們的後代相信, 他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 用拉丁拼音這種古老文字, 會令人更以為是「古老文化」。

相對地, 那些「五十後」、「六十後」, 不但從教育中知道有孔子, 更認識李白的詩、蘇東坡的 詞, 還好的是, 他們都知道那些都是中國的文化遺產。還有他們也常會說一些四字詞彙, 經他們 略為解釋, 馬上就可以意會到, 那些其實都是100%中國成語而已, 如「米已成炊, 木已成舟」、 「一石二鳥」等, 但他們還以有「如此美麗的詞句」而引以為傲。

深受中國的文化影響, 人際之間互相稱呼時很有禮貌, 在家中, 一定以父母為最尊, 這反映在兄 弟姐妹間的稱謂上: 弟妹對「大哥」、「大家姐」的稱謂是「哥二」、「姐二」, 「二哥」、 「二家姐」的是「哥三」、「姐三」等, 如此類推, 因為是家中「最大的哥」是父親、「最大 的姐」是母親。夫妻之間, 不論誰的年齡較大, 均一律以「哥妹」相稱, 所以父母一早已是家中 的「哥一」和「姐一」了, 子女只可以從「二」開始。

在數字方面, 越南文也如中文的從一到十之後, 就是十一、十二、….、二十一、….等等, 有趣 的是, 「零」與「不」是一字一音, 但卻是兩個不同意思的。不知道他們對「四」字是否也有 甚麼忌諱, 「三哥」、「三家姐」不會稱作「哥四」、「姐四」, 而用另些字代替, 一般人也不 明白為何如此, 只知道是「傳統」。但很清楚的是, 越南文中「四」字的發音, 與「死」字的相 差甚遠。
另篇再續。

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我所知道的越南文化(一)


朋友剛去過越南旅行, 一連多日寫了他的所見所聞。我雖然從未踏足越南, 但有超過二十年與 越南人相處的經驗, 對他們的文化, 也「略識之無」, 所以也想來湊湊熱鬧。

越南曾長期是中國的一部份, 受中國的影響非常深遠。在姓氏方面, 除了「阮」(Nguyen)及 「范」(Pham)這兩「大姓」之外, (Tran)、李(Ly)、張 (Truong)、黎(Le)、文(Van) 、徐(Tu) (Cao), 都是非常多。在名字方面, 也很中國化, 男子很多為「強」、「安」、「明」、 「雄」、「文」等, 女子則很多「梅」、「蘭」、 「桃」、「雅」、「鳳」、「雲」等。

要了解文化, 先從文字及語言開始。就我所認識的越南朋友中, 六、七十歲以上的, 大都能讀寫 中文字, 能講一種或以上的廣東方言; 四、五十歲的, 多是能講不能讀; 四十歲以下的, 最多只能 說「早晨」、「多謝」、及一些單字而已。這也不足為怪, 他們是「七十後」, 都不是在越南 出生, 沒有了那個生活環境, 就承傳不到早輩的語言。相信現時在香港的八十後、九十後, 也沒 多少人能講原籍的「鄉下話」吧。

除了廣東話外, 他們的「第一語言」, 當然就是越南話了。越南話當中, 有非常多的字都有相應 的漢字, 而且很多都與廣東話的發音非常相近。如朋友在文章中, 經常提到越南分為三部份的 「北中南」, 越南話的發音就如廣東話的「北仲南」, 「聰明」如廣東話的「洞明」, 而「特 別」一詞, 發音更是100%的一樣。還有的如「伯」、「姨」、「姐」、「走」、「病」、 「餅」、 「麪」、 「齋」、「羹」 (他們不叫做「湯」) , 發音都非常相近。但是「別客 氣」一詞, 卻是更似是普通話。 可能是受中文的「古漢」的影響, 他們還保留著一些現時我們 已經很少用的詞語, 如「番扯」(回家) 、「一起」(「一次」也, 並非「一齊」) 等。

越南文的文法很有趣, 特別是在形容詞上, 不如中文的「形容詞 + 名詞」, 而是倒過來的。例 如「痛頭」、「攰眼」、「燈紅」、「人高」、「枱大」等, 還有的如「很熱」是「熱很」、 「咁辣」是「辣咁」、「靚女」是「人美」, 奇怪的是,「靚仔」卻是「美男」。但在形容動詞時, 大部份是「動詞 + 副詞」的, 如「識少少」、「買很多」等, 但有些卻是倒過來, 如「食慢慢」、「行快快」等。如一般中國人一樣, 一般越南人對自己的母語也是沒有研究和分析, 所以一般人也不知道為何如此。

他們亦可能是保留了古老的中國「禮義之邦」的傳統, 一般平輩在見面時, 都是以「哥雄」、 「姐梅」等相稱, 而對長輩, 一定冠以「伯」、「叔」、「姨」等的。

另篇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