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平衡、平衡、還是要平衡


有些 Earth-friendly 的同事很細心, 留意到停在停機坪上等待上客的飛機, 機尾部份都是不斷有 廢氣噴出的, 在登機後, 也留意到有引擎在不斷運作的聲音, 更曾就此向航空公司投訴, 認為飛 機不是在「運作中」, 仍然排出廢氣及發出噪音, 乃「不環保」的操作, 需要「停機熄匙」也。

各位, 飛機雖然停在停機坪上, 沒有乘客, 但是大家都應該會注意到, 在離開飛機時, 機艙內部簡 直就如海嘯過後的廢墟一樣, 凌亂不堪。在大家離開後, 機艙內會有很多工作人員在工作: 收拾 「殘局」、清潔打掃、上落行李、食物、垃圾等, 機艙內必須保持有燈光照明、空氣調節、 保 持冷藏設備運作等, 而上落各種貨物均是以機械操作, 那種種所需的動力來源, 都是電力, 是來 自機尾部份的輔助發電機的。如果這些電力是由機場來提供, 當然可以減少在機場上的廢氣和 噪音, 但飛機的電路設計會複雜很多, 而且也只不過是將廢氣的排放轉移到發電廠而已, 若是由 飛機「自給自足」, 是一個「平衡」兩面的措施。

除上述的功能之外, 輔助發電機更重要的作用, 是為飛機的主引擎在「撻火」發動時, 提供足夠 的電力。 當主引擎開始操作後, 會帶動機上的主發電機為全機提供電力, 輔助發電機就可「休 息」了。大家會注意到, 當飛機停在跑道上準備起飛前的一剎, 全機的燈光均暗下來, 只剩下緊 急照明燈, 連空調系統也停下來, 這是讓飛機可以「集中全力」, 衝上雲霄, 之後才一切回復正 常。

飛機除了要平衡機艙內的氣壓和耗油量、平衡續航力和排碳量、平衡廢氣排放和靈活性之外, 最重要的, 是平衡機身重量的分佈。飛機在起飛前, 機師需要一張全機重量分佈表, 準確列明全 機的總重量, 和重量的分佈, 然後決定用那種「起飛模式」。

在沒有乘客和貨物時, 機身的重量是平衡的, 左右的重心在飛機的中軸線上, 前後的重心在兩機 翼的橫線上, 在裝上貨物、行李時, 也可以準確知道其重量, 安排平衡的分佈, 但是乘客的重量 和分佈, 就不容易了。全機總重量的40%以上, 是在機翼上的油箱上, 乘客重量對左右平衡的影 響, 微不足道, 但前後的平衡, 因為 Moment(力距) 的效應, 對平衡的影響就敏感得多了。

基於私隱, 不能問乘客的體重, 更不能要求乘客「過磅」, 還有的是, 乘客可以選擇在機票特定 範圍內的任何機位。為了解決這問題, 唯有假定乘客的「平均體重」, 成年人為87公斤, 十二歲 以下的小孩子為32公斤。

在今年五月, 一班從澳洲首都Canberra起飛的內陸航班, 就是因為地勤人員的疏忽, 幾乎在起飛 時發生意外。該載客量170人的班機上, 80名小學生, 全部是坐在機尾部份。負責 Check-in 的地勤人員, 在填報重量分佈表時, 錯誤地將他們填報為成年人! 以每個人相差(87-32)=55公斤 計算, 80人就是4400公斤了, 加上Moment(力距) 的效應, 飛機變得較實際上的「頭重尾輕」。 當機師根據錯誤的資料而選定的「起飛模式」來起飛時, 才發覺機頭向下, 幸好機師經驗老到, 臨時作適當調整速度, 才避過一次意外呢!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從飛機艙到「低碳飛機」


有同事亦提出, 可否把機艙的氣壓加大到正常大氣壓力呢?

答案當然是完全可以。

海拔2500米的高度的氣壓, 是一般人可忍受的最低氣壓, 在再低的氣壓中, 肺部會較難從吸入的 空氣中攝取其中的氧氣, 人就有可能因為缺氧而出現「高山反應」, 需要吸氧氣來幫助呼吸。 一般人到外國滑雪時, 大部份的滑雪場都只是在海拔2500米以下, 各人都很容易適應, 即使是到 國內的雲南、四川等在2500米以上的地方, 或甚至是西藏4500米以上的, 只要是乘坐巴士或火 車, 慢慢地提升海拔的高度, 人體還是可以適應, 但若是乘飛機「一步到位」, 很多人都會受不 了。

大家可以想象, 飛機飛在近乎真空的11000米高空上, 機艙內部與外面的環境的關係, 就如前篇 提到過, 那被壓得變了形的膠水樽的情況相反, 機艙內部會向外膨脹, 有可能令至機體爆裂, 若 增加機艙內部的氣壓, 就必須相應地加強機體結構的強度, 及密封設備的水平, 這當然會增加建 造成本及機體的重量, 消耗更多汽油, 2500米的高度的氣壓, 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平衡點。現時最 新的 Boeing-777 Dreamliner, 機艙內部的氣壓, 相當於在海拔1800米的高度, 乘客是會感到比 較舒適的。

有些 Earth-friendly(姑且譯作「地球友善」) 的同事表示, 他們會把航空公司所用的飛機型號, 列為考慮的因素之一, 如果他們在「自由行」時, 會優先選擇那些「排碳量」比較低的「綠色 型號」飛機。

其實這只是自欺欺人。「排碳量」低即是耗油量低, 這點航空公司肯定比乘客們更關心。現代 的長途客機的「排碳量」, 已比50年前的減低超過70%, Boeing(波音) Airbus(空客) 這兩大飛 機製造商, 均聲稱他們最新的機種, 已做到「將每名乘客飛行100公里只耗用3公升汽油」, 這個 耗油量的數字, 和我的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的差不多, 是屬於難以想象的「慳油」。還 有的是, 現代的長途客機在出發起飛時, 所攜帶的汽油的重量, 可以達到全機總重量的45%! 若 多帶點汽油, 無疑可以提高飛機的續航力, 在有突發情況時, 可以轉飛他地或盤旋, 但卻需要消 耗更多的汽油, 來運送那額外的汽油, 所以必須找出一個最佳的組合, 令航機更「環保」。例如 在大約兩星期前, 有兩班從美國不同地點起飛的飛機, 差不多同時到達澳洲的雪梨, 但因為雪梨 機場其中的一條跑道, 發現有不明碎片, 需要封閉半小時作清理, 就是因為那兩班飛機均沒有多 餘的汽油作盤旋半小時, 結果需要轉飛他地, 之後再飛回雪梨, 令延遲的時間更長。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為何「飛機餐」都是難吃的


聖誕新年的長假期將到來, 很多同事都已經開始「轉慢波」, 日常之間最多討論的就是渡假: 參 加那間旅行社、旅行目的地是那裡、乘搭那家航空公司的航班等。隨之而來的, 是各人互相交 流乘搭各家航空公司的航班的經驗, 各人最重視的, 都是「飛機餐」的質素。結論是: 所有航空 公司的「飛機餐」都是難吃的。

首先聲明, 個人完全沒有任何航空公司的股票, 只是就事論事而已。航機上的「飛機餐」不好 吃, 除了是食物的質素及烹調的方法之外, 更重要的, 是機艙內的環境這個「外因」, 對乘客自 身的「內因」所起的作用。

除了生活在高山、高原地帶的人之外, 絕大部份人都是生活在正常大氣壓力之下。現代的民 航客機, 飛行高度一般都是在離地面11000, 在那裡, 溫度是 -50度、空氣稀薄、氣壓接近零, 人類不可能生存, 所以機艙都是密封的, 裡面的氣壓調節到相當於離海拔2500米的高度, 比我們習慣接近海平面的氣壓低, 溫度亦控制在25度、而濕度是20%左右。機艙內的空氣不斷循環、 過濾, 亦不斷從外面抽取亁燥、寒冷的空氣, 經加熱和加濕之後, 與機艙內的空氣混和, 不斷保 持供應新鮮空氣, 一般是在數分鐘之內, 能將整個機艙內的空氣完全換新一次。

在機艙內的低氣壓和低濕度的環境下, 我們味覺中的鹹、甜、酸、和苦, 都會大大減低, 剩下的 只有對辣味和食物原本的鮮味的感覺, 所以甚麼食物都會變得「無尼味道」。解決的方法, 可 以在烹製的過程中, 對食物「加鹽加醋」和加糖, 但卻不利乘客的健康, 特別是對那些有腎病和 糖尿病的人尤甚。剩下的, 唯有是以辣味來刺激味覺了, 所以不管是那家航空公司, 「飛機餐」 都是難吃的。

還有一點, 在機艙內的低氣壓下, 水的「沸點」是90, 即在90度就「滾」了, 用這個溫度的水 來冲茶和冲咖啡, 還不會是馬上就送到乘客面前, 無怪乘客總會覺得連茶水都不「夠熱」了。 同一道理, 在機艙內的低氣壓下, 開了瓶蓋的大樽裝汽水, 裡面被加壓的二氧化碳, 會比在正常 氣壓下的「走」得更快, 所以連汽水也「無咁好飲」。同樣的是, 如果是飲礶裝啤酒, 亦會發 覺開礶後倒進杯裡時, 大部份是泡沫, 就算是原礶來飲, 亦會是「一口泡」, 所以在飛機上, 就是 連一般飲品也是「差」的, 不受影響的, 相信只有是酒精類飲品和果汁了。

有同事問, 如何知道機艙內的氣壓是比較低的呢? 很簡單, 相信大家都有把膠樽瓶裝水帶上機的 經驗。裝滿水上機時「好地地」的, 飲剩多少或空樽下機後, 會發覺膠樽像被壓得變了形。這 是因為膠樽內的空氣, 還是被樽蓋密封在機艙內的較低氣壓下, 飛機著陸之後, 外面就是較高的 正常大氣壓力, 有彈性的膠樽, 就被壓得變形了。若果是完全空樽, 不防試把樽蓋不要完全扭緊, 下機後, 膠樽就不會變形了。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從「印度洋海嘯」十週年想起


還有大約兩星期, 就是「印度洋海嘯」十週年, 那是發生在2004年聖誕節翌日, 印尼西面的印度 洋海底的發生地震, 引起的海嘯, 海浪高達30, 蓆捲印度洋週邊的國家, 受影響的有十四個, 人 命損失接近三十萬。其中一個嚴重受災的是泰國, 是香港人的一個熱門渡假地方, 令大家記憶 尤新。

該次地震及海嘯, 在歷史上人命 損失第五多, 1900年有地震紀錄儀以來, 紀錄得的第三大地 震, 9.3, 震動時間是最長, 在中國紀錄得的震動時間是500! 據地震學家觀測得, 整個地 球也因而抖動, 幅度達 1cm! 然而令人感到最震撼的, 是之後隨之而來的海嘯, 從大量由遊客所 拍攝到的視頻, 和災區的照片, 可見海嘯的破壞力。

30米的海浪, 即超過十層樓的高度, 但有紀錄最高的海嘯的海浪, 530! 比起香港島的太平山 的552, 只是略低22米而已, 是很難想象吧。

那是發生在195879日的「阿拉斯加大地震」, 準確地點是阿拉斯加的 Lituya Bay (列圖亞 灣) 。從地理上, 那是一個由冰川所侵蝕成的峽灣, 長約10公里, 闊約三公里, 最深之處約200, 然而峽灣的出口處, 深度僅為十米, 峽灣的三面都是超過1200米高的冰山, 地勢似一個淺水盤。

當天發生的地震為8.3, 震央距離 Lituya Bay 20公里, 因為當時是夏天, 是冰雪融解的時候, 地震引起峽灣週邊的冰山雪崩及山崩, 估計約三千萬立方米的冰雪、沙泥石塊等, 在短時間中, 跌落峽灣內, 就如一個人突然坐落一個裝滿水的浴缸中, 大量海水無法迅速從峽灣的出口處排 走, 引至水位暴漲, 激起的海浪達530米。

研究人員在地震之後發現, 峽灣山頂上的一個冰川湖, 湖水低了30, 估計湖水是因為山崩而流 入峽灣中, 大量的湖水加海水, 解釋了為何有530米的海浪。研究人員亦發現, 在峽灣海平面以 上500米的所有樹木, 全被冲走。

雖然那次地震及海嘯是如此強烈, 但因為人口稀少, 可幸死亡人數為五人。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以數學治療「病態賭徒」


看到一則花邊新聞: 澳洲雪梨大學的「病態賭徒治療中心」的研究人員, 提出一革命性的方法, 以教授數學來治療那些「病態賭徒」。

「賭搏」在澳洲是合法的, 每個省的首府城市都有賭場。此外, 每星期在各省各地, 都有多場賽 馬, 馬迷除了「入場」之外, 也可以到「投注站」下注, 一般「入場」的馬迷都是那些退休人仕, 只視作為社交場合, 就算是在「投注站」下注的, 都只是「小賭」而已, 絕少有人會「瞓晒身」 的, 而每年十一月的「墨爾本盃」, 則是全澳洲的大日子, 差不多是「全民下注」的。但賭場與 賽馬, 均非「病態賭徒」的來源。

澳洲各省都有本省的「六合彩」, 更有全國的「六合彩」, 在澳洲內部任何地方, 都可以投注, 有趣的是, 市民並不是到「投注站」投注的, 而是到「書報店」的「六合彩櫃台」, 那些「書報 店」的規模, 遠超香港的「書報攤」, 大小起碼在一千平方呎以上, 專門售賣報紙、雜誌、各式 賀咭、禮物、及文房用品等。還有一些「六合彩」專門店, 通常都是只有五十平方呎大小, 但 可以在該處投注, 及領取小額彩金, 若中了頭、二、及三獎的, 當然就要到「六合彩」總部了 。 很多人都有投注「六合彩」, 抱著「刀仔鋸大樹」的心理, 在有大額「金多寶」時, 很多同事、 朋友等都會「夾錢大包圍」, 投注額可以高達五千萬澳圓!  但「六合彩」也不是「病態賭徒」 的來源。

在澳洲更普遍的, 就是遍佈各地的Club(姑且譯作「俱樂部」) , 其普遍程度, 可以達到平均每 一萬人口就有一間, 每間的規模都起碼有數萬平方呎, 有些更在十萬平方呎以上。法例現定, 每 間Club都只能接待其會員, 及隨同會員而來的賓客。會員的會費約是象徵性的每年五澳圓, 或 三年十澳圓, 六十歲以上的長者, 會費更有優惠。在那些Club, 都設有酒吧、餐廳、咖啡廳等, 食餐及飲品的價錢都相當合理, 有些Club還提供免費的「機冲」的奶茶和咖啡, 是退休人仕的 好去處。更有些Club附設18洞的高爾夫球場, 打一場高爾夫球的費用, 平過在五星級酒店食一 頓自助餐。

為何Club會提供如此的「著數」呢? 答案就是, Club裡面的「角子老虎機」了。根據法例, 一間Club可以擁有的「角子老虎機」的數目, 是與會員的數目掛鉤, 會員越多, 「角子老虎機」 的數目就可以越多了, 會員們在「打機」時所輸的錢, 才是Club的主要收入來源。為了令「打 機」更有吸引用力, 每部機都有可能出現「中彩池」, 更有將一組「角子老虎機」連線在一起, 增加「中彩池」的機會和彩金額。

不少人都認為, 每部「角子老虎機」裡面都有一套預設的程式, 在特定的情況下, 就一定會出現 「中彩池」, 只要不斷的在同一部機「堅持下去」, 「彩池」就一定是你的了, 輸得越多, 就表 示越接近出現「中彩池」。就是基於這個「信念」, 很多人就在「角子老虎機」面前, 日以繼 夜的「打」, 成為「病態賭徒」。
研究人員的治療方法, 首先是要讓那些「病態賭徒」知道, 根據法例, 每部「角子老虎機」中的 程式, 都必須是完全random(隨機) , 是無可能「捉路」的。跟著是教授他們基本的「概率」 (Probability) 的原理, 讓他們明白到, 他們沒有可能會「打」贏那些「角子老虎機」, 更沒有 「堅持下去, 就是勝利」的可能。

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見血就暈


「藍筋」雖然看來是藍色, 裡面流著的血始終是紅色的。一提到個「血」字, 有些人馬上會感 到噁心、胸口作悶、頭重腳輕等, 有些人甚至會暈倒。

提到個「血」字就暈的人, 只是極少數, 但有2% 4%的人, 一見到血, 就一定會暈倒, 這樣不 單會令他們感到尷尬, 為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更重要的, 是在毫無警告之下而暈倒, 隨時會對生 命有危險。

現時醫學界對見血就暈的原因, 還不大清楚, 但可知的是, 在所有暈倒的案例中, 因心臟問題的 約佔15%, 其餘的85%, 包含見血就暈的, 都是因為血壓突然降低, 令腦部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 應, 而導致暈倒。

令血壓突然降低的原因, 最常見的是久坐之後突然站起、或站立太久、及在炎熱天氣之下缺水 等。之外的還有如打針、劇烈痛楚、突然的情緒轉變、包括大喜大悲、緊張、恐懼、長者們在劇烈咳嗽、打噴嚏、大小便後等, 而見血就暈的人, 絕大部份都會因打針所造成的小小痛楚而暈倒, 更遑論是抽血了。

其實身體對血壓突然降低, 會有非常有效的自然調節功能。當腦部感覺到血液供應減少時, 會 向身體其他部份, 特別是雙腳, 發出訊號, 令該處部份的肌肉收緊, 迫使更多的血液流向腦部。 如適當地利用這個機理,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減低暈倒的機會, 如交叠雙腳、蹲下來等。 如不幸真的暈倒, 就需要躺下休息, 有時感覺到暈的只是幾秒的時間, 但可能需要十多分鐘、甚 至半小時來恢複。那些見血就暈的人, 可以在需要打針或抽血之前約半小時, 喝下大約500cc的 水, 會有助提升血壓, 減低暈倒的可能。

雖然還不大清楚見血就暈的原因, 有研究認為, 這可能是因為怕血, 見到血後, 會感到恐懼和緊 張而暈倒。有理論甚至認為, 這是人類的另一種自我保護機能。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 經常會 遇到猛獸襲擊, 需要逃命, 但有些較弱者沒能力逃走, 更會驚到暈倒。可幸的是, 大部份猛獸都 只會捕食活的動物, 驚到暈倒的人, 猛獸會以為他們已死而不理, 繼續去追那些在跑的人, 暈倒 的人反而可逃過一劫呢。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藍筋」與「藍血人」


辦公室中的一位同事, 工作了42年後, 宣佈「榮休」。在他的送別會上, 他用雙手捧著送給他的 禮物來致謝辭, 那時我才第一次注意到, 他的雙手的手背, 滿佈粗粗凸起的「藍筋」。

那些所謂「藍筋」, 其實是血管, 裡面流著的, 是紅色的血。記得還是小孩子之時, 貪玩用電筒 貼著手掌照, 發現全隻手掌都是半透明的紅色, 完全沒有任何藍色的部份。那些血管, 只是在透 過表皮時, 才會看來是呈藍色的「藍筋」。但為何血管又會看來是藍色的呢?

第一個原因, 是光學因素。人的皮膚與血管都是半透明的, 光穿過之後, 在血管內作多次的「內 部反射」, 在過程中, 紅、黃、橙等「波長」較長的光波差不多被完全吸收, 剩下青、藍、紫等 的光波反射離開血管和皮膚, 使血管呈藍色。

第二, 是血液中所含的氧氣。血液中的氧氣是由血紅蛋白來攜帶, 每個最多能攜帶四個氧份 子。 在剛離開心臟流入動脈時, 血液充滿氧氣, 血紅蛋白亦攜帶著最大容量的氧份子, 並呈鮮紅 色的, 令血液也是鮮紅色的。血液沿著血管流到身體各部份, 血紅蛋白漸漸放下氧氣, 帶走二氧 化碳, 而變為深紅色, 從靜脈流回心臟。那時的血液, 雖然仍是紅色, 但已是較為接近「瘀藍」 色了。

第三個原因, 是血管本身, 視乎大小和藏在皮膚下的深度。含有鮮紅色的血液的動脈, 一般都是 較細小和深藏在皮膚下, 肉眼不容易見到, 而靜脈則較粗大, 和接近皮膚表面而被見到, 但最少 也是在皮膚表面0.5mm以下, 因為如上述的第一個原因, 形成「血管是藍色」的印象, 有些靜脈 是剛在皮膚表面下, 也是呈紅色的。

最後一個原因, 是大家都不想聽到的, 就是自己的腦的問題, 更清楚一點的, 是腦部處理從眼睛 傳來的訊息時的「錯覺」, 是皮膚及週圍的色素, 令我們感覺血管是藍色的, 尤以白種人為甚。

在十九世紀中葉, 最先有西班牙的所謂「貴族」, 自稱是「藍血人」, 因為他們養尊處優, 不見 太陽, 令他們的白皮膚看來更白, 表面的靜脈顯得更藍, 相對農夫等勞動人民, 被太陽曬黑皮膚, 「藍筋」就沒有那麼明顯了。現今世界, 已經沒有甚麼「貴族」了, 但仍有人用「藍血人」一 詞, 來形容那些所謂上流社會的人呢。

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秋風起, 黃葉落


記得在小學時的一編課文: 秋風起, 黃葉落, 黃葉, 黃葉, 你飛到那裡? 你落在那裡?”

星期五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 算起來, 現時應該是深秋、初冬的時份了, 雖然日間最高 氣溫還是二十多度, 公園中的樹木, 早已洞悉先機, 樹葉變黃了, 有些更已開始落葉了。香港 這個在海邊的亞熱帶氣候的地方, 我們只能見到樹葉在秋天變黃, 在其他不同氣候、不同地理 環境的地方, 樹葉在秋天會變成多種顏色, 紅、黃、橙、紫、棕……., 甚至一樹多色, 無怪在深 秋時份, 大家都遠飛各方, 希望可以看到各種綠色以外的樹葉。個人就曾經在同一時間、同一 地方, 見到多種不同顏色的樹葉。

無論在甚麼氣候和地理環境下, 樹葉在春、夏時都是綠色的, 這因為是樹葉中的葉綠素, 吸收陽 光光譜中的紅光與藍光, 進行光合作用, 同時卻反射綠光, 所以令樹葉呈綠色。葉綠素是地球上 整個生物系統的食物鍊中極重要的一環, 但本質卻是不穩定和容易衰變, 所以植物要不斷的製 造葉綠素, 以作補充, 令樹葉保持綠色。

到了秋天, 太陽的照射時間漸漸減短, 也因照射的角度漸小而漸漸減弱, 樹葉得不到足夠的陽光, 亦減少、甚至停止製造葉綠素, 原本已存在樹葉中而被葉綠素所掩蓋的其他色素, 類胡蘿蔔 素單寧、及花青素等, 就成為主角了類胡蘿蔔素的「濃度」決定樹葉是呈黃、金黃、或橙 色, 單寧令樹葉呈棕色, 而令人最感浪漫的紅葉, 是花青素的傑作也。不論樹葉變成甚麼色, 過 了一段時間, 最終都是枯萎而成為落葉。

為何樹木還要花費能量來維持落葉之前的顏色呢? 至今植物學家也還不太確切知道, 有一理論 認為, 是利用那些綠色以外的顏色來「警告」害蟲: 該等樹葉快將枯萎, 沒有足夠營養素, 勿來 侵害! 因為在不同氣候、不同地理環境的地方, 樹木會遇到的害蟲不一樣, 所以用不同的顏色來 對付不同的害蟲也。

要看紅葉, 無需要去加拿大, 也不一定要去日本或韓國, 北京外圍的香山, 紅葉也非常出名, 每年 的十月中至十一月中, 都有「紅葉節」, 那裡的紅葉, 相信大家都應在2008北京「殘奧」閉幕禮 上見過吧。

有關秋天及紅葉的歌有不少, 最經典的, 應是劉家昌的「楓紅層層」, 還有的是關正鮑慧珊 的「這個秋天」, 當然不能少的是譚詠的「愛食生抽」了

劉家昌-「楓紅層層」


關正傑 + 鮑慧珊 - 這個秋天


譚詠麟- 愛在深秋

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六)


大家都不會反對, 「等」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更痛苦的, 是對方不知道你在等。歷年來有很多歌曲, 都是與「等」有關的, 個人認為有幾首較具代表性: 五十年代時李香蘭的「三年」, 六十年代姚莉 的「痴痴地等」和崔萍的「總有一天等到你」, 八十年代後期張洪量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和 Richard Marx 的 ‘Right Here Waiting’, 還有的是九十年代初期張學友的「總有一天等到你」。

有趣的是, 六十年代及之前的, 都是有關女方在「等」, 而且都是充滿淒傷和怨恨, 八十年代之後的, 卻是男方在「等」, 情感卻很不同, 張學友的「總有一天等到你」, 更是輕鬆跳躍、正面得多。

以下是該幾首歌的視頻, 各位自行欣賞好了。

崔萍 - 三年


靜婷 - 痴痴地等


崔萍 - 總有一天等到你


張洪量 -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張學友 - 總有一天等到你


Richard Marx - Right Here Waiting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五)


到了1909年, 在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的一家電話公司, 面對日漸增加的電話用戶和「接線生」數目 配合的問題, 於是委任了一位工程師 Agner Krarup Erlang 去研究解決方法。在他的研究報告中, 他所應用的數學分析方法, 被認為是最早的一份 Queueing Theory, 之後陸續有工程師加入研究和 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電話用戶快速增加, 「轉駁站」的工作日益繁重, 對用 Queueing Theory 所計算出的數據, 要求更精準, 於是Queueing Theory 漸漸轉為數學家的研究範疇。

在過去的一百年間, Queueing Theory 的理論基礎都沒有大改變, 只是隨著時代及社會生活習慣的 改變, 應用的範圍變得很廣泛, 凡是服務「需求」有可能超過「供應」而要「等」的, 背後都有他 的影子, 如之前提過多次的人的排隊例子; 也有不能看到的、只是「感覺」到的, 如在打手機時需 要「等」若干秒、想click 入某網站時需要「等」、用提款機時螢光幕顯示反應「遲鈍」, 都是因 為大量的使用者, 在同一時間要求同一「處理器」的服務。

值得一提的, 是類似「電話理財」、或「電話諮詢」的服務, 用戶打通電話之後, 聽到的是 語音指 示, 要求根據所需要的服務類型, 在電話鍵盤上按1、2、3…., 然後再在不同的服務類型中, 根據 服務的詳細內容, 再反覆按1、2、3….。此等設計的概念, 是如 Window 的 Menu 及 Submenu, 「引導」用戶一步一步的「表達」他們需要的服務, 用戶無需有太多的科技知識, 以「電話理財」 為例, 用戶所需要的, 只是一個電話, 就可以做到絕大部份的日常理財了, 相對後來發展的「網上銀 行」 , 用戶需要有電腦、或如電腦的設備, 又需要能接駁到互聯網, 更需要有使用電腦的知識, 對一 般長者來說, 是頗大的挑戰。

聽過不少朋友投訴有關「電話諮詢」的服務, 最多表達的不滿, 都是「反正都是有人答問題, 為何 之前要反覆按1、2、3….呢」。道理很簡單, 接聽「電話諮詢」的Operator, 都不會是個中通才, 為了可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Operator 都是專門在某一範疇內, 以旅行社為例, 負責訂機票、酒店 的職員, 不大可能會做過旅行團領隊, 就算是領隊, 也有專門國內線、東南亞、歐洲等的分別。

更有些「電話諮詢」的服務, 情況類似以前提過的銀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不同的是, 對服務機 構來說, 打電話進來的用戶都是一樣, 但答話的Operator的「身價」卻不同, 所以會以按1、2、3.. 的方法來「過濾」, 讓一些初級Operator去處理那些簡單直接的問題, 而把複雜的, 留給「身價」 高的資深Operator, 這樣既提高服務質素, 又可節省成本, 讓用戶「等」也「等」得較有價值。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四)


要大家都「等」得「公平」, 就需要排隊。有時大家所「等」的, 都是同一個「對象」, 如醫生、 巴士; 或所「等」的「對象」不一定同一個, 但卻有基本一樣的「性質」, 如銀行櫃員、航空公司 櫃枱等。前者因為無法減低等候時間, 所以很容易處理, 一個跟一個就是, 非常簡單直接, 而後者可 以 通過增加「對象」的數目, 來減低等候時間, 但卻增加了提供服務的成本, 問題的核心是: 如何在 合理的等候時間、與最低的服務成本之間, 取得一個適當的「平衡點」, 即是用最少的「資源」, 來提供合理的服務水平。這就涉及Operational Research (運籌學) 其中的一科,Queueing Theory(排隊理論) 。

應用 Queueing Theory 在特定的排隊環境中, 可以根據已提供的服務「資源」 (「對象」的數目), 去預測排隊需要的等候時間, 從而調整「資源」的分配, 來達到合理的服務水平。有趣的是, Queueing Theory 最初的發展, 並不是為了解決人排隊的問題, 而是為了提供合理的電話服務。

電話的發明, 是經過很多人的研究成果, 但是在1876年, 被 Alexander Graham Bell 獲得專利。最 初的電話, 只能做到「點對點」的通話, 兩年後, 發明了第一個「轉駁站」之後, 通話才可以做到 「一對N」通話的服務, 但因為費用實在太昂貴, 只有50個用戶, 其中大部份為政府機構。之後隨著 用戶增加, 成本降低, 陸續吸引更多可以負擔得起的用戶。

當時的「轉駁站」, 完全是由人手操作, 當一個用戶需要打電話給另一用戶, 是先打到「轉 駁站」, 由那兒的「接線生」接聽, 用戶告訴「接線生」需要打給的用戶, 然後再由「接線生」經 過一輪 「接線」的過程, 把二者的電話線路接通, 才可以開始通話。若在同一時間, 打到「轉駁站」的 用 戶數目比「接線生」的數目多, 較遲打進來的用戶, 就需要等候了。以當年來說, 負擔得起昂貴服 務費的電話用戶, 都是非富則貴、或有權有勢的人, 他們可以「等」的耐性很有限, 為了不過份得 失他們, 電話公司 唯有增加「接線生」的數目, 以減低用戶的等候時間。當年「接線生」是一份 「高技能」的工作, 每一名都要受過特別訓練才可勝任, 增加「接線生」的數目, 亦即增加了電話 公司的經營成本。
這是一個「兩難」的處境。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三)


人們都知道「等」是必須的, 除了要「心中有數」、不要「悶」之外, 最重要的, 還是要「公平」, 人們最受不了的, 是有人可以「遲來先上岸」!

在文明社會中, 人們可以接受某種特殊的「遲來先上岸」, 如在醫院急症室讓危急病人優先得到治理、或是在超市中有「特快線」, 讓那些只買十件以下物品的顧客, 可以優先結賬等。但在絕大部 份的情況下, 人們都會要求「公平」。在世界各地, 曾有不少類似的個案, 因不公平的排隊結果, 而搞出甚至動刀動槍的暴力事件。

最普遍的例子, 是以前在銀行、機場航空公司櫃枱處排隊, 十個櫃員十條隊, 排那條隊會較快純屬「彩數」, 於是經常有幾個家人、同事、朋友等分頭排隊, 看誰先到, 然後一擁而上的過去「打尖」, 爭執由此而起也。現在大家當然會馬上想到「排一條隊啦」, 但這個看似很簡單的解決方法, 據說最先是由幾家美國公司, 差不多同時想出並使用的, 那包括Citibank, American Airlines, 及一 間售賣雪糕甜品的連鎖快餐店Wendy’s。從效率的角度去看, 「排一條隊」絕非是最好的方法, 但肯定是最公平的方法, 絕對不會出現有人可以「遲來先上岸」, 顧客在排隊時, 也「順氣」得多。

世間不竟沒有絕對公平, 尤其是在商業社會中, 以商業角度去看世界。以銀行服務為例, 即使是最基本的提款和存款, 並不是每一個在「蛇餅」中的顧客都是一樣的, 提取五百圓現金和存入一張五百萬圓的支票, 銀行花在櫃員上的成本基本一樣, 但對銀行的經濟效益卻相差很大, 銀行當然要以 更高的服務效率來吸引、挽留那些大客戶, 辦法是以「分而治之」, 在「公平」的大原則下, 讓 Some are more equal。現時走進各大銀行的分行中, 都會發現起碼有三條不同的隊, 在排隊中的人數有很顯著的不同, 很多走進銀行的人, 都不是以第一時間「飛撲」過去那條最短的龍尾的, 大家都明白, 原則很簡單: 自己手上的「紅簿仔」中的結存銀碼的數字越短, 需要排的隊則越長, 反之亦如是。在機場航空公司的 Check-in 櫃枱前的情況亦差不多, 你為機票付出的錢越少, 排的隊中的人數則會越多。

在銀行中「排一條隊」並非最有效率, 尤以大的分行尤甚。通常在大的分行中, 起碼會有十個, 甚 至二十個櫃員一字排開, 「龍頭」大約在中間, 當櫃員完成為一位顧客的服務後, 會按制通知在 「龍頭」的顧客前往該櫃枱。問題是: 通常在「龍頭」的顧客都不會有「即時反應」, 尤其現時人人在任何時候, 都是沉醉在自己的手機的螢光幕上, 即使是有「即時反應」, 也很少能即時搞清楚 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而且走往櫃枱需要時間, 這些累積起來的「延緩」時間, 對「蛇餅」中的顧客會造成更長的排隊時間, 所以銀行不得不派出「調度員」, 站在「龍頭」處提醒顧客, 何時該走及該往那邊走。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二)





處理人們在「等」的過程中的感受, 是解決「等」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等」的時間的長短。

其實人們都知道「等」是必須的, 令人感到討厭的, 是不知道要「等」多久, 和還需要再「等」多久, 我們慣常在「應酬住先」所講的「好快就得」、「請等多一分鐘」、和在西方社會中慣用的 “One second”, 都完全是「虛數」, 毫無實際意義, 要令人更有耐心地「等」, 就需要給人們實際的數據, 讓人們等得「心中有數」。

從十多年前開始, 在中國一些經常塞車的大城市中, 那些用來控制交通的紅綠燈, 旁邊都附有一個數字顯示器, 顯示著紅燈或綠燈的倒數時間, 讓駕車者「心中有數」, 知道紅燈要「等」多久, 而且還可以預先知道甚麼時候可以準備將車「起動」, 增加交通流量, 還可以知道甚麼時候綠燈會轉紅燈要停車, 減少「衝紅燈」, 和在交通燈前發生頭尾相撞的意外。相信現時這個設計, 已基本上用在中國各地, 甚至伸延至行人過路燈了。

也是在十多年前, 一些大銀行在旺區的大分行中, 排隊等候櫃員服務的顧客, 動輒超過百人, 在大堂中大「打蛇餅」, 實在嘆為觀止, 人們在「蛇餅」中「等」得煩躁, 「令壽堂」之聲此起彼落。為了解決顧客們的「怨氣」, 有些銀行在「排隊區」設立了數字顯示牌, 顯示出「蛇餅」中的人數, 顧客在進入「蛇餅」之前, 應該「心中有數」, 知道大約需要「等」多久。

上述的「兩招」, 收效都不錯, 但若有機會去過美國的「迪士尼」(個人對香港的全不知情), 就會發覺他們是處理「等」的過程的超級高手。

人們在「迪士尼」中最想要玩的, 都是那些新奇又刺激的機動遊戲, 為了要玩五分鐘, 往往需要排隊超過一小時, 他們就在排隊的環境中著手。人們在開始排隊時, 有顯示器顯示大約需要「等」75分鐘, 讓大家「心中有數」。他們把排隊過程中的路線, 分成多個不同的「室」, 又把排隊的人龍, 分為一組一組的, 把一組一組的人, 從一個「室」移到另一個「室」, 令人感覺到「等」得比想像中的要快。每一個不同的「室」, 大小、形狀、裝飾、燈光等全部不同, 令人不斷有新鮮感。每個「室」中, 都有大電視螢幕, 播放著該機動遊戲的各種有趣片段, 令人們雖然仍身在排隊中, 但已感覺到如在遊戲中。當到達最後一個「室」時, 一看手錶, 會發覺只是排了55至60分鐘, 感覺「有賺」, 心情更良好得多。其實, 一開始時的75分鐘, 只是他們顧意「報大數」而已, 是玩弄心理的手法。

在2010年上海「世博」中, 「可口可樂」的展館也用上了類似的「招數」, 派出藝員在排隊人群中玩雜耍、有工作人員為排隊人士「揼背」等, 對比其他的展館, 「死咕咕」的要人「齋等」, 確勝一籌。

另編再續。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一)


網上傳來一段視頻, 是有關行人在過路處等待過馬路時, 對那「紅公仔」的反應, 特別的是, 那「紅公仔」並不如我們常見到「死咕咕」的站著, 而是不斷地跳著舞, 直到轉「綠公仔」之前, 才跳離畫面。

行人在過路處需要過馬路時, 按制等汽車停下, 讓行人可以安全過路, 這套設計是澳洲的發明, 之後在世界各地發揚光大, 後來為了可以更具「資訊性」, 加入了「紅公仔」、「綠公仔」、和方便視障人仕的響聲。在上述提到的視頻中的, 是最新的版本「跳舞紅公仔」, 地點是在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據說有了「跳舞紅公仔」之後, 多了85%以上的行人, 願意乖乖的等到「綠公仔」出現時才過馬路, 而不去冒險「衝紅燈」。這個意念的背後, 是知道人們都不喜歡「等」, 希望「跳舞紅公仔」能為那些在「等」的行人, 提供一些娛樂, 讓他們「等」得沒有那麼悶。從畫面所見, 有些人甚至跟著一起跳舞, 狀甚享受。

毫無疑問, 沒有人喜歡「等」, 「等」被認為是浪費時間、「不事生產」的, 但在有限資源的環境下, 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能為所欲為, 必須有秩序地、有系統地分配資源, 「等」, 是無可避免的了。從「顧客服務」的角度去看, 是如何令顧客們「等」得較舒服、「等」得較開心。這首先要知道人們不喜歡「等」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到過的之外, 最通常的是, 在「等」的過程中很「悶」; 更令人討厭的是, 本來以為只需「等」一段短時間, 結果卻要「等」很久, 更不知還需要再「等」多久; 而最令人「火滾」的是, 自已經等了很久, 卻眼白白的見到有人可以「遲來先上岸」!

對上述的幾個原因, 有些情況下是可以合併處理的, 而有些卻要分開個別處理。

「等」還可以分為兩大類: 有秩序下的「等」, 如到快餐店去買食物、醫務所看醫生; 另一類是無秩序下的「等」, 如在大厦大堂等Lift。簡單地說, 就是有排隊的和沒有排隊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紐約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在各大商業大厦裡工作的人數大增, 但那些商業大厦都是戰前的建築, 設計使用人數沒有那麼高, 結果在上落班的繁忙時段中, 各人均等Lift等到「火滾」, 投訴如排山倒海的來, 以當時的思維方式, 認為唯一的解決方法, 是將大厦重建, 加設更多的Lift。但有研究「顧客服務」的心理學家認為, 問題不是在於人們要「等」多久, 而是在「等」的過程中的感受。於是, 有些大厦在Lift旁邊的牆壁, 安裝了落地大鏡, 等Lift的人, 可以利用「等」的時間, 整理一下儀容, 或互相開下玩笑, 自此之後, 投訴大減。

另篇再續。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如何面對「長期痛症」?


「痛」是相當折磨人的, 但首先要明白,「痛」本身是一個對身體的健康及安全的正面訊號, 有 「痛」是表示身體某部份出現了問題, 用來引起我們的注意。例如, 手接觸到炙熱的表面, 產生 痛感, 我們就會縮手, 從而避免受炙傷。但長期不斷的痛楚, 卻是另一回事了。

所謂長期痛症, 是連續三個月以上的痛症, 很多是因為某種受傷、或手術所造成的損傷而引起 的痛, 有時即使是傷患處表面完全康復, 但仍不斷的感到痛楚。又有不少患者, 是因為某種健康 問題, 如癌症、風濕性關節炎等。但有些患者, 卻是沒有原因的, 所以就無法找出治療的方法。 被長期折磨的患者, 不斷到處求診, 希望可以有止痛的方法, 但所得到的, 都是同樣的訊息: 「這 是長期痛症, 沒有治療的方法, 因為痛是源於自己的腦中」。令患者十分氣餒。

我們的身體、神經系統和腦部, 有驚人的自我修復能力, 能夠在受損傷的部份, 重新「搭線」, 在一般的情況下, 當然是非常好, 但有時卻在修復過程中, 出現了「搭錯線」, 受傷的部份已經 完全復原, 但所「搭」的新「線路」, 還不斷的把「痛」的訊息傳給腦部。

有一個好消息是, 以現時醫學上的掃描技能, 已經可以獨立掃描腦部的各個部份, 找出負責處理 身體感覺的部份, 從而研究針對性的藥物、或其他治療的方法。研究的另一個方向, 是如果更 好地處理患者因受傷而造成的「痛」, 包括適當地使用合適的止痛藥, 減低發展成長期痛症的 機會。

現時可以幫助到長期痛症的患者, 是通過一套組合式的「訓練」, 幫助患者如何與痛楚「和平 共存」, 痛本身是解決不了的, 通過「訓練」, 讓患者對痛楚有新的認識, 從正面去看待痛楚, 解 除絕望的想法, 同時配合物理治療, 教導患者如何通過運動以增加肌肉力量、調整日常行動的 姿勢, 以減低引發痛楚的機會, 在過程中, 還可能會試用不同的止痛藥, 甚至教導「冥想」, 幫助 患者放鬆心情, 積極去面對痛楚。

從接受過「訓練」的患者的經驗所得, 他們一旦解除了心理上對痛楚的「包袱」, 心情輕鬆愉 快, 反而會減少痛楚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特別是那些因受傷而導致痛楚的患者, 時常害怕再受 傷, 對行動諸多顧忌, 盡量減少活動, 反而引至肌肉萎縮, 活動能力更弱, 而更易再受傷。相反地 盡量保持活動, 維持正常的社交活動, 保持生活質素, 有助減低痛楚。

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腰痛的「痛」與止痛藥




腰痛患者, 應盡量保持適當的活動, 會更有利復原, 但若是實在痛楚難當, 又該如何解決呢?

, 是最折磨人的症狀, 對有痛症的病人, 醫生一般都會處方止痛藥, 最常用的, 應該是 Paracetamol (「撲熱息痛」) 這種「百搭」止痛劑, 很多止痛成藥的主要成份。在過去接近一 百年的使用經驗中發現, 那是一 種很安全的止痛劑, 只要不服用過量, 基本上沒有甚麼不良副作 用。但近年來, 有很多痛症患者都反映, Paracetamol 似乎對解決他們的痛楚幫助不大, 醫護人 員也開始懷疑 Paracetamol 對止痛的實際效用。但藥劑師們卻有不同的意見, 他們認為, 絕大 部份的痛症患者, 都只是在痛不可當時, 才服用止痛藥, 但實際上, 即使是止痛藥, 亦必須要定時 定量地服食, 才可以達到最佳效果。

澳洲的一所醫學研究中心 George Institute for Global Health , 觀察了1600名腰痛患者對服用 Paracetamol的反應。他們把患者隨機分為三組, 然後發給他們止痛藥丸。第一組的患者, 可以 自由地決定在有需要時才服用, 第二組的患者, 需要聽從醫護人員的安排, 定時定量地服食, 而 第三組的患者, 安排亦如第一組的一樣, 所不同的, 是他們所獲發給的藥丸, 是完全沒有藥物效 用的, 即俗稱 Placebo(安慰劑) 。他們亦要求每一名患者, 在觀察期間, 都要盡量保持活動, 不要 只顧臥床休息。

在整個觀察過程中, 他們都監察著各患者的痛的程度、活動能力、睡眠質素等數據。從觀察中 發現, 所有患者, 不論是如何安排服用止痛藥, 都在三星期後基本康復, 有一半的更在兩星期內 基本康復。他們對「康復」的定義, 是患者連續七天感覺痛的程度是「0」或「1(最痛的程度 是「10) 。在該項觀察中發現,  Paracetamol 對腰痛患者的康復沒有特別幫助, 對腰痛的止痛 作用亦甚微。

但這並不表示 Paracetamol  對其他痛症沒有作用, 從其他的研究中所得, Paracetamol  對一般 的頭痛、牙痛、手術後的傷口痛等, 都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而且有助在發燒時退燒, 但在有關骨 科所造成的痛症, 包括風濕、關節炎等, 則效用不大。

那些有長期痛症的患者, 又該如何去面對呢?

另篇再續。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從 Robin Williams 之死到抑鬱症


星期二早上從電台聽到他的死訊, 感覺有點意外, 63, 太早了吧。個人需然喜歡他主演的電 影, 但絕對不是「粉絲」, 更不是「追星一族」, 所以對他的個人一切, 均沒甚了了。之後陸續 看到更多報導: 死因是自殺、生前有服食藥物及暴飲的習慣, 後來更得悉他原來是有抑鬱症! 在 他超過四十年的演藝生涯中, 絕大部份的都是喜劇角色, 卻原來他的內心世界, 跟外在是兩個如 此的極端!

Robin Williams 當然不是第一個名人、明星逝世, 但特別的是, 在這幾天裡, 西方國家的報章報 導的最後, 都附有幾個電話號碼, 並呼籲如有讀者、或知道任何人感到情況不安、或受困擾, 可以打那些電話接受心理輔導。

在西方社會的傳媒中, 早有 “Bad news sells newspaper” 的名句, 其實不論在那裡, 基本人性亦 一樣, 有甚麼天災人禍、死人冧樓等, 都會更吸引讀者、觀眾的注意。但 Robin Williams 是死 於自殺, 西方社會擔心 Copycat (有樣學樣) 效應, 有可能在未來一段日子, 出現效法類似的方式 來自殺, 所以附上心理輔導機構的電話號碼。

香港以前也曾出現過類似可怕的「有樣學樣」效應, 但卻不是「名人效應」, 例如有一單「燒 炭」自殺 之後, 在跟著的一段日子裡, 陸續會有「燒炭」的事件發生。

在西方社會中, Robin Williams 之死亦引起正面的效應, 學者及醫護界借此機會, 呼籲社會各界 更多關心「心理健康」的問題。據西方醫學界的調查發現, 大約有20%的人, 在一生之中曾出 現過抑鬱症等的「心理健康」問題, 約有9%的人的問題屬較嚴重, 而約有3%的是嚴重的, 不過 都可以通過多種的治療方法而康復的。相信在香港的情況也可能會差不多, 但無論如何, 大家 都提高到「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關注, 只會有正面的影響, 沒有壞處。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腰痛最好是休息嗎?


前幾個月, 在另篇拙文中提過, 平均有9.4%的人患有腰痛, 已成為最普遍的現代都市病。過去 的幾個月中, 接連有多位同事都因為腰痛難當, 需要請假休息。醫生都是告訴他們, 那是典型 的辦公室職業病, 坐得太多, 缺少運動, 尤以中年人為甚, 還可能是腰椎衰退的原因。 之後就是 給他們處方止痛藥, 囑咐他們要好好臥床休息。

造成腰痛的原因有很多, 有近95%的都屬於「原因不明」的, 只有少於1%的是會與骨折有關, 所以大多數患者, 第一時間會想到的, 就是去臥床休息, 盡量減少活動, 希望那些受傷的肌肉或 軟組織, 可以盡快復原。但據肌肉骨骼專科醫生的研究發現, 臥床休息, 只會減慢受傷組織的復 原, 而且還有可能會造成血塊栓塞、褥瘡等更壞的併發症, 患者應在能力所及範圍內, 作適當的 活動, 給受傷組織適量的鍛煉, 反而會復原較快。如果腰痛患者去看物理治療師或整脊治療師, 也會得到類似的忠告。

約有5%腰痛的患者, 亦有感覺刺痛、麻痹、無力等症狀, 那是坐骨神經痛, 臥床休息, 對他們的 症狀, 不會有改善, 也不會有太大的壞處, 減少臥床, 是為了減低血塊栓塞、褥瘡等的風險。

然則只作短暫(一、兩小時) 的臥床休息又如何呢? 專家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是有嚴重腰痛、 或是長期腰痛的患者, 未必能進行較長時間的活動, 最好是將活動分為多個小段, 中間稍作休息 之後才繼續。至於如果分配活動與休息的時間段落長短, 不能一概而論, 還是根據個人的活動 能力, 和病情輕重而定, 只要是在個人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就好了。

但有些患者覺得, 實在痛楚難當, 該如何解決痛的問題呢? 另篇再續。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你怕高溫嗎?


兩個星期以來, 連續在三十多度的高溫下, 街上行人揮汗如雨, 大叫會「熱到溶」。奇怪的是, 在沖涼時, 水溫可能也是三十多度, 甚至四十度, 但卻不會感覺熱到難受, 更可能會感覺有點 涼呢。

人的正常體溫約為攝氏37, 皮膚的溫度會較體溫低幾度。人對外界的物體、環境感覺是冷或 是暖, 是通過皮膚的感覺, 如果熱量從外界傳到皮膚, 就會感覺熱, 反之則感覺冷。例如, 人體處 於氣溫38度的環境下, 溫度較體溫高, 身體會從空氣中吸收熱量, 令體溫升高, 但人體的自我保 護機能, 會盡量保持體溫在37度左右, 若升得過高, 身體就會開始出汗來排走過多的熱量。

出汗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降低體溫的方法。重量一克的水, 每升高攝氏一度, 需要(或可以) 吸收一 calorie(卡路里) 的熱量。當太熱時, 身體內的水份吸收熱量, 以汗的形式排到皮膚表面, 當汗水 蒸發離開皮膚時, 需要吸收更大量的熱量, 一克的(), 會吸收540calorie(卡路里) 的熱量, 令 皮膚的溫度降低幾度, 因而會覺得38度的空氣會很熱。但當身體浸在38度的水中, 或是用38度 的水來冲涼時, 身體與水的溫度只相差一度, 不會從中吸收太多熱量, 所以反而不覺得熱。

當身體處在38度但潮濕的天氣下, 汗水比較難蒸發離開皮膚, 無從帶走大量熱量來幫助散熱, 身 體因而需要排出更多汗才能散熱, 同時亦會減慢將食物轉化為熱量的速度, 人會感到沒有胃口, 還會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以減慢活動, 減低再產生更多熱量。

前面提到的熱量單位calorie(卡路里), 以前是物理學上或工程學上所用的計算熱量的單位, 現時 在使用十進制的公制熱量單位, 則是joule(焦耳), 一個calorie約等於4.2 joule。而calorie, 則轉 為用在食物的熱量單位, 供注意飲食健康、有需要限制熱量吸收的人仕參考之用。

寫到此時, 又想起葉倩文在1985年的一首改編歌曲 “200 中的旁白: 「你怕高溫嗎? 我卻偏 偏不怕。」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由預測世界杯賽果想起


今屆世界杯的賽果已是塵埃落定。

今屆沒有八爪魚「保羅」預測賽果, 但各大科技巨頭, 包括 Microsoft, Google, 及中國的百度, 均利用旗下所研發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系統, 簡稱AI), 來預測各場賽果。據 說三個系統在預測分組賽的賽果中, 準確率都超過50%, 而在之後的十四場淘汰賽中, 準確率更 差不多是百份之一百, Microsoft 和中國的百度, 更雙雙準確預測到今屆會是由德國獲勝。

在決賽的前一個晚上, 電視台播放一部2004年的電影 “I,Robot”(香港譯作「智能叛變」), 影片 中的主角機械人, 被植入了AI, 雖然外型完全是機械人的樣子, 但不僅具有高智能的思考及分析 能力, 而且還有如人類的情緒和感情, 甚至會發夢。

自從半個世紀前發明了電腦之後, 就不斷有人預測電腦會越來越「聰明」, 通過自我繁殖, 電腦 制造電腦、機械人等, 最終會控制人類、控制世界, 同時, 又幻想人類裝上機械人的「配件」, 能有超能力, 這些想法都大量反映在小說、漫畫、電影、電視片集中。在六、七十年代, 由於 技術問題, 不容易制造出會行會走的機械人來拍電影、電視, 所以主題都是以「機械人化」的 人為主, 最著名的, 應該是以1974年的電視片集 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 (「無敵金剛」), 和 在1976年的 The Bionic Woman (「無敵女金剛」) 了。

1982, 電影 Blade Runner (香港譯作「2020) 中的女主角, 美得不可方物, 一出場就驚為 天人, 但到電影完場前, 男主角(「星球大戰」及「奪寶奇兵」的Harrison Ford)才知道她原來是 個機械人! 相信該部電影, 是首次將機械人完全「人型化」。

1984年的一部 The Terminator (「未來戰士」) , 已出現了真正會行會走的機械人骨架, 而在 1992年的The Terminator II , 更獨立展示出機械手臂的活動能力。

不過, 1987年的一部 Robocop(「鐵甲威龍」), 卻是另一種概念, 是由人穿著上機械的鐵甲, 發 揮出超能力。現時香港的警察中, 也有類似的裝備, 以應對危險的環境。2008年的 Iron Man,  借助現代的電腦影像處理技術, 將這概念的視覺效果, 更進多步。據說, 現時很多國家, 正在積 極研究類似的裝備, 使士兵在戰場上, 能夠變成超級戰士。

在電影中發生的, 始終是個故事, 在現實中, 日本剛在上個月, 成功製成首個具有 AI 的機械人新 聞報導員, 以美女型像出現, 不但說話流暢, 還會和人類開玩笑。就是這樣, 又重新令一些人, 擔 心有朝一日, 機械人會比人類更聰明。

其實, AI 早已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另篇再續。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自拍」救一命, FAST


一則澳洲新聞, 值得分享一下。

在上星期, 一名中年婦人, 因為懷疑中風, 被送入醫院, 經急症室醫生檢查後, 證實一切正常, 獲 准出院回家。

兩天之後, 她在下班駕車回家途中, 突然又感到有中風的徵狀, 於是馬上將車停在 路旁, 打電話 報警求救。之後, 她並不是坐在車廂中「齋等」, 而是拿起手機來作「自拍」, 一邊拍一邊不停 的說出身體各部份的感覺。

當救護人員到達時, 她還是比較清醒, 把那「自拍」的視頻交給救護人員去看。就是因為那視 頻, 救護人員能清楚掌握她從一開始的情況, 而能在第一時間, 施以最合適的搶救措施, 救回她 的一命。 當她被送到醫院時, 醫生也查看那視頻, 結合救護人員的報告, 施以最適當的跟進治 療。她現時已完全康復, 全賴她那「自拍」的視頻。

在一般的情況下, 中風病人在初時還是比較清醒的, 之後就會越來越差, 未必可以告訴醫護人員 有關自己的感覺, 而剛病發時的徵狀和感覺, 更是斷定是否中風、和如何施救的關鍵。一般市 民大眾, 如果都能掌握一些基本判斷中風徵狀的知識, 盡快為病人尋求協助, 都可能會隨時救人 一命。

判斷及協助中風病人, 關鍵在於要盡量「, 一個簡單的口訣, 就是 FAST

F : Face drooping, 觀察病人的面部是否有下垂、歪到一邊、或面部麻痹, 可以要求病人笑, 察 看是否兩邊面部反應不一樣;

A : Arm weakness, 詢問病人的手臂是否感到麻痹、無力,  是否能夠同時舉起雙臂;

S : Speech difficulty, 察看病人是否有口齒不清, 不能說話或所說的話難以理解, 可試要求病人 跟著說一些簡單的句子, 如「食咗飯未」等;

T : Time to call for help, 如果病人有任何上述的徵狀, 即使徵狀已漸漸消失, 仍需馬上將病人送 入醫院, 同時把病人最初病發的時間記錄下來, 告訴醫護人員。

根據那位澳洲婦人的寶貴經驗, 還可以用手機記錄低病人情況的發展過程, 對醫護人員, 會是非 常有用的資料。

FAST, 救人一命, 功德無量。